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专家众议:涉华汇率议案若通过 美国将引火烧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2 11:2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面对如火如荼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华盛顿的不少政客们并没有反思自身犯下的政策错误,而是再次选择了一种毫无新意的逃避策略迁怒中国。在上周通过了一项程序性投票之后,周二,美国参议院以63票对35票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的目的在于迫使美国政府对所谓“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法案随后将交由众议院投票,而众议院领袖此前已经表示不支持该法案。这项以人民币汇率为主要目标的法案如果最终在国会两院通过并经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中国输美出口产品可能面临大范围的关税制裁。

  这项“添乱又添堵”的议案,既严重干扰中美经贸关系,也给正在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增加障碍。多位经济领域专家和官员都对此法案内容的合理性以及最终通过可能性提出质疑。也许正如他们所说,美国若一意孤行,终将自食其果。

  <<美逼迫人民币升值必砸到自己的脚

  刘煜辉:人民币急速升值将推高美国物价

  

  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表示,中国优质廉价的出口产品为发达国家的低通胀做出了贡献,如果人民币在外界压力干预下急速升值,将打破已有的国际贸易平衡,随着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将可能进一步推高进口国的基本生活成本和通胀水平,这对于发达国家民众的福利水平也是一种损失。

  钮文新:即便人民币升值 美恢复制造业提振就业仍是空谈

  

  CCTV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钮文新对此表示,美国人的一切言论都指向制造业的就业问题,好像不逼死中国的制造业,美国制造业就无以复活。但美国在金融和能源集团(东部利益集团)控制下并非就甘愿恢复制造业,重新生产鞋袜、家电等一般性消费品。如果是,那么世界经济格局和全球化产业分工将发生巨变。所以,美国无非在借此嫁祸国内矛盾,利用人民希望立即摆脱痛苦的心愿而推动的一场“剿灭中国”的大戏。

  石建勋:人民币升值影响美国经济复苏和人民福利

  

  同济大学财经与证券市场研究所所长、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指出,将美国的高失业率归咎于人民币汇率十分荒唐。自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30%左右,而美国同期的失业率则从7%升到了9%以上,由此可见,人民币即使大幅升值,也不可能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

  他认为,强迫人民币升值不仅错误,而且损人不利己。人民币升值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将转移到其他国家,美国则必须从成本更高的制造国进口商品,直接带动美国物价上涨,从而增加美国消费者的负担,影响美国经济复苏和人民福利提高。

  <<贸易制裁是给美国自己添堵

  孙立坚:货币战争将使美国引火烧身 对在华美资企业很不利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表示,善打中低阶层利益牌的美参议员通过了对华汇率制裁草案!虽然众议院和奥巴马清楚掀开这样的货币战争对大量在华美资企业也很不利,这种引火烧身的做法最后通过的可能性并不大。但美民权政治和大众社会正在走向仇富、仇外的态势,不仅会给中美带来两败俱伤的后果,而且让市场修复和国际合作的空间变小了!

  卡尔?温伯格:法案违反世贸原则关税制裁将两败俱伤

  

  美国高频经济信息社首席经济学家卡尔?温伯格认为,如果美国执意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制裁中国,将会引发贸易战,从而损害两国经济发展。如果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产品实行关税制裁,就违反了美国自己参与制定的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

  “对于美国政客来说,没有什么方法比指责并制裁中国更简单的了,反正中国人又不在美国大选中投票。”他认为,这一法案是“老调重弹”,是在为美国经济低迷、失业率高企的窘境寻找“替罪羊”。

  孙兆东:法案不具操作性助推国内通胀无法获支持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经济师孙兆东今日指出,这项法案不具操作性:第一,法案“不符合国际条约和义务”,无法得到世界贸易组织支持。第二,如按法案征收中国商品惩罚性关税无疑将提高美国中国制造商品价格助推美国通胀,无法得到美消费者支持。这一法案如对中国实施,中对美轻工和小商品定单将减少,中国贸易将互减,因此无法得到中国进出口支持。

  谭雅玲:贸易制裁也将伤害美国 人民币升值风险无益就业

  现任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无论人民币议案在参众两院投票中能走到哪一步,都是一场“政治秀”。这一法案仍然会跟从前几次投票一样,在掀起一场因人关注的口水战后,就沉入泥潭。此法案的不合理性在于中国并非发达国家,人民币亦非自由化货币,不能用上述标准衡量。人民币大幅升值蕴含巨大风险且无法解决美国内部失调引发的就业问题;对华贸易制裁也将伤害美国。

   赵庆明:针对关税制裁中国并非无牌可出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今日在微博(http://weibo.com)中表示,尽管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法案在参院得以通过,但是还要经过众院的表决和总统的签署,能够成为法律的可能性很小。即使顺利通过,美国率先发起了贸易战,中国政府手里也并非没有牌可出。中国完全可以对自美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实施制裁,此外,在持有美国国债上也可以灵活操作,予以还击。

  洪博培:美国经济面临衰退贸易制裁害处大

  

  下届美国总统候选人、前驻华大使洪博培10日表示,他反对以所谓操纵汇率为由向中国征收惩罚性关税。这是一种有害的做法,可能引发贸易战。他说:“在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关系上,我们最不愿看到的就是爆发贸易战,特别是在美国面临经济衰退的时刻。”

  <<成为正式法案胜算不大

  

  梅新育:法案必遭白宫否决 贸易战爆发美国无法全身而退

  

  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认为,该法案成为美国正式法案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众议院未必能通过,白宫肯定会否决。之所以如此,不仅是因为中美两国经济和贸易规模占据了全世界前两名,而且因为中美经贸关系太紧密,美方不能指望这场货币战一旦爆发,自己能够全身而退。

  他还指出,美参议院投票通过旨在逼迫人民币升值汇率法案,我们对此大可漠然视之。即使从美国的立场看,这个议案也有些生不逢时,因为国际外汇市场上(典型是人民币NDF)一定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看跌的,原因是外部市场参与者对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不确定性估计较为严重。

  向松祚:法案难过两道程序 需警惕国会压力所致美贸易态度转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向松祚今日在微博中表示,美国参议院通过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法案,乃意料之中。要成为最终法律,还需要众议院通过和总统签署两道程序。众议院和总统奥巴马对此法案持批评态度。因此,预计该法案最终成为法律的可能性不大。然而,尽管最终成为法律的可能性不大,参议院通过该法案仍然会给中国造成巨大麻烦。首先,美国白宫、财政部、商务部等具体办事的行政机构,在处理对华贸易问题时,不得不考虑来自国会的压力,态度转强硬是必然的。国会压力往往成为美国要求中国妥协让步的借口。

  潘正彦:参议院至众议院表决间隔存在变数

  

  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彦称,“法案成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在参议院通过的第二天,众议院马上进行表决,那么该法案尚有在众议院通过的可能性。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从参议院到众议院表决的这一不短的时间内,存在很大变数。即使参众两院均通过该法案,最终还需由奥巴马签署方能生效。只有在参众两院表决中超过2/3的议员同意,才不需要总统签署就能生效,但是这种可能性极小。”

  刘东亮:美国调控政策已用到极致 加大议案通过可能性

  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今日在微博中表示,由于世界经济已经失去了前两年的复苏势头,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急速抬头,美国国内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空间已经用到极致,为了刺激经济及转嫁压力,人民币汇率法案最终获得美国国会及白宫通过的可能性,较过去两年已经明显上升了,对这一可能性应予以警惕。

  <<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分析

  丁志杰:议案即使通过人民币汇率已无太大升值空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指出,鉴于目前美国国内危机和大选临近,该议案有可能最终通过。但中国也不会因国际压力盲目升值,目前汇率已无太大升值空间。而即便美对中国真正进行贸易制裁也需历经各种程序。

  “均衡汇率是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的,只能是大致估算而难以精确计算,人民币汇率趋近均衡水平基于两个判断:一是近半年来对美元的一年期远期升水回到1000点以内,最近一段时间回到500点以内;二是国庆长假前香港NDF市场与国内市场汇率倒挂。我的判断是汇率回到6以内,就可见真正的双向波动。”

  孙兆东:人民币将稳步升值各国应提前储备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经济师孙兆东,在微博中对美国称人民币被低估的说法提出质疑,“汇率被低估了多少?美国目前也拿不出一个量化指标。人民币升值不会一步到位,从正面的意义来讲,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的此举,也会促动中国稳步升值人民币,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奉劝那些还没有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储备的国家,赶紧把人民币列为外汇储备,先到先得,保值增值。”

  潘正彦:人民币加速升值态势将持续一段时间

  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彦认为,近期美国频频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施压,其软硬兼施的手段远比其表面上的强度更大,中国承受的压力的确很大。其实,近期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他判断,至少在未来一个月内,美国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不会减小,因此人民币加速升值的态势也仍将维持一段时间。

  陈序:世界经济需要人民币疲软

  财经评论人陈序在博文称,美国政府在找不到遏制失业率上升、经济二次衰退的有效办法时,只能把早被华盛顿政客妖魔化的宿敌——人民币,作为替罪羊。文章指出,华盛顿坐视美元一直在承受市场沉重抛压,几乎没有指责其他国家货币的资格。

  “作为避免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的一个关键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货币,人民币过快升值一定会令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很可能使全球经济形势变得更糟糕。因此,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最不需要的就是人民币走强。”

  <<操纵汇率者的贼喊捉贼

  

  左小蕾:人民币低估观点难成立 更不存在统一的最佳汇率机制

  首席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日前撰文,援引美国经济研究中国协会理事会成员何伟文的研究称,以双边贸易平均增长水平比较,从1997年到2009年,美国对华出口平均增长了443.4%,大大高于美国对全球除中国以外的53.7%的平均出口增长水平,这个事实很难让人民币低估的观点成立。

  “美国国会拿汇率操纵说事也没有理论根据。全球并不存在统一的最佳汇率机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明确规定,各国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汇率形成机制,不能说选择固定汇率就是汇率操纵。如果说人民币要以投机性的货币交易为主的‘市场’作为汇率形成机制的基础才不被认定为‘汇率操纵’,那实际上是对以贸易支付供求为主的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基本理论的破坏。”

  同时指出,去年以来许多新兴市场国家都选择资本管制和汇率干预的政策应对资本的大规模流入和输入性通胀,就其背后的原因,美联储操纵货币发行、实施肆意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根本原因,也就是美联储操纵了全球汇率。

  朱大鸣:美国才是最大的汇率操作者 拿人民币说事是贼喊捉贼

  财经评论人朱大鸣在博文中指出,美国才是最大的汇率操作者,货币战争的主导者。美国操纵汇率关键在于美元能按自有意愿升值、贬值,或者悬停。美国可通过美元和评级机构,让资本随时逃离别国返回本国,也可以印钞到处推动别国物价和楼价暴涨。但却要求人民币不断升值,总拿别国操纵汇率说事,正应了那句贼喊捉贼的名言。

  文章指出,中国问题一直是美国两党互相攻伐的幌子和炒作话题,现在连美国民众都不再相信中国抢走了他们的饭碗,占领华尔街的抗议示威已经指明危机制造者了。而且全世界都已经明白,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都是账面上的,而美国所得到的实惠比中国更多。一旦中国将账面价值现实化,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

   呼吁:

  

  宗良:中美合作比对抗有利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战略管理部副总经理宗良今日在微博中表示,说参院通过是意料中的事,但确实如众议院议长所说,此举超出其职能范围,不过无论在政治、经济领域此类事美国常干,国内有危机或大选前更是如此。中美对当今全球经济金融影响很大,相互依赖很强,合作比对抗更为有利。但指望如此很难,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肯定会让一些美国人不舒服,而成为借口。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中国经济网金融智库栏目】(地址:http://finance.ce.cn/jrzk/index.shtml)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