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东渔村蜕变旅游小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8 01:56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每经记者 胡廷鸿 发自深圳
渔船在海水中疾驰,船尾拖着长长的水波,鼻子里却满是苦咸的味道。
祖上世代以打渔为生的老渔民徐马保站在船头,戴着当地渔村特有的竹篱毡帽,迎着海风,一边向海里撒下渔网,一边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闲聊。“五六年前,我们这里还可以打到小鲨鱼,现在鱼就很难打到了。”
徐马保所在的渔村,位于深圳市大鹏半岛最南端的南澳街道办东渔社区,也是深圳东边一个近海渔村,距离深圳市区50多公里的车程。
这个祖祖辈辈靠海为生的渔村,虽然在行政区划上,这里已经叫东渔社区,但当地村民习惯上还是把它叫做东渔村。
由于海产养殖越来越多,海上打渔的面积越来越小。近年来,靠发展生态旅游业,当地渔民已经不再坐吃“海”空,曾经被称为养殖难、生活难、居住难的‘三难村’,如今已成为深圳东边闻名的旅游小镇。
渔村变身旅游小镇
东渔社区的渔民生活与从前相比变化很大。
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穿过村里民居通向东渔码头,这是几年前为了发展当地的海上娱乐休闲项目,由东山边防工作站与东渔社区共同筹资80多万元修建。
4年前,东渔社区时常因电线老化而停电,也没有自来水。在筹资110多万元后,社区开始改造用电线路、接通自来水管,解决群众用电、饮水问题。
而过去只有简陋渔棚的东渔社区,已经由一座2000多平方米的村办公楼和一栋栋漂亮的住宅楼取代。
至今,当地村民仍然保留着看戏的传统,当地村民还特地修建了一座社区剧院,每年农历三月,村民都会在剧院举办祭拜渔民的保护女神妈祖的活动。
如今的东渔社区已经成为深圳市民节假日外出游玩的一个去处,当地的生态旅游业也因此而逐渐兴起。
随着节假日来渔村体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当地村民开始做起了旅游业,大多是靠出租渔船供游人体验海上打渔的生活为主。
但在此之前,一时间难以解决的就业问题,曾让东渔社区成为深圳市重点扶贫的社区之一。
徐马保介绍称,现在他主要是载着游客到海上打渔,租船费用在300~500元,游客可以将打来的鱼带走。而徐马保家也将打来的鱼晒制成咸鱼干,出售给游客,以赚取家用。
徐马保的儿子,在附近的宾馆打工,每月能挣1000多元钱。“其他村民也差不多,生活不富裕,但还过得去。”徐马保称。
徐马保的儿子告诉记者,几年之前,东渔村来了不少潮汕地区的人,他们在海面上划出特定区域,开始圈“海”做起了生蚝养殖。
“本来现在就只能打到很少的鱼,搞养殖又占去了大片的海域,挤占了打渔的面积。”他称,渔民就靠打渔为生,生活压力可想而知。据悉,为了维护渔民的利益,有村民还为此向上面多次反映,但都无功而返。
“海上皇宫”的纠结
现如今,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旅游是第一大经济来源。
2010年,恰好位于东渔社区海域的深圳“海上皇宫”因极尽奢华而引发关注,也让这个南澳小渔村闻名于全国。
彼时,来此旅游的游客必看的一个景点,就是“海上皇宫”。
故事要从2003年开始,当时,深圳开发商郭奎章看中了南澳东渔社区的海景风光,便打着发展休闲渔业的旗号在这里打造“海上皇宫”。
2010年初,“海上皇宫”因被认定为违章建筑,被深圳市龙岗区海洋局勒令分拆。今年3月份,“海上皇宫”死而复生,但在舆论压力之下,4月份终被拆除。
现在的海上皇宫主体建筑早已拆去,静静地浮在水面上。但当地渔民对于“海上皇宫”有着复杂的感情。
“原来很多游客都是因为‘海上皇宫’才来这边旅游的,现在‘海上皇宫’被拆除了,游客也比原来少了一半。”徐马保的儿子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海上皇宫”的拆除,无疑让旅游业受到较大冲击,当地村民也是备感无奈。
无论怎样,渔民生活体验游,已经成为当地打造特殊旅游的一张牌。尽管没有了海上皇宫,但渔民的生活依旧在传统渔业与现代生活之间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