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私人银行业务不宜“赶时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6 14:3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前几天,记者与一位商业银行人士交流中得知,该行即将推出一项全新的私人银行业务——同某大型健康诊疗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由内而外”的抗衰老综合服务。

  听到这番话,一方面为商业银行下功夫提升服务水平、丰富服务内涵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不禁有些疑惑:如果主要靠上述方法来吸引客户,这种业务创新是不是有点“跑题”,远离了银行业机构的“本职工作”?

  自2007年3月中国银行率先设立了国内第一家私人银行机构以来,短短几年中,私人银行已遍地开花,从外资金融机构到国内金融机构,从大型国有银行到股份制银行、从城市商业银行到农村信用合作社,都争先恐后地打出私人银行这一招牌,以留住、吸引更多的高端客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113家本土银行机构提供财富管理服务。尽管机构数量增长很快,但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

  与欧美市场上100多年的私人银行发展历程相比,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经过这几年“跑马圈地”式的发展后,诸如服务理念有偏差、市场定位不准确、产品线不丰富、业务模式不明晰、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开始显现出来。

  最明显的是,各私人银行对客户需求的理解还不深,以至于提供的私人银行服务大多停留在“表层”。在许多人印象中,私人银行业务看起来更像是“赶时髦”:一家家拔地而起、堪称奢华的私人银行中心,一场场目不暇接、流光溢彩的红酒品鉴会、高尔夫球会等,似乎总要走在潮流的前端,以至于在很多银行界人士看来,提供诸如抗衰老等高端的生活服务就叫私人银行。

  殊不知私人银行首先应该是银行,而不仅仅是投资俱乐部、医疗保健俱乐部和高尔夫俱乐部等。事实上,这些高端客户如果要打高尔夫球、要品红酒,他并不需要到私人银行,高尔夫、红酒等服务也不应是私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客户对于私人银行业务的需求,说到底还是寻求财富管理方面的帮助,这才是私人银行的“主业”,才是私人银行经营的核心所在。

  从短期来看,私人银行可在现有理财模式的基础上,实现对高端客户的分层服务,在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方面,充分体现出私人银行服务的高端、私密与专享。同时,还需进一步整合全行的理财资源,为高端客户开展包括金融产品定制化、非金融服务定制化和体验活动定制化等“定制化服务”。

  从长远来看,随着国内金融监管政策的调整、金融市场的成熟以及金融创新产品的日趋丰富,私人银行需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财富管理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为高端客户提供专业化、国际化、个性化财富管理服务,满足其财务规划、资产管理和资产增值等方面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私人银行在同高端客户打交道时,在进行财富管理的过程中,还应大力引导客户正确对待和运用财富,把财富更多放在事业发展上,放在履行社会责任上,放在提高自身修养上。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中国经济网银行频道】(地址:http://finance.ce.cn/bank1/i ndex.shtml)

  (责任编辑:朱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