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沟造地增农田 再造陕北南泥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1 07:16 来源: 经济日报深秋的陕北大地,峦峁滴翠,林木葱茏。冒着绵绵秋雨,记者驱车来到延安市子长县,实地探访一项被当地群众称为“再造陕北南泥湾”的生态型治沟造地工程。
子长县是延安市推进生态治沟造地工程试点的三个县区之一。按照计划,4年后,延安市13个县区治沟造地规模将达到50万亩。其中新发展耕地370640亩,恢复耕地129360亩。在梁峁起伏、沟壑纵横的陕北,尤其是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的10多年后,这个事关群众长远生计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口粮田”问题,引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
造地工程顺民意
汽车穿行在子长县的沟道山塬之间,持续多日的降雨使得原本临近秋收而应该忙碌热闹的乡间行人稀少。在马家砭镇西沟村的一大片坝地旁,一位挽着裤脚、撑着雨伞在地里转悠的农民引起记者的好奇。
“雨天还下地啊?”
“下了四五天雨,不放心,我来看看‘新地’。”西沟村村民景福华隔老远提着嗓子应了一声。
景福华所说的“新地”正是记者眼前这一片夹在两座山塬之间平平展展的300多亩玉米地。对于祖辈靠山坡地生存的西沟村人来说,这肥沃平整的新地就像从天上“飞”来的金疙瘩,金贵而稀有。
“这都是近两年治沟造地的结果。咱们陕北这地方不像关中平坦,沟沟峁峁、梁梁岔岔,退耕还林以前,咱都在山坡上种地,路远地贫,遇到下雨或干旱连种子都收不回来。”老景的话道出了延安市启动治沟造地工程的原因和背景。始于10多年前的退耕还林生态工程让景福华家远在6里路以外的25亩山坡地,减少到现在的10亩,“虽然国家延续补贴钱粮政策,但咱想,不可能永远吃补贴吧,咱农民日子还得靠种地,种好地。”
2009年年底,子长县在延安率先启动的治沟造地小流域治理工程给景福华一家吃了“定心丸”。今年初,他们一家新分到坝地13亩,而县里的要求是:得新地,退坡地。老景说,“有好地,谁愿意上山种地啊!”他家的10亩坡地目前已经全部退耕。
陕北人有一句老话:宁种一亩沟(地),不种十亩坡(地)。意思是前者的效益是后者的十倍以上。老景指着自己的新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玉米种子不太好,亩产估计能达到700斤,不过加上部分地套种的克新一号洋芋或绿豆,粗算平均每亩新地收入至少可达3000元。“这样的收入是原来坡地的几十倍。随着新地地力的增长,往后的产量一定还要高些。”老景越说越自信。
对此,子长县水土保持局局长何生福介绍说,子长县有4万多条沟道,分割形成的峁梁沟谷地占到全县总面积的95%,“过去谁家有一块沟坝地,那一定是好光景。”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后,全县160万亩的坡地90%以上退耕,剩下的基本农田人均不足1.4亩。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009年以来,子长县结合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创造性地开展了治沟造地项目,累计造地8.5万亩,其中新增1.2万亩,改造7.3万亩,使项目区农民人均口粮田增加了1.1亩,达到人均2.5亩良田。
良田坝地如何造
新坝地的效益数倍于山坡地自不待言,但是在沟壑纵横的陕北,新坝地从何而来呢?
“打坝造地是咱们陕北民间的老传统。”景福华指着远处介绍说,“新地就造在两山之间的沟道里,你看这沟道有500多米宽。咱这里老辈人就懂得在沟掌口人工打一道土坝,然后等着老天下雨泥土滑坡,淤泥填满坝体就是一块新坝地。”
“但是近些年遇到了新问题,一是由于当年机械设备落后,原来的坝、渠等工程标准低,年久失修,淤地水毁和盐碱化严重,当年修建的淤地坝70%以上无法正常利用;二是退耕后山上植被恢复,泥土流失量锐减,要等老天下雨冲泥淤满坝体恐怕得十多年甚至几十年。”何生福说,子长县的做法是,选择较为开阔的沟道,利用现代工程机械,依山势,取坡土,通过打坝闸沟、填土造地、新修沟台、修复水毁淤地坝等措施新增或恢复造地,同时以植被护坡并高标准建设配套排洪渠,“整流域推进,连片区开发,当年施工、当年见效。”
一般情况,小支毛沟可闸沟造地5至10亩;新建或修复一座小型淤地坝可增加耕地10至15亩;而大中型淤地坝可达50亩,全流域连片甚至可达上千亩。在何生福看来,这种遵照当地自然趋势的治沟造地措施是新时期水利水土保持工作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机结合,是以小流域治理为核心的水保水利建设为农业服务的升级创新。
取土是否影响生态?“造地先治沟,治沟重在水”。景福华告诉记者,他之所以冒雨下地,主要是担心两个问题,一是排洪渠是否行洪顺利,有没有水漫新地的危险;二是生态护坡是否牢固,有没有滑坡堵渠的可能。而这些正是延安市生态型治沟造地工程施工的关键标准要求。
按照延安市治沟造地工程管理办法的要求,治沟造地必须坚持田、坝、路、林、渠、排水、产业和生态等“八配套”,而生态型护坡措施是重中之重。
记者在子长县瓦窑堡镇的薛家沟一处1700多亩的治沟造地现场看到,坝地两边的土峁缓坡上遍植紫穗槐、沙棘等旱作植物,而生态护坡的下沿正好与排洪渠的固坡水泥沙石衔接,根据目测,护坡宽3至6米不等。
关于造地对生态影响评估,多年从事水保工作的何生福的看法是,治沟造地本来就是一项流域生态治理措施,虽然要局部取土,但只要植被恢复措施同步,实际上是一种生态强化措施。“高标准植被护坡是这项工程的必备环节,否则工程不予验收。在每个造地现场,我们都派有技术员蹲点监督。”何生福说。
农民增收渠道多
“有了治理好的沟坝地,咱既能打粮又能育苗赚钱,再也不会上山复垦,山上的生态林保护就更没问题了。”对于生态型治沟造地工程,景福华举双手赞成。
记者在西沟村、薛家沟蹲点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农民群众之所以拥护这项惠民增收工程,关键原因是工程未给农民增加一分钱的负担。延安市水保局张永峰告诉记者,三个试点县区目前一亩新地的平均造价约5000元,今年计划规模是5.55万亩,总投资2.6亿元。这些投入由省、市、县财政资金和整合农业、土地、水利、林业、扶贫等条块资金捆绑形成专项。村民们说,“政府花钱为咱修地,参加工程劳务咱还可以在家门口有收入,真像是天上‘飞来’的好事。”
群众拥护的原因其实不仅仅是“得了好地”,更重要的是平整肥沃的沟坝地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农增收提供了难得的基础条件。
子长县瓦窑堡镇薛家沟村距离县城不足10公里,过去看着别的地方种大棚搞蔬菜苗木,村里人禁不住羡慕。“现在好了,有了这1700多亩坝地,咱们也能盘算着提高效益了。”薛家沟村二组的孙建林带着记者冒雨爬上坝体,俯瞰眼前这片开满荞麦花的沃土。
薛家沟村有150户450多人,过去人均耕地不足半亩,而治沟造地后新增耕地70%,达到1300多亩,人均耕地已经跃升到了3.5亩。“这样的坝地保水保墒,玉米、小米、荞麦啥都可以种,这两年荞麦等小杂粮行情看涨,荞麦每斤能卖到6元钱呢,今年的好光景就靠这坝地呢。”村会计孙成钢的盘算还远不止此,明年村里计划玉米与小杂粮套种,“这样就为开展大型养殖业保障了饲料。”
按照延安市的治沟造地产业规划,在新建连片千亩以上的坝地,将逐步推进以现代农业为目标的集约化经营模式。这样的模式在延川县开始启动,第一批现代农业招商考察组已经奔赴外地。据延川县测算,4年后,全县治沟造地面积将达到6.84万亩,其中新增4万亩以上,农民将人均新增高产沟坝地0.5亩,仅仅种粮食一项就可新增产量3000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