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民间借贷一线见闻(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一线金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2 00:5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朱胜利 实习生 王玥

  民间借贷一线见闻(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一线金融)

  民间资本的引和流,一直是小中见大的议题,“引”是金融制度建设的核心,“流”则是市场体系运行的中枢。当下,民间借贷秩序的不规范症候群已显现,政府整治梳理的决心昭昭,但能否将高利贷软着落,各方仍有分歧。

  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走入泰州海陵区,赴民间借贷一线,以“苏陈资金互助合作社”(下称“互助社”)为采访标本,通过其运营现状和生存困境,展现民间金融之一隅。

  资金供不应求

  9月29日上午,在泰州海陵区“互助社”门口,记者遇到了正准备前来借款的华忠和他的一位朋友。他熟门熟路地走进办公室,从包里拿出填好的借款合同,他的朋友当场在上面签了名,该工作人员就去帮他办理借款了。

  这时,华老板告诉记者,“这是他第四次来借款,此次借20万元,要买一批生铁,晚了怕价格变化。”原来华忠是做冶金机械生意的,虽然工厂规模不大,工人只有34家,但产品都销往全国大中型钢厂,销量不错。

  “那你需要的资金量肯定不止这么一点吧?”听闻记者的反问,华忠笑着说,“自己每个月流动资金需要200万元以上,在互助社借贷量有限,但方便又快捷,应急非常好,利息高一点也能接受。”

  “互助社现有社员500多人,资金仅在社员间借贷,最低门槛500元,借钱不设上限。”互助社社长柳春华向记者介绍,“互助社不跨区经营,我们的借款80%都是10万元以下、6个月以内的小额短期借款,社员又都是左右邻居,知根知底,风险很小。”

  言谈间,刚才那位工作人员已经帮他办好了借款。华忠拿着支票刚准备起身出门,镇上的养殖大户孙稳山就进来了,“我来借点钱买饲料,马上饲料价格就要上涨了,得未雨绸缪。”据记者了解,孙稳山是镇上养猪和产蛋鸡的大户,生猪存栏量有2500多头,鲜蛋每天能产1吨多。

  说起互助社,孙稳山颇为感慨,“2007年做养殖到现在,离不开互助社,买饲料什么的一时周转不过来都是靠它。”和华忠一样,孙稳山也差不多一刻钟就办好了10万元的借款。

  政策跟不上

  对于记者关于“社员为什么愿意存钱到互助社”的质疑,柳春华得意地说,“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互助社的约定,每月社员都有2.25%的分红,这样算下来把钱存在我们这里不是很划算吗?而与民间集资不同,我们又是农工办主管的机构,要正规得多。”

  与柳春华闲谈时,做废钢生意的杨总一边嚷嚷着“我要借10万,怎么就没有了呢!”一边走了进来,见到柳春华就问为什么今天借不到钱。柳春华无奈地表示,“根据区政府的规定,互助社吸纳存款的上限是5000万元,今年3月份就已经达到了,那我们存款都受限制了,借款当然就紧张”。

  柳春华坦言,“虽然国家早有扶持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政策,但是从上到下始终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法律来规范我们的经营,但盲目扩张也是不行的,会造成恶性竞争的恶果。”

  他举了一个例子,“拿我们泰州来说,高港区的互助社存款就可以达到1亿,为什么经济同样活跃的海陵就只有人家的一半,这让我们在支农、助农上面缚住了手脚,我们希望有规范性的文件能够给予我们工作指导。”

  在送记者出门的时候,柳春华拉着记者的手说,“还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就是所有的互助社都是不联网的,那么社员在其他地方借了钱,我们就没办法像银行一样掌握,这种信息不对称万一我们不能全面了解他的资信状况,他在我们这儿还不上钱,虽然买了资金意外保险,我们风险还是很大,但真的希望有人可以来帮助我们!”柳春华露出一丝焦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