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汇金救市没奏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2 04:21 来源: 信息时报

  

汇金救市没奏效

  □本版撰文信息时报记者 徐岚

  “救市”呼声尚未落地,汇金高调增持四大行这一强心剂的药效仅是昙花一现。昨日A股在大幅高开之后选择走低,沪深指数共赴新低,成为亚太股市万红丛中一点绿,这是什么道理?

  分析人士表示,与2008年相比,现在无论是经济大环境还是股市内部结构都已不可同日而语。而汇金此时不到2亿的增持,相较其去年从三大行拿到的805.3亿分红,实在是微不足道。在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前,投资者需要的不是广告,而是实实在在的疗效。仅仅汇金出手尚不足以达到救市的效果,必须具有实质性重磅政策性利好同步推出,股市才有回暖的希望。

  汇金救市倒逼资金撤离

  “如同渐行渐远的爱情,我再也不相信A股了。”希望越大失望就会越大,汇金救市未能力挽狂澜,小股民之歌再度悲伤地响起。

  汇金公司高调增持四大行股票这一强心剂的药效仅是昙花一现。在大幅高开后,市场随即开始大幅回落,尤其是深成指,不仅开盘时超过2%的涨幅被吞噬殆尽,还一度下跌超过2%,盘中更是一度失守万点大关跌至9953.13点。下午两点半后,随着中国石油的跳水,沪深两市出现了恐慌性抛售,两市价跌量增。要不是尾盘中国石油出现了强劲回升,沪综指恐怕难以终结此前连续四日的跌途,而深成指可能也还在万点之下摇头叹息。

  市场交投状况有所改善,两市共成交约1124亿元,较周一的715亿元大幅增加。然而市场做空能量仍绵绵不绝,汇金效应反而倒逼资金撤离。名策数据显示,昨日两市资金合计流出97.72亿元,行业板块除保险业外全部呈现净流出,即使是银行板块也净流出达0.24亿元。市场分析认为,市场高开低走符合近期的大趋势,在市场恐慌情绪下投资者或机构大都抱着逢高减仓的态度,早盘在汇金增持的消息刺激之下的反弹,很快就被减仓给抵消殆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亚太股市一片灿烂。港股高开后小幅回落,恒指收涨2.43%重上18000点,国企指数更是大涨4.37%;其它主要市场方面,日经225指数大涨1.95%,韩国综合指数也收涨1.62%。

  救市需要更多“王牌”

  分析人士认为,此前汇金两次增持银行股后,政府都相继出台了更多政策支持,如2008年9月19日,汇金入市即是与印花税单边征收的政策利好联袂推出的,其后更有四万亿的重磅投资政策出台,由此导致股市出现逆转。所以本次仅汇金出手尚不足以达到救市的效果,必须具有实质性重磅政策性利好同步推出。

  目前市场呼声最高的即是缓发新股。美国股市历经200多年,上市公司也仅3600多家,而A股20年如今挂牌的上市公司却高达2500多家,A股仅用了短短20年时间就接近走完美股200多年的路。而A股市场能有今天的规模与“成就”,不但与上市公司大肆圈钱密切相关,也与监管部门对于股市的错误定位相关。有分析人士测算,1只新股上市形成一定市值,市场上存量上市公司就要减少相应市值。大盘蓝筹股估值水平越来越低,原来市盈率20倍属正常水平,而后10倍现在更只剩7、8倍,估值水平似乎堕入了无底洞。几乎所有的业内名家都在呼吁,虽然外围经济形势我们难以改变,但A股供求关系失衡完全可以控制。

  其次是加大社保基金进场。虽然与目前A股20多万亿元的流通市值相比,社保基金100亿元的投资总量也是杯水车薪,但社保资金此时获准入市,带来的信心提振不言而喻。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已突破了9000亿大关,按规定用于投资基金和股票的比例不得超过40%,约有3600亿元。在投资速度上,社保基金委托资产投资组合的初始投资期只有3个月,投资组合中股票市值不得低于委托资产总值的80%。也就是说,一旦社保资金获准入市,资金的解渴速度将比401k等“远水”要快得多。

  此外,下调印花税与红利税也是可行性较高的救市措施。从历史上看,印花税的每一次变动在短期内都会对市场起到较大正面或负面刺激作用。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在外围未稳、宏观政策放松预期未兑现、市场信心不足的情况下,进一步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是可取的。这对于吸引新资金入市、促进市场交易活跃将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同时有专家预计,如取消股票红利税,一年可为投资者增加约200亿元的投资收益,或可给股市带来急需的增量资金。

  机构分析

  汇金此次出手为何难挽颓势?

  新股抽血不断

  回顾汇金的前两次增持,在2008年9月18日至2009年10月9日期间,A股仅有32家公司上市,募资额仅946.33亿元;然而今年来A股进行融资、再融资合计募资已达6079.14亿元。从管理层透露的意思来看,未来10年A股很可能将保持这个IPO速度,尤其是在接下来几个月,中国水电、中交股份和陕煤股份三单超级大盘股的募资金额就近500亿元,另外,新华保险、中国邮政IPO也将有望成行。此外,银行第四季度再融资压力也异常浩大,仅工行和浦发银行近日就公布了900亿元的次级债补充资本充足率。南方基金研究总监史博表示,新股融资对市场的负面因素是其关注的一大方向,这也是影响基金经理投资信心的主要原因。

  经济大环境不同

  与2008年相比,当前无论是经济大环境还是股市内部结构都已不可同日而语。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投资者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欧洲、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对中国经济成长的负面影响。瑞银证券预计,扣除季节因素后的GDP环比增速最低点或许就出现在今年四季度。映射到上市公司层面,在收入减速和毛利挤压并存的大背景下,今年全年非金融上市公司利润增速可能只有个位数,四季度单季度净利润增速可能为零,甚至出现负增长。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依然困扰市场,这是当前市场最大的风险所在。

  货币政策不同

  2008年出台了4万亿救市举措,而目前执行的则是高强度的货币紧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中国无度紧缩的危害,就连IMF一些经济学家都在呼吁中国货币政策应当回归中性。现在市场担心的“地雷”主要有两个,一是温州中小企业逃债现象频发,有分析人士甚至将其视为中国金融危机的“突破口”;二是地产去库存风险成为不定时炸弹,瑞银称如果地产去库存不顺利,不仅将造成地产投资增速快速下滑,而且还会增加金融系统的风险。

  对冲基金做空A股

  包括A股和港股在内的中国股市,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对冲基金的“青睐”。彭博社数据显示,9月全球投资者从经纪公司借入用于做空的股份增长到了投资总额的11.6%,为2006年以来的最大增幅。而针对中国的大戏准备工作已经历时3年,从索罗斯等金融大鳄落户香港,到逼迫人民币升值紧缩货币,再到中国概念股爆发信任危机,以及三大评级公司频频示警中国风险等等,一颗一颗地雷已经埋好。彭博社数据显示,国际市场做空中国股市的份额已经创出了四年来的最高水平。包括万联证券、广州证券在内的多位分析师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虽然不愿意相信阴谋论,但是从A股和港股最近的情况看,的确存在一股做空中国的力量,最典型的“阴谋”行为就是9月26日中国平安的跌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