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化之下的产业发展机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4 17:42 来源: 《中国商人》杂志中国进入老龄化时代已经是铁打的事实,这个具有战略转折意义的变化将彻底改变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社会构成等基础性结构,风险与机会由之产生。
17日召开的国务院会议,预计“十二五”期间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目前的13.3%增加到16%。同时,全国31个省份各自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数据全部公布完毕。按国际惯例,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比例达到7%,就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中国也采用这个标准。据统计,全国26个省份(84%)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比例超过7%,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从各省份“六普”数据中可发现,在65岁及以上人数占比一项中,达到10%的省份有6个,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时增加了5个。越过7%“红线”的省份已经达到了26个,比10年前过“红线”的省份多了13个。而低于7%“红线”的仅有5个省份。从人口数上看,“六普”数据显示,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有27个省份超过了百万,比“五普”时增加了2个,人口大省山东、四川、江苏、河南位列前四,山东更是接近千万,达到942.98万人。“六普”数据中,全国65岁及以上总人口为1.19亿人,占8.87%。而从全国总量上看,中国也已经远远高于7%的“红线”。同“五普”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从上述数据看,中国的老龄化在区域分布上也开始变得普遍。安邦高级研究员贺军在简报中已经指出,中国很快会进入“深度老龄化”的轨道,这对中国社会是很大的压力,因为“未富先老”的问题即将出现!来自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今年7月披露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大约1.3万亿元人民币。不仅如此,由于政策的约束以及投资渠道的匮乏,这笔巨额资金九成以上存在各大银行,而在银行存款中,有近80%-90%的养老金都是短期存款,利率较低。随着CPI的不断高涨和通货膨胀,低收益和负利率正在不断蚕食着人们的“养命钱”。
这些问题和风险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问题确实很严峻,但也不可过分悲观,不能只看到问题和压力,对其中蕴含的机会却有意无意地予以忽视。在贺军看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同时也给相关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会,或者说,中国的很多产业需要向老龄化转型。
这些产业有哪些呢?一是健康产业。老龄化进程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会给健康产业带来极大的机会。这条产业链很长,包括无污染的农产品种植、物流和配送,养生、饮食、保健等相关的服务,以及围绕养生和中医基础上的治疗等行业。现在,国内外都有案例显示,西医治不好的一些慢性病,包括癌症,通过食物治疗和养生调理获得了较好的进展。在利益的导向下,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这些领域,推动产业发展。要强调的是,健康产业的对象可不仅仅是老年人,但它会因为老龄化压力而有很大发展。
第二是养老服务需求将会大量增加。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与老龄化是有很大关系的,目前在北京找个保姆就很不容易,今后会更难。全国每所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拥有平均不到一名医生,一些就职于此类机构的医生三成左右为中专或中专以下学历,有的甚至没有经过专业性的学习和培训。这意味着,专业的、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有很大的需求,而其中的人员供给、培训、服务提供等,将需要有很多人来做。所谓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都是需要发展养老服务才能提供的。与此相关的老年社区照料服务、护理康复服务等都是将来市场的急需。在这方面,日本的模式是可以借鉴的。
第三是老年用品、用具等产品的开发。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山东,据统计,老年人用品专营企业只有1家;而生产老年人用品的企业在老年人产品研发创新、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等方面仍然内力不足。在日本,很多领域都有专门为老人进行特别设计的产品,如家电、相机等都有方便老人的装置,新建住宅中洗手间、厨房,包括台阶、门槛等细微之处都为老年人着想等。目前,这种倾向扩大到几乎所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领域。更有预计称,2020年后,所有的市场都可以细分出老年商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