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大宗商品暴跌:伤“心”过后是伤“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7 05:2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洁

  

  大宗商品暴跌:伤“心”过后是伤“身”?

  对产业实体的影响业界看法有分歧

   本报记者 王洁 上海报道

   9月26日,大宗商品继续呈现暴跌态势。

   国内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商品中,没有品种收涨。工业品由期铜领跌全线大幅下挫,农产品在油脂类商品的下探中也跌势明显。

   空头大举卖出的压力,不仅给期货资本市场更添一层堵,也让相关产业界对此次危机的转导效应越发心神不宁。

   “这是上一次经济危机后的一杆回马枪,大宗商品暴跌只是其中一个表现而已。” 9月26日,钢铁专家许中波向记者表示,“我感觉有可能是我们这个年纪所经历的危机中最严重的一次。”

   但也有期货界、实业界的人士认为,此轮大宗商品暴跌对产业面的影响虽暂难看出,但波及面有限,“因为行业是讲周期性的”。

   持续全线下跌

   26日,上周表现已然疲软的沪铜跳空低开,全天跌停收盘,主力1112合约以55870元/吨开盘,全天收盘于5332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680元/吨,下跌7.01%。

   此外,铅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1.36万元,跌幅6.77%;锌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1.43万元,跌幅6.03%。作为与海外市场关系较大的品种,黄金合约中的主力合约即沪金1112是当天最早跌停的品种,至收盘时,该合约跌幅仍为5%。

   工业品商品的集体崩溃,也直接带动其他期货品种的下跌。收盘时,PTA指数下跌5.72%、橡胶1201下跌6.01%、豆油和棕榈油指数当天跌幅也都超过了4%。

   抛去历年来国庆长假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资金离场的习惯,近来欧债危机的严重化、美联储公布了令人失望的议息决议,大银行债券评级下调等等,都持续成为逼迫市场的重重外力。

   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交易公司也备受关注。

   以嘉能可国际控股公司(下称“嘉能可”,00805.HK)为例,其似乎也未能摆脱IPO后市场大调的“魔障”。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和矿业交易商,其主要从事各类大宗商品的期货和现货交易以及期现货的套利交易。今年5月底,嘉能可完成在伦敦和香港的两地上市,完成融资100亿美元,尽管破发,仍吸引无数眼球。

   巨头公司IPO引起市场反转之前已有先例,如1999年高盛的IPO,随后就是科技股泡沫破灭,再如黑石2007年的IPO后,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市场大幅调整。

   因此有分析指出,当嘉能可于全球股市整体市盈率仍处低位时IPO,或许意味着其对商品市场看淡。因为一旦丧失其商品特别是金属领域强大的盈利能力和市场操纵力,上市将是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的一种替代。

   产业风险两重论

   信心崩溃之后,是否就轮到“伤不起”的实体经济?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业界对于大宗商品此轮下跌会否引发产业链危机,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

   许中波分析道:“现在看看沿海的工业制造企业就知道,日子非常难过。因为上一轮金融危机下,各国出台救场政策,给病症下了药。但这一次傻眼了,因为没有药了。”

   华泰长城期货首席分析师景川则表示,下跌更多的是市场短期的恐慌情绪引起。首先是美联储的会议并没有出现市场期待的更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给出预期之外的“强心剂”;其次是评级机构四处出手,近期又调降了意大利的评级,让市场的恐慌情绪达到了顶点。

   9月23日,东证期货总经理党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体经济整体弱势的情况下,大宗商品也没有道理出现很强的走势。从这一点上来说,今年以来确实我们都有些看空。”

   同一天,铜价跌至一年内最低位。但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首席执行官Diego Hernandez却称,价格下跌与铜市场基本面无关,与全球经济动荡相关,但价格似乎已探底。

   他还说,上半年中国需求较去年同期减弱,但仍维持坚挺。其预计短期内将出现剧烈波动,但对中长期市场表现持乐观态度。

   26日当天,一家大型钢厂的高管人士也向记者表示:“实体经济并没有这么糟,我个人认为更是一种对银行的恐慌。现在的情况就像买股票,前面已经满仓了,这会儿补仓却没了资金。”

   是否顺应金融化?

   有不少钢铁业内人士注意到,铁矿石在此轮大宗商品价格的大跌中,并没有形成信心层面的恐慌性下跌,而更多体现在基本面需求不佳所致。

   据mysteel监测,26日当天,国内铁精粉市场稳中趋弱,市场气氛萎靡。目前唐山地区66%铁精粉湿基不含税出厂价为1040-1050元/吨;进口矿市场弱势向下,成交清淡,63.5%的印粉主流报价1310-1330元/吨。

   似乎在国际金融化介入程度较浅的大宗商品领域,所出现的起伏也较小。那么部分传统的工业实体是否还应继续尽快融入金融化、指数化的洪流?

   “这不是说由自己的愿望决定的,因为商品金融属性的逐步增强和放大,并不是以单一方面的意志为转移。”

   党剑告诉记者:“有两重原因导致商品市场金融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一是财富积累使得各种利益倾向的公司,觉得金融是最赚钱的领域;一是当国家发展遭遇GDP瓶颈,金融服务业会成为支持的主要行业。两者想法不谋而合,导致金融行业各类资金的云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