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龙军:外来人员可享公租房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3 19:46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文/本报评论员 龙军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将那些在城镇已经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也纳入到可享公租房范围。此消息一经传开,便引起社会强烈共鸣。

  笔者注意到,尽管这一政策在实际操作的初期,未必有多少外来务工人员能够享有到公租房的待遇,但这一政策毕竟让那些外来务工人员体味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看到了自己在城镇就业奉献力量的希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番政策出台,是对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释放出的一个新的信号,也即是说,我国城乡一体化必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城乡统筹发展正在向越来越具体的民生诸领域渗透。

  城乡一体化之于中国,已经是势不可挡的潮流。试想,假若2亿多人的农民工一旦从城镇里撤回到了农村,那么,损失的不光是农民家庭开支所需的务工收入,更是那些布局在大小城镇及其周边地区的若干工厂、建设工地以及服务于城市市民生活的大街小巷的若干服务行业,因为失去劳动力而将被迫停产停业。农村人回到了农村再苦也还能生活下去,而城镇一旦失去劳动力那将会是什么结局可想而知。

  农村富裕劳动力进城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红利,是当今“中国制造”相比欧美发达国家稍具优势的竞争要素。其实,这种优势被南亚诸国工业后起之秀的“必学赶超”所逼近,已逐渐缩小过去引以自豪的红利空间。形势所迫之下,中国自上而下地意识到调整产业结构与加快产业升级的重要性,无论企业界、科技界还是政界,也无论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几乎人人都不可避免地卷进了这场产业升级与变革的大潮之中。

  当然这其中也免不了已经习惯了依靠进城务工的2亿多农民工,他们俨然已是产业变革大潮中的一员,他们尤其是他们中间的成熟务工群体的来来往往,已经牵动着大多数企业的神经。一度时期,各地企业的用工荒不仅逼迫着企业主坐着飞机赶往各地去请农民工,而且让各级政府也想尽了若干办法帮助挽留和招募劳动大军。

  站在全国一盘棋的立场上,当今之中国,城乡之间不仅仅是“唇与齿”、“鱼和水”的关系,而是已经到了“齿轮咬合”的紧密关系,无论哪一方“齿”出现问题,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都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社会“大轮”的顺利前行。

  因而,解决好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是某一地和某一个群体的需要,而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趋势。

  笔者注意到,此前一些地方探索推行的一系列一体化举措,比如取消农村户籍制度、或百万农民转身份进城、或城乡社保政策一致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此间,国务院决定让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能够与城市低收入家庭一样申请公租房,正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又一具体措施,当受务工者欢迎,更当受雇用务工者的单位欢迎。

分享更多
字体:

滚动新闻其它文章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