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人跟上百老汇,从“描红”开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6 04:21 来源: 信息时报

  

中国人跟上百老汇,从“描红”开始
《妈妈咪呀!》中文版的演员除了沈小岑之外,其他都不算太知名。制作人田元表示,这是因为音乐剧是靠剧碰人,不是靠明星来维持的。
中国人跟上百老汇,从“描红”开始

  (上接B03版)

  【汉化第二关】

  演员海选

  沈小岑回国面试,应征者多败在舞蹈

  按照协议,《妈妈咪呀!》的演员必须通过全球海选,寻找最适合的扮演者。这是“百老汇式”的标准选秀,为了避免暗箱操作、名人效应等问题,百老汇金牌制作人朱迪·克雷默钦点海外团队来华组织面试。“与一般选秀节目不同,《妈妈咪呀!》演员招募不会评分,也没有大众评委,”制作方表示,演员要进入剧组必须通过三轮:第一轮考察音乐、舞蹈表演等基本素质,第二轮加入戏剧表演场景,第三轮则是根据角色在演员之间进行PK,合适某个角色的演员留下。

  然而,“海选”遇到的首个问题便是音乐剧人才的断档。了解《妈妈咪呀!》剧情的人都知道,这部音乐剧有1/2的戏在讲妈妈和三个曾与她相爱的男人之间的故事,角色限制了应征者至少应该是“70后”,但这个年龄段的音乐剧人才却出现断档。在长达半年的招募中,制作方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多次甄选,18~24岁年轻漂亮的报名者占了近一半,而30~40岁这个年龄段的报名者只有不到两成。“我们历时半年,在全国进行了三轮演员招募,最后一刻才找到女主角苏菲;直到开始进行排练,才找到最后一位老爸的人选。”

  曾以《请到天涯海角来》走红歌坛的歌手沈小岑,在国外生活了多年,忽然收到制作方邀请她回国面试的消息。对ABBA乐队和音乐剧满怀热情的她说:“我一想就热血沸腾,觉得唐娜这个角色一定是我的了!从英国到中国,一下飞机我就直奔考场,一进考场,我能感觉到这些制作人员他们看我的眼睛都在发光。后来我才明白,他们发光是因为终于找到谭雅一角,而不是唐娜。”对于导演的决定,沈小岑欣然接受,要知道,有着火辣身材,魅力无穷连毛头小伙子也为之垂涎的谭雅,可不是一般人能胜任得了的,若不是难找,剧组也不会为她等待了那么久。

  与之相比,苏菲的扮演者张芳瑜的经历则像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她说:“从来没有想过会变成苏菲,她应该是一个很有魅力、讨人喜欢的女孩,我并不觉得自己很漂亮,我能成为一个群舞演员就很高兴了。”当这个台湾女孩从2000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时,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但导演组则一致认为,张芳瑜虽然貌不惊人,但她那自然纯朴的笑容很打动人。最终,这个相貌平平的苏菲也凭借自身的喜剧天分和亲切动人的演绎征服了观众。

  不过,对于苏菲未婚夫Sky的扮演者于晓璘,观众则不太认可。剧中有几场需要Sky裸露上半身的戏,而这位个头不高的男演员在身段上令人不敢恭维。对此,该剧出品方宣传总监李特解释:“英方制作团队选择演员的标准是,首先要能唱,音域达不到不要;其次,会舞蹈且体力得过关;再者就是传达出的气质是不是贴合。”招募期间,很多应征者都顺利通过声乐考试,但在舞蹈部分败走麦城。“演员提前半年就开始进行体能、舞蹈的练习,有2/3的男演员候选者就是因为跟不上舞蹈总监Leah的要求而被涮了下去。”

  制作人田元感叹:“音乐剧对演员要求很高,既要能唱,能跳,还得会演戏。关键还要体力好,这样才能担当起连演200场的重任。中国音乐剧教育起步较晚,音乐剧人才市场尚不成熟。”虽然目前国内的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都开设了音乐剧专业,每年毕业的学生也不少,但音乐学院科班毕业的普遍演唱功底好,表演功底欠缺;戏剧学院毕业的音乐剧人才往往音乐和舞蹈功底不足。再加上国内音乐剧才刚刚起步,凭一部剧就能长期养活一班演员的剧目几乎没有,促使人才纷纷外流和转行。

  至于为何不像话剧一样找明星班底客串,田元透露,事实上,一位在中国戏剧界有名的女演员曾主动要求参演苏菲,但被导演保罗拒绝了,认为这个角色并不适合她。而早在制作之初,中文版也曾有过请孙红雷等人推出明星版的想法,但经过考虑,制作方认为,“音乐剧的特点是剧捧人,本来就不是靠明星来维持的。作为长期演出,同时培育音乐剧的市场来看,用明星客串的方式作为起步不太实际。明星因为档期或个人的原因,很难长时间配合排练及巡演。所以英方最后还是选择最适合的演员来演,并不会看重演员的名气。”

  【汉化第三关】

  歌词翻译

  多个版本比稿选取,发现中文最适合唱ABBA

  今年7月8日,《妈妈咪呀!》中文版在上海正式首演。ABBA乐队的成员比约·乌尔韦厄斯专程从瑞典赶到现场,他说:“演出中,我时常要掐一掐自己,确认这真的是在中国!我的歌真的由中国人演唱出来了,我发现,中文是非常适合演唱ABBA歌曲的语言!”此时此刻,中文版的主创们心里终于落下一块石头。对他们来说,歌词翻译就是音乐剧本土化要过的最大一关,从话剧到电影,之前已经有过太多失败的译制先例被人们所诟病,更何况这是中国观众也熟知的ABBA金曲。

  为了跨越这道难关,这项工作提前一年便开始准备,并找来曾成功打造偶像团体“小虎队”的台湾资深词作者陈乐融担纲歌词翻译。“我从中学时代就熟悉ABBA这些英文歌曲,这出知名的音乐剧和由音乐剧改编的电影,我也都看过。”陈乐融说,就外来歌曲的旋律改填上中文歌词,对他来说并非难事。2000年,张惠妹演唱电影《珍珠港》的中文主题曲,就是他从费斯·希尔的《There You’ll be》改写过来的。然而,从《妈妈咪呀!》的合同书中,陈乐融也感受到版权方字斟句酌希望保护原版英文创作的用心与强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我在翻译转换上的难度。”

  整个翻译工作十分严谨。首先,歌词要从英文译为中文;然后,将中文歌词发给一位权威的语言学教授,经他手再翻译回英文;再将之连同中文版录制的音乐小样一起发给英国版权方和ABBA乐队的主唱,由他们来审定是否有意思上的误差和音律上的问题。正是因为在此基础上能发挥的空间太少,前期陈乐融创作的歌词多数都要经过大面积的修改。后期经过沟通,英方才同意放宽标准,只要歌词能传达同一个意思即可,不管是意译还是直译。

  《妈妈咪呀!》中一共22首ABBA金曲,陈乐融和他的两个助手程何、贾懿对歌词进行了多次修改,每首歌几乎都有两到三个版本的翻译,通过“比稿”选取最优的方案。歌曲《Mamma Mia!》的首句一开始是这么唱的:你曾欺骗过我,你心里有数。“这听起来没错,但有点太滑稽了,观众不容易接受”,于是歌词就改成现在的“我还记得当年,莫名被你欺骗”。歌词“Money,Money,Money”和“Honey,Honey”都曾被翻译成“钞票、钞票、钞票”、“钱、钱、钱”和“亲爱的”、“甜心”,最后还是决定直接保留英文更为贴切和自然。一些原本英文歌词传达不到的感觉,中文歌词却传达出来了,如《Money,Money,Money》中的歌词“就再给我一点钞票,世界朝前(钱)跑”有一语双关之意,而歌词中的赌城拉斯维加斯也被替换为“飞到澳门去搏一票”,听起来本土味道更浓。

  作为中方音乐总监的姜清华,不仅在演出中担任指挥,也参与到该剧歌词的审定工作,他说:“曾经参与过《妈妈咪呀!》日文版和韩文版的英方制作人告诉我,相比之下,中文歌词是三个亚洲版本里听起来最舒服的。”英文的“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翻译成中文是“划过指尖”,正好一个乐句四个字,而日文版却做不到这么简洁,一个乐句可能只表达了一个词的意思。现在令他骄傲的是,中文版的观众听了这些朗朗上口的歌词,也开始通过网络等途径搜索歌词,达到流行歌曲的效果。

  歌词之外,中文版的台词翻译也用上了流行语,“噢,我的上帝”变成“偶滴神啊”,“什么”改成了“神马”,“有力量”换成“给力”,“脆弱”则变成“伤不起”。李小龙的螳螂拳、中国人热议的新婚姻法都被纳入剧中。而这次《妈妈咪呀!》来广州演出,还打算增添粤味,特别向广州市民发起了征集粤语台词的活动。

  幕后制作

  【汉化第四关】

  英国运来布景戏服,“隐形”戒指不可或缺

  汉化过程中,比演员更难找的是幕后的制作人员、专业人才。田元表示,可以完全领会英国版权方意图,并严格执行国际标准而完成这部戏制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几乎没有。《妈妈咪呀!》费了好大力气,才从台湾和海外招来一批合格的制作人员。“我们的艺术院校出产很多设计师,但是,音乐剧需要的是能实际操作的职业技术团队,这些人员不仅有技术和专业,更要兼具管理、整合能力。《妈妈咪呀!》让中国音乐剧事业意识到一个专业团队的重要性。”

  在这个制作团队的核心成员中,每人都有一本几百页厚的“制作宝典”,按照版权方的要求,汉化过程中,所有人必须遵照“宝典”中的规定,一条一条落实。来自英方的10位主创人员分别担任不同部门的“一把手”,负责监督汉语化、舞蹈、舞美、音响、音乐、灯光等各个环节,中国团队可以提供参考意见,并具体执行。

  《妈妈咪呀!》的舞台有一幅蓝色爱琴海的巨幅背景,乍一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却是制作人员特别从伦敦一家百年老店订制并海运过来的,花费不菲。英方的采购人员走遍全世界,认为只有在伦敦那家店里生产的布景颜色才最符合剧情的需求,《妈妈咪呀!》此前13个语言版本在制作时也无一例外。对于演员的服装,“宝典”规定必须采用只能横向拉伸、不能纵向拉伸的荧光布,这样才能保证戏服穿在演员身上不会越来越长,可以演到数百场。而这种有弹性的荧光布在国内也没有生产,只能从英国运来。此外,《妈妈咪呀!》为演员配置的隐形麦克风价格昂贵,每支造价15万。在国内舞台剧演出中,使用如此高质量的音响设备十分罕有。这种话筒的清晰度和保真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以致在演出过程中,观众屡屡好奇演员是否在假唱,只有坐在前排的观众才能发现,麦克风就藏在演员前额的头发里。

  制作团队的专业和严谨还体现在很多细节上。苏菲的脚趾上戴着一枚很小的戒指,多数人在观众席上根本看不到,但服装师认为戴上这枚戒指,苏菲赤足走在舞台上,就有在岛上奔跑的少女的感觉。因此,全世界的“苏菲”都戴着一枚“看不见”的脚戒指。而三位爸爸之一的山姆在戏中给苏菲展示的那个钱包,里面真的有两个很可爱的外国小孩子照片,道具做到了百分百还原真实。

  《妈妈咪呀!》全剧有服装420件,鞋子151双,饰品376件,所有的服装布景道具加起来可以装满11辆货柜车,而将之安装和放置到演出后台,如何保证在演出中能准确无误地找到?中方技术总监廖维翰带领信息时报记者参观了后台,只见每位演员都有自己专属的服装架,鞋子、帽子也井然有序地摆放在旁边。演出中用到的每样道具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上面用白圈画出轮廓,标上名字,“每天演出前,我们都要逐一检查,确认这数百件道具一一放在原来的位置上。”

  剧的最后一幕,前来出席女儿婚礼的唐娜反倒成了新娘。穿着礼服的她转到幕后,不出30秒便以一身婚纱造型亮相,观众席上不由发出惊叹。这里少不了职业速换师的帮助。原来,由于剧情的需要,演员时常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完成头饰、服装等多个环节的速换,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的配合帮助。因此该剧也催生出一个新的职业——职业速换师。经过为期一周的培训课程,速换师能在30秒内快速替演员换装,上千件服饰闭着眼就能说出摆放位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