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民币首破6.35再创新高 汇改以来升值已超30% 专家称美涉华汇率议案非走高原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2 01:32 来源: 北京晨报

  晨报讯(实习记者 姜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次突破6.35大关。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昨日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483,再创汇改以来新高。汇改五年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超过30%。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人民币汇率走高并非坏事,中国应加快人民币汇率均衡回归的步伐。

  数据显示,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前一个交易日大幅跳升100个基点,一个月内已累计升值达到500个基点。而自去年重启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更是累积升值超过7.5%。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民币实际汇率已大幅度升值,并趋近均衡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即将就《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进行投票表决,该法案被外界普遍认为旨在迫使人民币对美元加速升值。在此背景下,央行相关负责人也在10月4日表示,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的主因不在汇率,央行将继续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的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

  “该法案并非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高的重要原因。”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表示,从去年6月底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7.5%,企业其实早有预期,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并不算大。走高的主要原因是近日美元指数大跌,而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则属于自身调节。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的自身调节机制表现良好。在多轮全球性经济和金融危机中,受到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显。来自美国的“需求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仅为欧洲的五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均衡回归”将对中国经济有不少好处。不可否认的是,人民币的回归势必造成不利于出口的局面,但要改变中国长期的低附加值和高污染的生产、将拉动外需改为拉动内需,都需要货币升值来调节。

  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需要升值,不仅可以更多购买欧美“优质资产”,而非“白条儿”,而且还是治理中国式通胀的最好办法。“应该加快回归速度,让外向型企业转型为内向型,以调节国内的贸易失衡。”赵庆明表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