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三年大盘不动 ST翻番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4 04:18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三年大盘不动ST翻番
三年大盘不动ST翻番

  昨日A股市场再度破位下行上证综指报2433.16点

  股坛解码器

  近期,A股低迷走势让投资者信心再次蒙上阴影。大盘蓝筹无力上涨、中小盘股票估值已至高寒之际,ST板块开始横空出世,比如*ST盛润在弱势中连拉18个涨停板,而*ST黑化、ST中源、ST甘化、*ST偏转等几只ST类股票更晋身2011年以来20大牛股,不少至少有80%以上的涨幅。

  分析人士认为,在大盘整体股价较弱的背景下,ST股往往会受到短线资金的炒作,赌的就是重组和摘帽。实际上,虽然ST股股价三年翻倍, 大盘还在原地打转,但投资ST是一门技术活,投资者应该谨慎对待。

  (文/表 记者陈海玲、张忠安)

  ST股最耀眼

  ST类股票是A股少见的“永恒的炒作主题”板块,每逢年末到年报出台前夕,ST股总是会掀起一轮“保壳运动”,有的“摘星脱帽”、有的“破茧蜕变”。而中报出台前后,随着其业绩的激变,在二级市场上,众多ST股的走势也会高潮迭起。据本报记者统计,三年来,159家ST股的总市值加权平均涨幅为117%,而同期上海A股仅从2241点涨到昨日收盘的2433点,涨幅仅有8.5%,加权平均涨幅为25.7%,基本可算是原地打转。最近一年来,A股总市值加权平均涨幅跌了4.45%,但ST板块却是上涨了10.2%。

  在本轮ST上涨阵营中,最为耀眼的要数*ST盛润A了,9月22日,已经创下18个涨停板“奇迹”的*ST盛润A宣布停牌。以*ST盛润A的股价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9.07元/股为基数,以9月21日21.85元/股的收盘价来计算,*ST盛润A30个交易日累计涨幅高达141%,晋升为今年第一妖股。在股市低迷之际,不得不说是资本市场的一大奇迹。另外,ST光明、ST天龙、SST中纺、ST华光、SST天海、ST兰光等都有不错表现。

  实际上,无论是牛市行情,还是短期熊市,被主流抛弃的ST股都跑赢大盘。有数据显示,在2005年7月到2008年1月份的这波大牛市中,市值市场基准飙升了493.03%,而ST组合更是暴涨587.38%。即使在熊市中,ST股短期表现也不错。如在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份的大跌过程中,上证指数下跌了65.12%,而同期ST股累计仅下跌了45.50%。

  赚钱效应吸引机构淘金

  自2004年起,就没有股票因为暂停上市而导致最后退市,大部分都已经完成了重组,股价一飞冲天,这也是投资者敢于在ST垃圾股下重注的原因。根据华泰联合证券数据,在过去10年,A股市场只有44家退市后转入三板,2006年股改以后,退市的股票数量明显减少,仅有10家。而A股公司IPO上市审核制流程较长,成本很高。一些不具备在主板上市资格的公司盯上了这些壳资源。通过“买壳”和“换壳”,即并购、资产置换等方式进行重组间接上市,使得ST公司在二级市场上能够以自己独特的逻辑来实现投资价值。这也是最近几年ST 板块的整体收益大幅度好于沪深300指数等蓝筹股的重要原因所在。

  ST股巨大的赚钱效应不断吸引着各类投资者进入,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资金,甚至连QFII这些外国投资者也来淘金,ST垃圾股反而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ST而之所以产生大家追逐其内在原因:首先是2003年新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要约收购及其豁免严格规定的政策背景下,使ST公司很可能成为廉价的被收购对象。其次,收购ST股票很可能获准要约收购的豁免。这样就能大大减少收购中的成本。最后,上市公司的数量是衡量地方政府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保证壳资源的不退市,是地方政府的一个“底限”,被当作一项任务来看待。最近几年来看,绝大多数ST股票都成功保壳,重组从2004年以来,A股市场就没有出现过因为暂停上市而被退市的股票。

  下周反弹不宜乐观

  周五A股市场再度破位下行,上证综指报2433.16点,下跌0.41%;深证成指报10538.4点,下跌1.14%。沪市成交为679.5亿;深市成交为555.5亿,两市合计1235亿,同比略有萎缩。

  日线上,昨日沪指明显脱离本周前四个交易日的整理平台,再度破位下行并收出十字星形态。我们判断,在周末无利空消息的情况下,下周一早盘能够将昨日剩余缺口回补,那么下周反弹行情或可期待,但在假日因素和中国水电发行的干扰下,高度不可过于乐观,主要压力位在2520点附近。(中证投资 张索清)

  如何挑选ST股

  根据wind资讯金融情报所的分析,ST板块扭转业绩败局的主要手段有两种,分别是:主营扭转和非主营扭转。如何挑选?具体来看,

  主营扭转——脱帽或摘星

  先关注ST股业绩预告的情况,提前布局,在年报披露后仔细分析其利润构成,结合摘星脱帽的条件和程序预判摘帽的可能性以决定去留。ST类公司要想脱帽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1.该股票每股净资产必须大于一元,2.企业主营业务运转正常,3.上一个年度企业净利润为正值,幵丏净利润是由主营业务贡献的,4.企业净资产高于注册资本,5.会计师必须出具肯定的意见报告。

  根据年报等内容来看只有5家公司是依靠主业好转可以摘星的。 如*ST博盈、*ST金杯、*ST金谷、*ST秦岭、*ST豫能。

  非主营扭转——摘星

  这类股票基本上才是ST公司的重头戏,面临摘牌之危,一些连续2年亏损的公司,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让年报变得好看,做权宜之计,避免退市。而以下都是连续两年亏损的,已经站在了暂停上市边缘的上市公司,由于通过了一系列的财务上的运作之后,使得上一年度公司的净利润成了正值,从而为以后公司壳资源的运作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ST力阳、*ST化工、*ST天一、*ST东热、*ST河化、*ST东碳、*ST沪科、*ST合臣、*ST宝硕、*ST得亨、*ST九发、*ST当代、*ST中华A、*ST威达、*ST科健、*ST山焦、*ST建机。

  扭亏

  对ST公司而言,重组是脱胎换骨的捷径。今年以来暴涨的几只ST垃圾股就是典型代表。在扎堆的ST垃圾股中,两类公司最值得关注:一是已经公布重组方案、确定重组的。虽然市场已经对此有所反应,但仍然以非理性的狂热追逐,持续炒作;另一类是有强烈的保壳动机,但重组方案迟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揭示谜底。显然,第二类公司更具炒作空间。今年以来,已有*ST黑化、*ST偏转等进行了重组,股价的表现自然也是相当的漂亮。

  暂停上市

  上市公司连续2年亏损,正在第三个会计年度依然没有能够采取任何方法使得净利润变为正值。那么公司在年报发布之后,证券交易所将根据相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进行暂停上市的处理。一般情况下,出现了暂停上市的话,股票的风险相比之前就会加大,投资者会出现至少一段时间无法进行交易,未来将出现两种情形:一种就是成为不死鸟重组成功,重新上市,整个股票价值将会重估,沙钢股份、广发证券等都属于这种情况;另一种就是公司经营情况继续恶化,最后终止上市,并进入三板市场进行交易,那个时候基本上股票价值就走低了。

  大股东性质影响重组

  投资者可以多个因素综合选股。

  首先,找出有机构进驻的ST股票。由于普通投资者难以对公司重组以及财务报表逐项分析,因此,可以借助机构操作选择投资。在ST股票最新财报十大股东中是否有基金、社保、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的身影和持仓比例。根据上市公司半年报,截至二季度末,共有54家ST股被机构增持,合计约8.04亿股。其中,近期较为活跃的*ST盛润A、ST国创、ST国祥、ST钛白等都榜上有名。

  同时,虽然重组题材基本上都会遭到市场爆炒,但由于ST重组不确定性较大。豪赌ST重组风险不可小觑。

  不过,专业人士指出,地域、行业、财务状况以及股本变化等这些正常上市公司投资必须考量的指标对ST公司是否重组成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大股东性质同重组成败却有着密切联系。历史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几年,大股东性质是国有的ST股重组成功率接近80%,大股东为境内法人的成功率仅为35%左右。

  招商证券分析指出,ST公司重组关系到原有大股东、企业员工、债权人、借壳企业等各方利益,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和协调各方利益,如果是国有性质的大股东,则更加有利于重组成功。因此,投资者在选择个股时,大股东性质应该重点考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