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开滦展新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08 06:26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开滦煤矿从诞生至今,已有133年的历史。在开滦煤矿第一座矿井口上,庄重大气的开滦矿山公园和矿山博物馆已经落成3年。在这3年中,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群众来此参观。
共和国大厦的坚强柱石
始建于1878年的开滦煤矿,是中国近代工业中最为成功的民族企业之一,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镌刻着1881年开滦煤矿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创造的多项第一:“开平煤矿建成出煤”、“开平煤矿至胥各庄铁路投入使用”、“中国制造‘火箭号’蒸汽机车”。这里是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股份制企业,是中国第一座使用机器开采的煤矿,中国第一条准轨铁路在这里铺就,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从这里驶出,中国第一桶水泥在这里诞生……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滦矿工为国分忧,勇挑重担,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开滦煤矿全面进行生产改革、矿井技术改造、老矿挖潜,千方百计为国家增产煤炭。1975年煤炭产量达2563万吨,占全国统配煤矿产量的十分之一。全国工业战线掀起了“学大庆、赶开滦”的热潮。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开滦矿工锐意改革,不断创新,探索实践了许多在煤炭行业具有示范作用的经验,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滦煤矿在全国煤矿率先进行了吨煤工资承包,推行了模拟法人运转,实施了煤炭生产、多种经营、后勤服务“三条线”管理体制,创造了市场化精细管理模式等。1999年底,他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2004年精煤股份公司成功上市,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再一次站在了潮头。
在国家遭受自然灾害时,开滦矿工顾全大局,尽职尽责。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开滦煤矿有6579名员工遇难,2153名员工受重伤。面对巨大的灾难,开滦矿工发奋图强、艰苦奋斗。震后第十天,马家沟矿出煤;震后一年零五个月,原煤产量就达到了震前水平。
新时期转轨转型的探路者
2008年7月,开滦集团公司确定了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构想——“开放融入,调整转型,科学发展,做大做强”。以资源型企业转型为突破口,以做大企业规模为基础,进而把企业做精做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集团确定了“一基五线”建设,实施“六个转向”的发展思路。
“一基”是煤炭基础产业,“五线”是煤化工产业、现代物流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文化创意和房地产业、节能减排产业。“六个转向”是:从以煤为主的一元发展战略转向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多元发展战略、从以产量增长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转向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从着眼企业自身的发展模式转向融入区域经济的城企互动发展模式、从单区域挖潜型发展模式转向以总部经济为基础的多区域发展模式、从封闭式整合发展模式转向开放式横向战略合作发展模式、从传统粗放型管理方式转向以精细化、科学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截至2010年,开滦集团的煤矿已从河北扩张到了山西、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实际可采储量由10亿吨左右提升到167亿吨。原煤产量突破6000万吨,营业收入完成932亿元,物流产业收入达493亿元。今年1至8月,集团原煤产量同比增加21.36%,营业收入同比增加44.28%,企业利润同比增加23.34%。
在煤业持续增收的同时,开滦集团实现了由“一业独大”到“一基多元”的跨越。通过“延伸煤”发展思路,该集团先后开辟了京唐港、曹妃甸、迁安、承德4个煤化工园区,以“煤焦化、煤气化、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为主的三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截至目前,开滦集团4个煤化工园区每年所创造的价值达到300多亿元,占到集团营业收入比重的30%。到“十二五”末开滦集团的煤化工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到450亿元。
400多公里铁路线路、5000万吨的年运输能力、50多万平方米的仓储面积和500万吨唐山港业主码头……开滦集团对物流资源的主动整合,线路、运力、仓储等多年积淀的资源成为现代物流业中最具竞争力的要素,“从煤基工业向煤基服务业转变”的思路让开滦集团物流产业收入3年提高了14倍,占到集团营业收入比重的53%,成为企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
2011年,开滦重点项目计划投资将达160亿元以上,力争到“十二五”末集团原煤产量达到1亿吨,营业收入达到2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