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市“低价股”批量出现46股“重新穿起1664点旧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3 13:05 来源: 新闻晚报晚报记者 沈梦捷
虽然指数上演绝地反攻,但截至昨天收盘,两市跌破2319点的个股却占到股票总数的六成。据巨灵财经统计,截至昨天收盘,两市仍有1500多只股票股价低于2319点,甚至有不少股票价位已经远低于1664点和998点时的价格。与此同时,两市“破净”股达到十余只,低价股也扎堆出现。这些情况都与1664点、998点见底时相去无几。
46股跌破1664点
根据记者初步统计,截止昨天收盘,有46只股票收盘跌破1664点时点位,并且其中不少股票跌幅深重。
按照申万一级行业,这46家主要分布于于交通运输(11家)、公共事业(7家)、化工(7家)、黑色金属(5家)、金融服务(4家)、房地产(4家)等板块。另有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各2家,和1家医药生物企业。
按照个股来看,三只化工股跌幅较深,分别为云天化、云南盐化和盐湖股份,该三股复权后股价区间跌幅分别达到66.9%、54.4%和46.4%。除此之外,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两家建筑材料公司跌幅超过40%,另有5家交通运输股跌幅在2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不少股票随时可能加入“穿回1664点”的队伍。
本周二大盘高开低走,根据收盘价计算,当天共有59只股票收价低于1664点水平。经过昨天大涨,其中13只股票勉强脱离“穿越”队伍。
如果再把时间推回到2005年6月6日创下的998点,那么,依然有9只“坚守”在“穿越”队伍上。分别为上港集团、*ST思达、*ST嘉瑞、深赤湾A、*ST炎黄、S*ST亨利、华菱钢铁和深南电A。
上述股票多为大盘股,股价上涨的难度远高于小盘股。目前来看,长期位于底部加上跌幅较深,目前这些股票的投资机会依然有限。
12股跌破净资产
净资产是上市公司股价的重要支撑,不过,随着市场的连续下挫,个股破净越来越频繁。截止昨天收盘,除ST股外,A股破净公司仍有12家。
12家“破净”公司主要集中在三大板块。黑色金属占到7家,交通运输3家,而轻工制造1家。其中,钢铁股是“破净”主力,新钢股份、鞍钢股份、韶钢松山、武钢股份、安阳钢铁、马钢股份均在榜单之上。
除此之外,另有33只股票处在“破净”边缘。除了黑色金属、交通运输外,这些股票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家用电器、金融服务和公共事业上。与此同时,两市“低价股”也批量出现。
截至昨天收盘,TCL和京东方A收盘均报2.22元,成了A股2300只股票中股价最低的个股。此外,除停牌股外,昨日两市低于3元的个股有16家,4元以下股票有56只,其中多数也是大盘蓝筹股。而“高价股”则越发稀缺,目前两市“百元股”仅剩下贵州茅台、洋河股份和张裕A三只酒类股,百元以下60元以上则仅有14只股票。
从历史情况推断,“破净”股和低价股的密集出现往往意味着市场的底部已经不远,目前破净阵营和低价股中不乏投资机会。
整体估值处历史最低
从整体来看,A股的估值的确已经逼近了历史低点。
据万德给出的数据来看,截止本周一,整体A股市盈率为14.56倍,而998点事为 15.82倍,1664点则为19.3倍。由此看来,目前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降到历史最低位置。
分别来看,沪市平均市盈率为14.43倍,略高于998点时13.3的水平,但低于1664点的17.23倍;而深市估值则有了更明显的降低,周一时平均市盈率为13.45倍,均低于998点和1664点水平。
目前沪深300大约处在13.81倍,这些数值均与这些数值与2005年的998点、2008年的1664点,以及2010年的2319点时的估值大致相近。
相对而言,除去权重股外,一些中小企业整体市盈率仍没有见底。目前中小板为35倍,创业板为42倍。
虽然中小市值股票估值高于大盘股是“合理落差”,但由于不少中小市值经过长期的的上涨股价已经透支了未来成长空间,因此投资者需要对此类标的抱有一定谨慎态度。
真底假底仍待检验
数十只股票挺进“1664点”区域、十多只股票跌破净资产、再加上一大堆的低价股和超低的市场估值,这些因素到底能否看做大盘见底的信号?
从估值来看,虽然市场处于底部区域已达成共识,不过A股仍受经济底、政策底和通胀顶这“两底一顶”的影响。眼下,经济底若隐若现,通胀见顶的可能性较大,但政策底还没出现,因此目前仅以历史估值判断市场仍有些牵强。
此外,以“破净”、“低价股”来作为见底的信号也不那么牢靠。统计显示,2008年 10月 28日上证指数跌至1664点时,沪深两市共有175只个股“破净”。而从行业看,当时破净的股票行业分布更为广泛,既涉及房地产、汽车、水泥等周期行业,也有来自于医药、酒类等非周期行业的股票。因此目前市场“破净”程度与2008年的低点时还有一定差距。
昨天,沪指跌破2319点后快速拉升收涨逾3%,大有“破而后立”的感觉,这令市场对于后市的分歧加大。
乐观者认为大盘弱势反弹有望延续,不过还需有9月CPI数据的“关照”。新时代证券策略分析师刘光桓表示大盘后市还有补量过程。
而谨慎者依然较多,华西证券首席策略师常青认为A股仍需探明底部,后市还将震荡下行。申银万国的市场研究副总监钱启敏认为大盘将冲高回落,他建议投资者以观望为主,逢高逐步降低手中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