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购销清淡无碍棉价回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8 13:12 来源: 新华08

  

  □本报记者 王锦

  9月份进入新的棉花年度,各地棉花采摘亦陆续展开,但由于棉农惜售、加工企业观望,新棉购销并不积极,市场呈现较为清淡的局面。与此同时,在国家临时收储政策的支撑之下,国内棉花现货价格则稳步回升,已经超过19800元/吨的临时收储价,也高于国际棉花价格。

  业界认为,未来棉价继续上涨的驱动力主要取决于下游纺服行业的景气度,目前外围经济的持续低迷预示棉价短期难以大幅上涨,但在成本上升和国家收储价格的支撑下,棉价也难大幅下探,随着购销的逐渐走稳,棉价后期应该会保持在2.2万-2.3万元的水平。

  购销清淡 市场”僵持“

  中国棉花协会26日发布的全国棉花采摘交售进度报告显示,截至9月15日,全国采摘进度为11%,而2010年度同期籽棉采摘量很少。不过,受棉花销售价格不振影响,籽棉交售价格低于去年同期,9月上半月棉农交售籽棉平均价格为7.97元/公斤。棉农惜售,交售量较少,截至9月15日,累计交售量仅占产量的1.6%。

  业界认为,市场出现”僵持“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植棉成本上升,棉农对收购价格期望值较高,在国家临时收储政策支持下并不急于出手,惜售情况严重;而加工企业由于下游需求并不畅旺,加上此前棉价大幅波动,对于收购较为谨慎,同时社会资本入市收购较少,致使观望情绪较浓。

  同样表现”清淡“的还有国家棉花临时收储。自9月8日正式启动临时收储政策以来,国家每日计划棉花收储量为24300吨,但由于市场价格已超过收储价、棉农惜售、加工量较少等原因,截至9月27日仍无国储棉成交。

  不过,此前震荡下行的国内棉花现货价格则在国家临时收储政策的支撑之下出现稳步回升。中国棉花协会数据显示,27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级)为20002元/吨,较月初上涨4%,自9月20日起已连续保持在国家临时收储价之上,并高于国际棉花价格。

  从下游来看,外围经济的持续低迷也给我国纺织出口带来不利影响,纺企外贸订单呈减少趋势;内销市场也显现一定疲软迹象。内外市场的弱势抑制了企业的用棉需求。据了解,为缓解资金紧张和降低后市风险,目前纺织企业坚持随用随买的购棉策略,保持棉花低库存。

  棉价或将站稳2万关口

  对于未来的新棉价格,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毛树春、冯璐表示,临时收储、成本上涨和通胀对新棉价格的影响最大。19800元/吨的临时收储价将对市场产生支撑作用,在成本上涨和通涨的推动下,价格呈波动上行和回升的可能性加大,或许新棉价格将回归到合理区间。

  事实上,由于植棉成本和人工费用均大幅上涨,今年棉花成本出现大幅上升。中棉所报告指出,预计全年棉花种植成本至少上涨202.1元/亩到1444.7元/亩,涨幅14%左右,推动皮棉成本上涨2377.6元/吨,预期新棉合理价格将在2.1万-2.2万元/吨之间,该价格可以保持植棉收益不减少。此外,今年籽棉采收费用也出现大幅上涨。

  新疆西部银力棉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耘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从当前的购销形势及下游纺织企业经营情况分析,新年度棉花市场价格再次出现上一棉花年度3万多高位的概率较小,不过,在成本和国家收储价格的支撑下,棉价也难再次下探,未来随着购销的走稳,棉花价格后期应该会保持在2.2万-2.3万元的水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