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戈壁深处的人工湿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03 06:41 来源: 经济日报

  从西气东输一线的首站轮南站出发,向着戈壁深处的克拉玛依2号气田进发,沿路风蚀的雅丹地貌让人惊叹。

  “你们一定要去我们的人工湿地看看。”克拉作业区党总支副书记卢延胜向记者发出邀请,“那可以说是污水利用的经典案例。”

  戈壁中的湿地,应当是怎样的一片景象?在晚霞的映照下,我们徒步翻过一座小山包,顺着山坡的走势从高到低6个人工湖一一出现在眼前。微风迎面吹来,金黄色的芦苇荡发出沙沙的响声。

  这片湿地从何而来?卢延胜告诉记者,“这里用的全都是生活污水,眼前的这6个人工湖就是6个污水处理池。依山谷的地势,阶梯下降,层层沉积净化。”

  近年来,随着克拉作业区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活污水的处理量也随之扩大。“这就面临一个难题,直接把污水排放出去,会造成对克孜尔河的污染,这条河是当地的水源地。不外排,就需要花费1000万元再建一个大型的污水处理池,成本巨大。”卢延胜介绍说。

  通过反复实地考察和可行性研究,克拉作业区大胆尝试,建一个人工湿地。“这样只需要花费300万元,依地势挖6个污水处理池并进行防渗漏处理,利用废旧的钢管将生活污水引流到这里。”卢延胜说。

  2009年6月,克拉作业区又用报废的油管,架成约6000米的浇灌管网,经过净化沉淀后符合环保标准的水引流到周边绿化带进行浇灌。

  据了解,水表面积约16300平方米的这片人工湿地,仅去年就净化处理克拉作业区的生活污水7万多立方米,生活污水循环再利用的灌溉面积占其总绿化面积的55%。

  为了让湿地更美,克拉作业区逐年在人工湿地周围种植芦苇,投放鱼苗,喂养鹅、鸭子等,引来成群的野鸭在迁徙途中休息,形成了良好的自然生态链。克拉作业区员工郭晓维说,“我们休息的时候,常抄小路来这里走走。这里真的很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