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用口碑说话 用票房说话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4 12:45 来源: 经济日报

  6年前的一次邂逅,成就了赵永庄与中国木偶艺术剧院的一段情缘。时任保利大厦总经理的赵永庄,当时一心想在北京市区建一家儿童室内休闲场所,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场地。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一幢灰乎乎的建筑,一问得知是中国木偶剧院。“当时我自己掏钱买了一张票,看了一场木偶戏。”赵永庄说,“我记得那是一出刚排完的新戏,叫《胡桃夹子》,看完后觉得戏不错,就是剧场环境差了些。”

  成立于1955年的中国木偶艺术剧团,当时正在准备转企改制。2006年9月15日,赵永庄便联合两家公司,共出资2910万元,参与中国木偶艺术剧院的转企改制,赵永庄任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从此,中国木偶艺术剧院这家北京市属文艺院团,成为全国率先实现民营资本控股的改制院团。

  新公司成立后,赵永庄提出了文化企业与“10大观念”。她认为,一个文化企业要做得好,必须树立市场观念、精品观念、观众观念、法律观念、安全观念、营销观念、成本观念、团队观念、品牌观念、效益观念,由此树立员工的市场意识。

  “转企改制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遇到阻力,关键是要专注和坚持,要与员工同命运、共担当。”赵永庄说,正是这种坚持,让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员工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大家团结一致谋出路、图发展。

  今年9月15日,是木偶剧院转企改制5周年。改制前,一年观众不到5万人,票房只有100多万元;2010年票房实现3000多万元,今年将突破4000万元。中国木偶艺术剧院连续5年实现盈利,5年间票房增长近40倍。

  5年来,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推出了《猴王·花果山》、《猴王·闯东海》、《拇指姑娘》、《青蛙王子》、《皇帝的新装》、《黑猫警长》、《精卫传奇》等6部原创剧,改编了《大闹天宫》、《真假孙悟空》、《木偶奇遇记》等12部以前的作品,另外还制作了60部“课本戏”和一些双语木偶戏。特别是今年推出的《精卫传奇》,4个月演出52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精品木偶剧让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许多孩子去过一次之后就喜欢上了木偶戏。中国木偶艺术剧院的原创大戏《猴王·闯东海》、《精卫传奇》等,都是当年推出,当年收回成本。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廷玉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有78个演员,分为5个小队,每年巡演300多场,一年观众有50多万人,公司净资产从改制前的2000多万元增长到目前的8500万元,今年利润有望突破1000万元。赵永庄说,“文化企业必须精品为王,内容为王,用口碑说话,用票房说话。”

  如今,一栋全新的木偶城堡正矗立在北京市北三环边。

  所有的人都看到了中国木偶艺术剧院的改变,转企改制的成果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展现。

  除了木偶戏演出,中国木偶艺术剧院还开拓了多种经营。来到木偶城堡,看戏、购物、吃饭,甚至学英语,相关的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杨廷玉介绍说,“通过多种经营和品牌店加盟,我们的主业和副业实现了联动发展。”

  “如果能够成功输出原创大戏,还可以扩大剧院的影响力。未来,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木偶戏创作和输出基地。”赵永庄说,“没有资本运作,文化企业无法迅速做大做强。同时,像木偶戏这样的传统艺术也只有面对市场、面向观众才能焕发新的生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