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巴曙松:中国经济处于寻找新生增长中枢的阶段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1 11:3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在次贷危机日益演变为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环境下,全球经济正在步入温和的“二次探底”。从总体趋势看,无论是全球经济还是中国经济,大致上处于一个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之后寻找新的内生、可持续增长中枢的阶段。欧美经济要走出危机,除了经济金融方面无可回避的结构调整外,寻找到新的增长点是关键。中国经济则需要在继续抑制物价的同时,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重点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并警惕紧缩过程中的局部结构性超调风险。可以说,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仍保持较为强劲的动力,但关键要看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消费增长能否达到预期设想。

  当前的欧美债务危机是2008年以来次贷危机的延续,正是为了应对次贷危机,欧美国家大规模扩张债务,埋下了今天债务危机的隐患。对中国而言,外部经济的回落为中国加快经济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倒逼的动力。利用欧美经济依然处于调整时期的时间窗口,加快经济转型应当成为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主线。中国经济仍存在不少增长点,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很小。

  首先,与2008年底相比,当前房地产市场即使在严峻的紧缩政策调控下,依然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市场表现,这既有保障房建设的对冲力量所致,也有市场运行的惯性,这就为当前的经济紧缩政策赢得了回旋余地。

  其次,总体上看中国依然保持着相当高的储蓄率,在紧缩过程中财政状况良好,这都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提供了支持力量。

  第三,为应对通货膨胀,中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调整措施:准备金率已经提高至达21.5%(大银行),利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也依然达到了3.5%(一年期存款利率),在遇到显著外部冲击时,这些都是可以备用的应对工具。同时,银行业完成股份制改革,资产负债表十分健康,地方政府和企业等的杠杆率较低,有利于经济复苏。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中国经济转型进程的启动为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可能恶化、以及正在出现的温和的“二次探底”提供了支持力量。当前,中国旅游等内需部门增长强劲,消费增长稳定。从区域增长结构看,随着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的转移,中西部的投资增长开始快于沿海发达地区,这不仅使中国的区域经济结构更为均衡,同时也有利于支持经济增长的软着陆。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中国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目的在于使得经济发展更为平衡和可持续,中国经济仍存在不少增长点,使得经济能够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下一步,中国经济应该更加注重在全球经济“二次探底”以及再平衡的过程中,立足内需来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而这也恰恰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点所在。从目前的政策选择看,在货币政策依然保持从紧基调来抑制通胀的同时,财政政策可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这一方面可以着力于保障房建设、水利等的投资,也表现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还表现为对企业整合并购、产业升级的税收扶持,并以此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巴曙松)

  个人简历:

  巴曙松,湖北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担任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资格评审专家、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招行和招商局博后专指会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与金融市场监管。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