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谢罗夫称北京需要更多清洁能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9 11:45 来源: 新京报本报讯 (记者沈玮青)昨日,“201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今年的论坛以“创新与发展”为主题。199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道格拉斯·奥谢罗夫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应该建造更多的基础设施,用来发展清洁能源,特别是像北京这样中国人口众多的城市更需要如此。
建议中国使用混合能源
奥谢罗夫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中国,煤炭发电占到了全部电量的83%,13%是用天然气,还有4%是石油。奥谢罗夫称,虽然煤炭确实是一种廉价的能源来源,但是燃烧煤炭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环境的气体。
奥谢罗夫表示,由煤炭发电造成的污染问题已经很严重,中国必须予以解决。他希望中国未来能从依赖煤炭发电为主的模式向混合能源模式转化,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电等清洁能源。但是,由于这些绿色能源和煤炭相比并不稳定,因此他也不主张完全废除煤炭发电,应该逐步取代。“我只是说,煤炭发电用的越少越好”。此外,他还认同中国可以发展部分核电,但必须保证核设施的安全。
针对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的状况,奥谢罗夫认为,中国是晶硅的主要生产国,产量之大令他印象深刻,但不能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入一种项目。他还表示,非常支持政府对使用清洁能源的企业提供补贴,“这是一项非常棒的政策,在美国也有这样的鼓励政策”。
称中国太注重应用科学
访谈中,奥谢罗夫还谈到中国人无缘诺奖的问题。在他看来,要得到诺奖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而且,中国对于应用科学的关注,多于对基础科学的关注,而后者正是诺贝尔奖看重的主要领域。
奥谢罗夫1972年发现了氦-3中的超流动性,但24年后的1996年他才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回忆起自己得奖的经历。他说:“当时是凌晨两点半,我听见电话响,于是穿着睡衣去接。瑞典皇家科学院打来的,他们说你得奖了,我当时下巴都要掉了,非常吃惊”。
在他看来,中国目前太过注重应用科学研究,但诺奖委员会认为基础科学更能造福大众,所以他们更愿意把诺奖颁给基础科学研究者。他觉得,由于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中国近期内可能无缘诺奖,但如果有一天,中国科学家获此殊荣,“我不会感到吃惊的”。
■ 花絮
笑称科学家不都是“书呆子”
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理论物理学家谢尔顿·库珀被塑造成一个“技术宅男”,他虽然智商超高,但不懂得如何与人打交道,是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作为真正的物理学家,奥谢罗夫笑称,“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是这样的”。
他说,科学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把科学家塑造成“书呆子”的形象事实上是有反效果的,有些学生本来对科学充满浓厚的兴趣,但看了这些电视剧后,很可能转向其他学科,比如公司法,这在美国是很多人选择的专业。(沈玮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