晶科能源浙江污染致多人患癌 光伏大跃进隐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0 05:2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蒋卓颖
9月19日下午3时,遭浙江海宁当地村民举报“排污导致31人患上癌症,6人患上白血病”的光伏企业晶科能源(微博),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就“与记者冲突事件”以及“固体废料处理不当”公开致歉。
不过,当天,晶科能源新闻发言人景朝晖对本报记者坚称,此前发生的河道污染事故“是个意外”,晶科的固体废料堆放与村民得癌症“没有任何关系”,而“造谣晶科污染导致村民患癌症的肇事者”已经被抓。
但此次“谣言”,却让公众“意外”发现了晶科的污染事实。目前,其海宁分厂已被全面停产整改。
而这也许只是浙江“光伏大跃进”诸多隐忧的一个缩影。多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称,在当地,企业“先投产后环评”的例子并不鲜见。
意外的收获
“谣言”过后,晶科的污染却是不争事实
此次事件的开端是,9月15日晚,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红晓村多名村民,就“环境污染问题”,向位于该村的晶科能源海宁工厂讨要说法。
9月17日,海宁市环保局副局长陈洪明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承认,今年4月,海宁市环保部门就已发现浙江晶科能源公司“雨污分流不彻底”,导致部分污水进入雨水管道,并对该公司发布警告,但晶科执行不力。
成立于2006年12月的晶科能源,注册资金2.9亿美元,是国内名列前茅的太阳能下游产品生产商,主要生产太阳能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已于2010年5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2011年第二季度,其营业收入为3.5亿美元。晶科能源有两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江西上饶和浙江海宁。而海宁基地的前身,是浙江太阳谷能源,2009年才被晶科收购。
晶科能源董事长助理苗根告诉本报记者,位于海宁袁花镇红晓村的工厂主要生产电池片,也有少量组件,并不涉及硅片的生产。而景朝晖则称,晶科目前在海宁有两个工厂,除了出事的工厂,还有一个新的厂区准备进行用于扩产。
此前,当地居民称,8月底的一场大雨后,晶科海宁工厂旁边的小河中发现成群的死鱼。9月19日下午,晶科能源承认,海宁工厂含氟固体废料堆放不当,致使该固体废料在被暴雨袭击后经雨水管线排放至附近小河。
不过,景朝晖称,此次污染事故纯属意外,红晓村村民患癌症和晶科没有任何关系,“此次晶科停产,完全是出于对公众负责的态度,对整个厂进行一次整改”。
此前的9月8日,袁花镇红晓村村民孙某在网上发布消息称,8月底的体检结果显示,红晓村3300个村民中,竟有6个白血病,31个癌症患者。9月19日,海宁市卫生局回应称,2009年至2011年,红晓村恶性肿瘤发病人数分别为8人、4人和2人。目前,孙某已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0日。
大跃进隐患
此次事件,或是提高行业环保水平的契机
虽然,“晶科排污导致村民患癌”已被认定为“谣言”,但其污染事实,也因此大白于天下。
而晶科污染事件发生的背景,是整个浙江光伏产业的大跃进式发展。在此过程中,当地众多光伏项目匆匆上马,而环评落后于投产、先上车后买票的现象,并不少见。
2009年11月,浙江省发布的《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提出了一个宏伟目标:到2012年,光伏等新能源消费量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1.5%以上,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其中,光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元,并形成35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和5万千瓦的发电规模。
而中投顾问研究员李胜茂向本报记者指出,目前,全国新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总量的比例为0.7%左右。以此计算,在两年多时间里,浙江几乎要使新能源在能源总消费量中的比例翻番。
之后,浙江光伏行业呈现了一波爆发式的增长。浙江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浙江共有光伏企业205家左右,其中有110家左右,成立于2010年9月以后。也就是说,短短一年间,浙江光伏企业的数量翻了一番。
事实上,在这场光伏大跃进之初,浙江省已明确提出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此前曾表示,浙江鼓励发展光伏产业,但不包括该省资源环境不允许的多晶硅提纯项目。
沈福鑫也指出,浙江发展太阳能的精神是“不做前端,主要鼓励发展后端”,其原因是,前端属于是高能耗产业,浙江不是能源大省,没有发展前端的优势。据其提供的数据,浙江的光伏企业中,有65%都切入了组件生产环节。
但“把环保作为发展光伏前提”的浙江,依然没有避开光伏污染问题。
此前,浙江电视台小强热线栏目报道称,晶科附近河道水质氟化物超标10倍。但一位光伏行内人士告诉记者,水质氟化物超标10倍,在业内来说并不算严重,有些光伏企业周围河流的氟化物超标可能达到100倍。
光伏大跃进隐忧: 晶科海宁“意外”污染事件
在这位人士看来,有些大企业为了谋求规模扩张而兼并小企业,但小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的缺陷很难弥补,如果要对其进行改造,改造费用又相当大。但景朝晖对本报记者称,晶科2009年接手太阳谷后,已对整个生产线做了整改,包括扩张产能,总投入达到3000万人民币。
上述业内人士还指出,浙江在光伏行业的发展不如江苏和安徽,省内没有一家大型领军企业。晶科作为国内比较领先的光伏企业,在落户海宁时,肯定会得到地方政府大力扶持,可能存在“没有落实环保就上马项目”的所谓“先上车后买票现象”。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海宁市环保局今年4月已发现浙江晶科能源的排污问题,但却执行不力。
9月19日,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对本报记者表示,在某种意义上,晶科能源的污染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件好事,“这是一个契机,让政府好好思考,企业在发展中如何保护周边居民健康的问题”,“也可以借此对所有光伏企业做一次大的整改,提升整个行业的环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