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张黎攀上大银幕丢了小荧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5 04:22 来源: 信息时报

  一直以来,我都是张黎的忠实粉丝。从《走向共和》到《大明王朝1566》,再到《人间正道是沧桑》,除了风格强烈的画面拍摄和富有反思精神的人文情怀,对于宏大题材的把控更为我所欣赏。个人认为,张导是个懂戏的人,对于影视而言,外在的形式表现和个人的情感抒发都是虚的,能否把一个故事讲得精彩、动人,才见真本事。

  但在《圣天门口》中,我只看到摄影炫技和“博大情怀”,而关于叙事,说它一塌糊涂都不为过。从第一集开始,剧情就相当跳跃,一会儿是县长被杀,一会儿又是狗头勒索,接下来两个大家族相互较劲,国共两党意见分歧……在一集40多分钟的容量里,前前后后出现了十几个角色,讲了不下五件大事,最关键丝毫看不出有一条主线串联起来,给人感觉想说的东西极多,却没有一件说清楚,一团浆糊。

  我没有看过刘醒龙的原著,资料上说“有一百多万字,写了五十几号人物,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写到文革,差不多五十几年的历史,是真正意义上的史诗性巨著”,若用四十几集的电视剧表现,确实有点吃力,但这并不代表就应该削弱故事性,而加重“艺术性”。按我的理解,电视剧虽说归到文艺作品范畴,但毕竟面向的是大众,通俗性始终还是得排在首位,否则就等于一帮艺术家拿着投资商的钱关在房间里自渎。就拿当年的《大明王朝1566》来说吧,就剧本身而论,随便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一流,而且还搁在湖南卫视这样强势的平台播出,结果呢一轮过后立即销声匿迹。就《大明》这样故事性极强的剧都玩歇菜了,《圣》剧竟然还搞这种所谓“意识流”,说好听的是艺术追求高远,说不好听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其实本剧明显有成为一流剧集的潜质:段奕宏、宋佳等影星的加盟,张黎、刘淼淼、邹静之等国内顶级编导团队,茅盾文学奖刘醒龙的潜心力作,以及跨时代的优秀故事胚子。今年描述革命的剧集非常多,但像本剧这样透过鄂东的一个山间小镇里两大家族的恩怨情仇史,以小见大地展现恢弘历史画卷,倒还比较少见。南方小镇的地域特色真是吸引人,小地方大社会,愚昧、势利、自私,那里才是旧中国,可惜创作方光顾着照顾影视剧的文学性,把大爷大妈们看得云山雾罩,最终只好愤愤地用遥控器将电视画面切到了其他看得懂的频道。

  这并非是一种可叹的悲哀,至少张黎们留住了自己不向世俗屈身的光辉形象,以便获得大荧幕抛来的橄榄枝(张黎执导的《辛亥革命》已公映)。这类剧的意义就在于此:演员捞名声,导演捞尊重,观众上床关灯洗洗睡。1分2分3分4分5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