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ST梅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3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本报记者王洋
截至9月10日,ST梅雁的大股东所持股份仅有2.197%。从昔日的民营水电大王,到长期占据A股第一低价股宝座,再到被大股东无情抛弃,ST梅雁这一路走得并不平坦。虽然能勉强保持盈利,但“ST”帽子之下隐藏的秘密却是尽人皆知,公司只是依靠变卖家产来保全上市流通的资格而已,甚至有人戏称,ST梅雁的主业就是变卖资产。但ST梅雁担负着巨额负债,或许成为潜在重组方进入的最大障碍。
业绩下滑大股东频频减持
面对ST梅雁刚刚发布的这一份减持公告,不少投资者均怒斥大股东梅雁实业投资的无情。因为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5日,ST梅雁才公告称梅雁实业投资自2010年11月3日至2011年9月2日收盘,累计出售所持公司流通股1988.0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47%。
统计数据显示,自2007年11月7日至2011年9月9日收盘,梅雁实业投资累计减持了ST梅雁2.5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407%。
而ST梅雁不久前披露的中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梅雁实业投资当时以5870万股的持股量(对应3.09%总股本)位居前十大流通股东之首,而名列第二的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的持股量仅为405.3万股,还不足梅雁实业投资的1/10,占总股本的比例也只有可怜的0.21%。
除此之外,ST梅雁第三至第十大股东的席位均被自然人所占据,持股在234.72万-350万股之间。
业绩方面,ST梅雁中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4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046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9.16%。2011年上半年度,公司由于电站所在地区的降雨量减少导致发电量减少,公司取得发电收入6817万元,发电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0.1%。
“2011年前4个月,梅州旱情严重,几乎没有有效降水,而我们的水电站均为径流式发电站,几乎没有蓄水功能,也就是说,水少了发不了电,水多了要排洪也发不了电。”ST梅雁总工程师邓志红面对媒体采访时谈到,ST梅雁目前装机总量在20万千瓦时左右,其中广东11万千瓦时、广西9万千瓦时,而其位于广西的水电站则长期适用0.22元/千瓦(税后)的上网电价,远远低于广东的0.39元/千瓦,“广东无水、广西无价,前4个月水电站盈利很差。”
资料显示,2006年的ST梅雁负债总额超过80亿元,年财务成本超过4亿元,过高的负债,使得ST梅雁每年都要支付巨额的利息,公司也因此变相地成为了银行打工的打工仔,而此后,ST梅雁的大股东也开始了对公司的债务重组。即使到了2011年ST梅雁仍旧担负着财务重负。截至报告期末,ST梅雁存在7000万元逾期借款,造成公司财务负担加重。ST梅雁表示,正采取积极措施,与贷款银行进行协商,并于2011年7、8月份归还了1050万元的贷款。
变卖资产的“大户”
其实,和所有上市公司一样,ST梅雁在1994年登陆A股市场也一度风光无限,更曾经被冠以“民营水电大王”的美誉。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在ST梅雁所在的广东梅州及其周围地区,公司的股票曾经是最受欢迎的投资标的。
不过,或许由于主营业务范围较大,ST梅雁自2000年之后开始“瘦身”。
2002年,ST梅雁以3780万元转让广东梅县梅雁矿业有限公司60%的股权、1106万元转让梅州市东达信息有限公司48%的股权、210万元转让上海富华保温容器有限公司21%的股权、48万元转让梅县雁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80%的权益、156万元转让梅县五指峰实业有限公司40%的权益。
2003年,ST梅雁以1654万元转让梅县金雁水泥有限公司70%的股权、1150万元转让广东梅县梅雁蓝藻有限公司96%的股权、85万元转让广东梅州市梅雁螺旋藻高科技研究所100%的股权。
2004年,ST梅雁又以2.02亿元转让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权、1849万元转让客都新村D区底层店面、上海佳都大厦18层房产等8处房产。这些或许都可以解释为ST梅雁剥离非主营业务的行为。
但从2006年开始,ST梅雁资金紧张,银行借款居高不下。2006年末,ST梅雁负债合计达到57.86亿元,长期负债达到36.36亿元,此后更陷入了连年亏损的境地,ST梅雁不得不依靠变卖资产度日,其中也包括了公司投产不久或是经营不错的核心资产。
其后的几年,ST梅雁每年都以不同金额转让旗下公司股权,包括与其主营项目紧密相关的公司。至2010年底,ST梅雁转让了广东梅县梅雁TFT显示器有限公司43.82%的股权之后,在2011年,ST梅雁又将所持广东梅县梅雁TFT显示器有限公司剩余42.95%股权转让给大股东梅雁实业,前后两次转让总价款为1.37亿元。10余年来,ST梅雁变卖资产超过至少27亿元。
就在8月16日公布的半年报中,ST梅雁才披露自己上半年实现了2046.59万元的净利润,矛盾的是,公司营业利润却为-117万元。
类似的矛盾在A股上市公司的身上已经神奇地持续了很久,背后则是一种特殊而直接的盈利模式——变卖家产。
或许这样,才能避免亏损的厄运,保住上市流通的资格。值得一提的是,ST梅雁转让的资产很多是刚进入运营期。比如曾经转让的广西柳州红花水电站,装机容量达23.1万千瓦,曾是公司旗下最大的一块发电资产,2007年1月6台机组才全部并网发电,但是在2008年就被出售。
千疮百孔下何以求生
业内人士指出,梅雁实业投资最近动作频繁,大股东“弃壳”意味明显,而公司高管的辞职不排除为重组铺路的可能。实际上,ST梅雁从来就不缺乏重组“绯闻”。早在2009年,市场就流传着核电航母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将重组ST梅雁的传闻。
受到强烈重组预期的推动,徐道田、孔京梅、王向昕等多个自然人股东便在2010年四季度突击“杀入”公司前十大股东之列,并豪赌公司重组的可能。回顾2010年四季度至2011年一季度,ST梅雁此前的重组消息也仅仅停留在“绯闻”阶段,并未有实质性内容,该股股价也四平八稳。或许重组事项遥遥无期,在今年一季报中,徐道田和孔京梅等股东已不在公司十大股东之列。
此外,市场关于ST梅雁将变身矿产股的传闻也是广传四方。就在这不绝于耳的重组和涉矿声之中,ST梅雁也曾风光一时,国泰君安总部、光大证券深圳深南中路证券营业部、广发证券辽阳民主路营业部等知名游资相继加入爆炒行列。
在今年上半年电力改制预期推动电力板块集体躁动的背景下,身具多重概念的ST梅雁也于今年4月上演了一幕冲天盛况。4月1日至4月19日期间,ST梅雁累计上涨54.9%,成为红极一时的“超级黑马”,借此摆脱了长久以来深陷沪深两市第一低价股的泥潭。
另外,ST梅雁原董事长杨钦欢曾对媒体表示:“还会继续减持,谁当大股东都可以,不在乎控股权,谁来管理都行。”而如今,杨钦欢又携两高管突然挂印而去,这更印证了他当初的话。
业内人士指出,ST梅雁的经营状况自然不容乐观,公司要想通过自身努力摆脱经营困境难以实现。若有重组方介入,这一系列债务负担及经营困境等问题都需要其一一解决。更让人担忧的是,上述问题可能还不是全部,任何一个隐藏在财务报表之后的陷阱,都将对未来重组造成致命的打击。有投资人士也表示,从ST梅雁总股本、资产质量和重组成本来看,不能算是个优质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