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天宫追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9 01:03 来源: 一财网

  浩渺的太空中,将出现一座“中国屋”。天宫一号今晚发射将为实现这一愿景填平技术鸿沟。

  9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宣布,天宫一号瞄准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这一中国自主研制的飞行器肩负着为2020年左右建立空间站奠定技术基础的重任。

  作为未来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天宫一号升空后将静候“神舟八号”的到来,并实现空间交会对接。

  深情之吻,注定将让人回味良多。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天宫一号技术负责人杨宏介绍,交会对接就是要解决空间站建造时最关键也是最不可逾越的技术。

  今日展翅

  在昨日下午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透露,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已于28日下午开始加注推进剂。

  天宫一号为全新研制的载人飞行器,不过此次“处女飞”并不搭载航天员。

  这一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实验舱有效使用空间约15立方米,可满足3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前端安装被动式对接机构,可与飞船实现对接。资源舱为空间飞行提供动力和能源。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介绍,天宫一号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实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提供交会对接目标。初步建立长期在轨独立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进行航天员空间驻留试验,为空间站研制积累经验。进行空间环境和空间物理探测、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空间技术试验。

  武平表示,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计划于9月底至11月中旬实施,将相继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

  神舟八号发射入轨后2天内,将完成与天宫一号的第一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

  组合体运行结束后,飞船于1天内返回地面。天宫一号将升轨至自主飞行轨道,转入长期运行管理模式,等待下次交会对接。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天宫一号发射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也将依次发射,执行交会对接任务。

  其中,神八不载人,神九是否载人,将根据神八任务评估情况而定,神十则执行载人飞行。

  业内分析,这些发射任务有望在两年之内完成,因为天宫一号设计在轨寿命为2年。

  据武平介绍,目前执行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完成了初步选拔。

  “我国首次选拔的女航天员也正在进行交会对接任务的训练。”这名女发言人表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能看到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太空飞行的英姿。”

  按照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今年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后,后续任务的规划是:2012年底前,完成无人和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试验,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2020年前后,将研制并发射中国自己的空间站。

  此前,从神一到神六,中国实现了载人飞船遨游太空,此为第一步;解决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技术即为第二步;建造中国的空间站为第三步。

  三年前,作为第二步的开门红,神七发射并实现出舱活动,而天宫一号发射后将实施的交会对接就是要解决空间站建造时最关键也是最不可逾越的技术。

  在回应中国有无载人登月的计划时,武平表示,已经开展了载人登月的有关概念研究和综合论证工作,但尚未列入政府计划,也没有具体时间表。

  对接神八

  天宫一号任务的最大难点就是空间交会对接,这是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其他两个为载人航天器的发射并返回技术以及空间出舱活动技术。

  与美苏曾经发射的空间站相比,将作为小型空间实验室的天宫一号是个“小个子”,重量为8.5吨,而美国1973年发射的“天空实验室”重达80吨,苏联1986年发射的“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也有20吨重,更不用说眼下450多吨重的国际空间站。

  此前,全世界共计进行了300多次空间交会对接活动,但只有美国、俄罗斯掌握了完整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即使如此,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中,故障仍偶有发生。例如,俄罗斯“进步M-06M”货运飞船就曾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失败。

  太空中,两大飞行器交会对接,如同两辆跑车匀速“接吻”。

  “在空间运行的两个航天器对接非常复杂,需要两个航天器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并且相对速度要接近零。”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说。

  根据专家测算,天宫一号在太空的运行速度是每秒8公里,如果计算不准,两个高速运行的航天器对接时很可能“追尾”。

  “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是航天领域公认的技术难关,在国际上已经进行的交会对接任务中,包括近期国际空间站的一些对接任务,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武平称,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同样面临着高风险的挑战。

  对于我国的交会对接技术实力,曾担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的戚发轫表示,神舟系列飞船从神八开始有了许多技术改进,根据电视图像操纵飞船,神八可以紧跟目标飞行器。

  武平表示,针对有可能的故障模式,分别对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制订了200多种故障预案,同时加强了故障处置演练。

  太空经济

  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于2010年10月启动。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胡友秋教授介绍,空间站的建立可以为我国带来客观的经济价值,比如太空育种和新材料研制。

  1987年8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利用第九颗返回式卫星首次成功进行农作物种子太空搭载试验,此后,中国先后利用15颗返回式卫星和7艘神舟飞船,搭载了上千种作物种子、试管苗、生物菌种和材料,获得大量产生变异的新性状品种。

  目前,中国拥有经过太空搭载的农作物共计9大类393个品系,育成并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定的新品种达到70多个。

  据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王兆耀介绍,2011年初,“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已被纳入到中国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