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泛珠合作迸发蓬勃活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9 07:36 来源: 经济日报

  □自2003年泛珠区域合作启动以来,泛珠三角“9+2”政府不断强化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从合作框架到总体规划,再到具体领域的合作实施和共同市场的开放合作。

  □从今年起,泛珠区域合作将进入合作的第二阶段,即通过市场配置实现区域产业协作发展,建立开放竞争的要素和商品市场体系,整体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东中西部互联互动的协调发展格局。

  □在原有基础上,泛珠区域合作将着力寻求合作机制上的新突破,更多引入社会组织力量参与经贸合作的组织实施,逐步实现经贸合作的常态化。

  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于9月21日至24日在江西南昌举行。自2003年泛珠区域合作启动以来,泛珠区域内各省区之间的合作不断打破区划界限、拓宽合作领域、加强创新转型,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区域合作。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泛珠内地9省区占全国面积的五分之一、人口三分之一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十一五”期间,泛珠内地9省区经济增长呈加速之势,地区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6.7万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12.5万亿元,年均增长12.6%,增幅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有两大平台:一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二是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按照《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的规定,论坛和洽谈会每年举办一次,由“9+2”政府轮流承办,今年由江西省政府承办。大会取得了多项共识,经贸活动共签约4512亿元,标志着泛珠区域合作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经贸洽谈成果丰硕

  经贸活动是每届泛珠大会的重头戏。9月21日,第七届泛珠大会新兴产业项目推介会在南昌举行,为泛珠各方提供了合作发展的平台。

  推介会上,“9+2”各方纷纷亮出自己的优势所在:香港的轻税负和金融市场优势,澳门的会展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四川的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福建的港口群与物流业,湖南的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各自特色鲜明的优势,充分说明了泛珠各方区域合作前景之广阔。

  如何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今年“9+2”泛珠合作各方关注的焦点。广东详细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广西精心准备了4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项目;海南推介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技术产业的思路、优势和重点产业;贵州带来了具有良好投资潜力和广阔市场前景的5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云南重点介绍了生物、光电子、新材料等六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江西重点推介了光伏、铜和半导体照明三大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

  参加大会的各地行政首长,也不遗余力地表达加强合作的愿望。

  江西省代省长鹿心社认为,“十二五”时期,泛珠地区既面临深化区域合作的新机遇,也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他对泛珠各方的未来合作提出了四点意见:坚持互联互动,共同强化合作机制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优势互补,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对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坚持互利共赢,切实加强区域市场建设,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坚持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区域增强国际竞争力。

  正全力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海南省,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践中取得了有益的经验。海南省代省长蒋定之认为:“从现实与趋势看,现代服务业是‘9+2’各方调结构、促转变的共同着力点。海南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与泛珠各方的合作,为把泛珠打造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高地而努力。”

  在各方大力支持下,本届大会累计签约项目1544项,签约总金额4512亿元,涉及制造业、基础建设、旅游开发、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领域。

  合作机制寻求突破

  “平台不断开放、合作不断深入、注入新鲜血液,是泛珠区域合作越来越具影响力的根本原因。”有关专家分析说。泛珠区域合作始终坚持“合作发展,共创未来”主题,不断强化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从合作框架到总体规划,再到具体领域的合作实施和共同市场的开放合作。

  泛珠大会践行“一年一大步”的原则,全面推进各省区诸多领域的合作。目前,泛珠区域合作初显成效,整体上呈稳步推进态势。据了解,自2004年首届泛珠大会召开以来,前六届大会各方共签订合作项目6609个,签约金额15529亿元。

  根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从今年起,泛珠区域合作将进入合作的第二阶段,即通过市场配置实现区域产业协作发展,建立开放竞争的要素和商品市场体系,整体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东中西部互联互动的协调发展格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在原有基础上,泛珠区域合作将着力寻求合作机制上的新突破,更多引入社会组织力量参与经贸合作的组织实施,逐步实现经贸合作的常态化。

  同时,区域合作各方将积极拓展泛珠区域战略性合作平台,包括建设跨行政区重大项目规划平台、经济资源储备平台和制度、风险预警平台,以应付自身不断增加的需求及防御国际市场波动。

  随着合作的深入,泛珠区域也将充分利用“先行先试”政策,深化泛珠区域在工商、产品检测、市场准入、食品安全、海关等方面的合作。这包括建立以经贸部门、物价管理部门、大型贸易市场为主的基本市场运行监测体系,发布每日市场零售价格指数、采购价格指数等,增加泛珠区域市场透明度;建立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大宗商品储备机制,防止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泛珠大会秘书处秘书长、广东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唐豪近日表示,泛珠区域未来还将借鉴欧盟的合作方式,探索建立共同发展基金,突破财税行政区域限制,实现重大项目共建,促进区域合作。

  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随着泛珠区域合作的推进,“9+2”各方之间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已经不再局限于经贸合作领域,区域一体化向纵深推进。

  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是拓展合作领域的重要平台。2011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上,各方行政首长围绕“打通省界断头路”、“通关便利化”、“产业转移合作”、“深化旅游合作”和引进港澳服务业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云南省代省长李纪恒呼吁各方共建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希望泛珠各方在江河流域森林生态建设、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碳汇交易市场建设等方面开展有效合作,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的低碳生产和绿色发展。”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朱小丹呼吁,在未来合作中,要“加强区域环保规划编制合作,积极探索推进环保规划实施的长效机制,统一规划建设区域环保设施,实现共建共享”。

  各方同意,进一步深化泛珠区域交通大通道建设,大力推进一批跨省区的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与区域外的交通网络对接;加快区域江河流域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共同探索防范流域发生超标洪水和妥善解决干旱缺水的应对措施;加快建设行业、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促进政府信用信息共享,共同培育信用服务市场,规范信用服务行为,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各方认为,要加强质量互认合作,加强区域各方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等产品和相关企业的保护,共同推进区域服务标准化建设;各方还在加强应急合作和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合作方面达成共识。

  泛珠大会也成为省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本届泛珠大会上,广西和贵州、江西和海南之间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广西和贵州两省区将在基础设施、产业对接、资源产业发展、港口、农业、旅游、商贸金融及市场、生产性服务业、教科文卫体、社会管理、生态环境保护、非公经济、西江上游经济区开发、与东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扶贫共16个方面开展全面性战略合作,力争到2015年两省区深度合作机制基本完善并成熟运作,跨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周边市场开拓、无障碍旅游圈构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融合、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等合作取得明显成效。

  江西和海南两省将在旅游业、农业、物流业、金融、产业园区、教育与科技、人才与用工、林业等8个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以旅游业为例,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研究制定旅游发展和市场开发战略,共同开发“一程多站”、优势互补的精品旅游线路,联合开发跨省精品旅游线路,并在“黄金周”等旅游高峰期相互提供交通、接待设施及景区容量监控的信息。在农业合作领域,赣琼两省将重点加强优良种苗、水产养殖业与其他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合作,加强农业科技开发以及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合作。

  专家认为,泛珠区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不仅有利于“9+2”各方集聚优势资源,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而且有利于促进东、中、西部良性互动,密切内地与港澳的联系,为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探索新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