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通胀的影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9 01:1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戴险峰

  在前文通胀(一)中,笔者对通胀的定义以及反映通胀水平的各类指标进行了简单阐述。而真正要理解通胀,则先要了解货币供给与通胀的关系,以及通胀所带来的影响,下面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是个存量概念,是指在某一时点一国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总量。但是,货币不仅仅是指流通的现金。只要能够很容易拿来进行交易的金融资产,都可以称为货币。这就意味着货币供给量没有什么特定答案,而是要看你如何定义它。具体来说,各国基本都是用M0、M1和M2来代表货币供给。而关于它们,各国定义也略有不同。但是总体来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可以从流动性来看,或者从交易性质来看。

  M0为基础货币,各国定义基本一致,就是流动中的现金。M0的流动性最好,做交易时最容易被接受。美元由于特殊的国际地位,很多在美国国外流通,大概占总流通量的60%。美联储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有9800亿美元现金流通,按60%计算,有近5900亿美元在国际流通。而100美元的印刷成本只有几分钱。这就相当于美国获取了5900亿美元的无息贷款。

  与此紧密相连的就是铸币税的概念。铸币税指的是一国政府通过发行货币获取的收益,也就是发行的货币面值减去发行成本(成本相对于发行面值极低)的值。美国尽管从国际上通过发行美元而获得大量的铸币税,而就与GDP占比来说,中国却是主要国家中获取铸币税最高的国家。中国长久以来都是现金交易为主的经济体,所以铸币税占GDP比例高就不足为奇。

  M1为狭义货币,各国定义有所不同。美国的M1是在M0的基础上再加上支票存款和旅行支票。中国的M1定义为M0加上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相对于M0,M1的流动性就要欠缺,比如支票在很多场合不会被接受。

  M2为广义货币,流动性更弱,表现出的更多是潜在的购买力。美国的M2定义为M1再加上定期存款及个人的货币基金投资。中国定义的M2是在M1的基础上,再加上居民的储蓄存款及企业定期存款。

  此外还有M3,则是在M2的基础上再加上金融创新下的一些其他金融产品,如回购协议。但是,在宏观中,大家关注的一般是M2。M3很少被公布和应用。美国政府在2006年后已经停止公布M3数据。

  轻微通胀与高通胀

  通胀的影响非常大。根据通胀的程度不同,汇率,股票市场,公司盈利,社会财富分配,甚至社会安定都会受到影响。而围绕通胀还有一个叫做“铸币税”的概念。总体来说,通胀对拥有资产者有利,对拥有现金者有害;对借款方有利,对贷款方有害。

  尽管大家对通胀的印象一般都是负面的,但是轻微的通胀(也就是每年2%到3%的通胀)其实是有好处的。

  轻微的通胀有助于劳动力市场的平滑运行。也就是说,通胀可以在工人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来降低他的实际工资,从而达到对劳动力资源的重新分配。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名义工资具有黏性,一般只涨不降。但是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一直都会变化,如果工资不能变化,这就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的资源分配。通胀可以让雇主利用“货币幻觉”,在不降低工人名义工资的情况下,以降低实际工资的方式来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

  轻微的通胀还有助于公司盈利。公司从购买原材料到卖出制成品要有一定的时滞。如果有些通胀,那么当制成品卖出时,其卖出价格是针对最新的(由于通胀而提高了的)价格,而原材料还是成本价格。这就有助于公司的盈利。同时,一般的公司还有大量的借债。持续稳定的通胀也降低了还债成本。

  另外,在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上,通缩比通胀更加难以控制。控制通缩一般是以降低利率来进行,但是利率的理论低点就是零。当利率已经降到零时,政府就无能为力了。而政府理论上可以无限加息来控制通胀。比如美联储就表现出对通缩的警惕。美联储在决定是否推出数量宽松(QE)政策时,两个重要条件之一就是物价要出现通缩的风险。

  不过,高通胀则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经济学里常说的影响包括税收、“皮鞋成本”、“菜单成本”,相对价格变化及价格波动。高通胀的最大坏处是使生活充满不确定性。

  税收成本是指因为税率是盯住名义工资的,所以在高通胀的环境下,由于名义工资的上升,更多的人进入了高税率的层次,从而使大家税后收入总体减少。“皮鞋成本”是指高通胀环境下,大家不愿意手持现金,所以会更加频繁地去银行取钱,从而增加皮鞋的磨损。这里指的其实是在高通胀环境下,大家被迫花更多的时间去管理与金融有关的事物而不是去从事生产劳动。而“菜单成本”反映的是企业在高通胀下,必须对价格进行频繁的调整,从而增加运营成本。

  但是,高通胀环境下最大的影响还是由相对价格的变化及通胀的高波动率带来的。理想情况下,如果所有价格都同时上涨同样的幅度,那么人们的生活不会受任何影响。但是现实中,高通胀下的物价上涨是随机的。这样的价格就失去了进行资源配置的信号作用。而同时有的物品上涨高些,有的则上涨低些。有人会从中受益,而有人就会受损害。这同时就有财富重新分配的问题。这种随意性破坏了人们对将来生活的安排与计划。

  而与高通胀相伴的还有通胀本身的不确定性,也即通胀本身有剧烈的上下波动,这就更增加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在无法对未来的通胀有可靠预期的情况下,大家不会再进行有计划的储蓄,也不会签订长期商业合同。这些都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及生产力。

  通缩在经济生活中不是一个常见现象,通常在经济衰退时会出现。通缩的危害也很严重,而且政府应当手段有限。

  通缩的直接后果就是借贷成本上升,不利于负债方。这是因为贷款的成本是实际利率,而当物价下降时,实际利率就会上升。同样,在通缩的情况下,消费者会推迟消费,从而降低需求。需求下降不利于经济增长。像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通缩,其经济体就体现出上述的种种现象。

  (作者系美国芝加哥宏观策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席经济学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