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本田修正中国战略欲破产品线困局 加快本土化谋10%份额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3 02:02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祝贺 发自北京

    一度“闷声发大财”的本田,在中国市场上尚未赶德超美,眼下又扩大了和日系对手的差距。与两家日系公司相比,今年1~8月本田的两家合资公司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在中国累计销售实现37.24万辆;而丰田旗下两家合资公司前8个月实现了47.68万辆的销量,日产旗下的合资公司东风日产前8个月则实现了50.69万辆的销售。

   究其原因,在于本田产品线支撑力不足。眼下,本田在中国几近释放出全部车型,而竞争对手的新品却层出不穷。

   从东风本田总经理升任本田中国本部长的仓石诚司,深谙这一市场局面。在他看来,本田需要尽快建立起与中国本土化的决策机制,以推进两家合资公司不偏离主流车企的发展轨迹。但是,能否借此次战略修正追赶上风头正劲的大众等汽车公司,本田在中国的本土化研发战略至关重要。

  产品困局待解

   在本届成都车展上,东风本田发布了第九代Civic思域。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洪坦言,前些年由于产能不足的原因,东风本田引进产品较为缓慢。但是,以第九代思域为标志,东风本田开始修正市场战略,将销售目标人群与产品结构向纵深延伸。

   “对东风本田而言,未来发展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即在本田‘精品战略’的基础上,对产品线进行有针对性的扩充。不追求大而全,而是在自己的优势基础上,形成七到八款车的格局,支撑我们的销量。”刘洪告诉记者,“第九代思域的年销目标是10万辆。10万辆的销售目标是针对我们的第二工厂和新产能而确定的战略选择,如果做不到这一目标,整个东风本田的可持续增长都会出现问题。”

   事实上,本田的问题一直存在。其保守的战略与市场增速脱节,而在车型引入上,则是出于其自身产品线的短板。在本田旗下两个合资企业中,广汽本田目前仅有5款车型,东风本田也仅有4款车销售。“明年第二工厂建成投产后,将推出4款新车型,包括两个新品和两个换代车型。”刘洪表示。

  研发本土化待加快

   与思域等经典车型不同,本田近两年在中国推出的高端车型并不算非常成功。东风本田思铂睿和广汽本田歌诗图,由于销量不佳日渐边缘。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只依靠合资自主的新车型,尚不足以提升本田的品牌力。因此,针对中国市场的研发车型也在仓石诚司的计划之中。本田一直有立足当地市场推出新车型的传统,雅阁是为美国市场开发的,飞度是为日本市场开发的,但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尚未出现本土化车型。“本田中国针对中国市场的研发成果,争取在明年北京国际车展以后相继推出。”仓石诚司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加价”营销的双刃剑

   旺销的东风本田CR-V在8月重夺了SUV的销售冠军,月销量达到1.69万辆,但长期被笼罩在 “加价”销售的市场阴影下。受困于产能原因,东风本田也难以有效改变经销商“加价”的市场行为。

   “广本在今年下半年产能将从36万辆提升至48万辆;东本目前是24万辆,明年第二工厂第一期建成后将达到34万辆,2013年将达到36万辆。接下来,进一步考虑东本增加12万辆的产能。这样两家公司加起来就达到了96万辆的产能。”仓石诚司表示。

   “产能增加会根据市场发展的情况实现,主要看思域、CR-V等车型被市场接受程度,同时还要考虑中国整体的市场情况。”仓石诚司表示,“本田在中国的中期目标,是实现8%~10%的市场占有率。”

   如果按照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2000万辆的预期考量,本田在中国的销量至少要达到160万辆,该数字仍远超其在中国的产能规划。因此,能否跟上中国市场增长速度,对本田来说尚未可知,但是加快推进本土化战略或许才是可行之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