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擦亮草原文化金字招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7 06:42 来源: 经济日报打造精品,是内蒙古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培养人才,是内蒙古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内蒙古也走在全国前列。内蒙古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通过改革释放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效。今天的内蒙古人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走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快车道上
“天堂草原——内蒙古北京文化艺术周”成为最近北京文化演出的盛事。从10月8日到15日,名家名曲演唱会、原创民族歌舞、民族舞蹈精品专场演出等节目轮番上演,在北京掀起了一股内蒙古文化热潮。广阔草原,歌舞海洋,今天的内蒙古正以前所未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草原般广阔的胸怀和大气,快速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时代的大舞台上绽放出独特而绚丽的光芒。
把文化资源富矿打造为文化精品
不用说那一首首不胫而走的草原歌曲,不用说在内蒙古北京文化艺术周里上座率高达84%的“聆听草原”演唱会,不用说刚刚从美国载誉归来的内蒙古歌舞剧院蒙古族青年合唱团,单是“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的小家伙们,就已经拥有了大批国内外粉丝。一批批的精品力作,一次次的精彩表演,来自草原的艺术精品打动了海内外万千观众。
打造精品,是内蒙古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今天,一个催生文化艺术精品的新举措正在内蒙古加快推进,这就是“文化艺术长廊建设计划”。该计划以内蒙古草原文明历程为主线,以弘扬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为主旨,以深入展现内蒙古历史文化风貌和改革开放时代精神为重点,组织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等艺术工作者,深入挖掘开发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把握内涵,梳理脉络,明确传承关系,确认典型形态和代表作品,推出与内蒙古历史文化和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艺术精品和传世之作。
自2010年3月启动以来,这项兼具开放性和可持续性的文化艺术精品建设工程已经取得了累累硕果:全国知名书法家书写蒙古族谚语、赞美草原的诗文等百余幅书法作品已经完成;舞蹈工程已经完成过半,既有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内蒙古舞蹈精品的整理,也有对内蒙古民族舞蹈史的研究;对内蒙古各地不同的长调和服装进行挖掘整理,包括说唱艺术在内的内蒙古民乐工程也在整理过程中……
草原文化的丰厚底蕴,培育了一大批文化精品,成为内蒙古的新名片。《天边》、《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呼伦贝尔大草原》等草原歌曲唱响海内外,电影《季风中的马》、《额吉》、电视剧《东归英雄》、音乐剧《草原传奇》、大型民族歌舞《千里草原多秀美》、民族舞剧《草原记忆》、民族歌舞集《呼伦贝尔大雪原》等一批文化精品逐渐被人们熟知。
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成吉思汗文化节,成为遴选精品、展示精品、推出精品的新平台。以呼和浩特市举办的昭君文化节为例,自1999年起已经连续举办了12届。在今年7月举行的第12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上,除了精心准备的开幕式文艺晚会以外,还推出了文化部群星奖内蒙古巡演、全国少数民族少年儿童舞蹈展演、第十四届当代书画家作品邀请展等34项文化旅游活动。
与此同时,蒙古族青年合唱团先后在国外演出140余场,在世界著名的音乐厅留下了美妙的歌声;内蒙古杂技团的杂技剧《成吉思汗风》在阿根廷、巴西、秘鲁等国进行了多场演出;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的安达组合2009年在美国5个州进行了40天巡回演出,共演出65场,观众近4万人次,受到了热烈欢迎;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的演出在海外引起轰动效应,被列为2008年香港世界儿童合唱节首场演出项目……
培养人才,是内蒙古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不少观看过“聆听草原”名家名品演唱会的观众感慨,几乎所有的草原歌曲名家都来了,听着真过瘾!把这些享誉国内外的名家都集中到一个舞台上的最大力量,既是歌手对草原对家乡的眷恋和认同,也充分展示了内蒙古对人才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近年来,内蒙古不仅在民族文化大区建设重点项目和重大文化活动中大胆起用和锻炼中青年人才,还采取与区内外多所艺术院校委托培养、定向培养、业务合作,举办业务培训班、组织创作考察、到文化发达地区挂职、交流等多种形式培养人才,有效地提升了内蒙古文化队伍的整体水平。
更为难得的还有内蒙古对待文化人才的开放胸怀。一方面用自治区的名义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民族文化人才进行表彰,另一方面并不硬性要求培养出的人才一定留在内蒙古工作。“培养人才要有开放的心态。我们鼓励人才走出去,不管他们住在区内还是区外,只要他们唱的是内蒙古的歌,表现的是我们草原文化,我们都视为自己的人才。”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乌兰看来,大气、开放的人才观,可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更有利于草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也将有力地助推内蒙古的文化建设。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内蒙古也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内蒙古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3项,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和传承丰厚的文化遗产,内蒙古的文化建设者责无旁贷。2005年,内蒙古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日活动。从此,每年的9月6日,都是内蒙古的“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内蒙古先后组织实施了“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和出版蒙文《中华大藏经》等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项目,为内蒙古文化建设保存了重要的人文资源。
深入认识文化的作用,是内蒙古文化建设着力探讨的重要课题。草原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以“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为代表的核心理念。作为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内蒙古自觉将这一理念从学术领域引入社会领域,融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不断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其融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进程中,成为内蒙古在新的历史阶段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力量源泉。
运用市场机制传播优秀民族文化
站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角度上,如何解读诱人的草原文化资源?毕竟发展文化产业并非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简单的复制,而是需要借助各种创意和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
与资源转化难题并存的是自然条件的限制,内蒙古人口总量不大且分布非常分散,旅游旺季只有短暂的两三个月。此外,文化消费能力不高也是制约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正视差距与不足,将草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今天的内蒙古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走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快车道上。
内蒙古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通过改革释放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效;同时,通过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努力构建文化旅游、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博会等重点文化产业体系,使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10年,内蒙古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50.52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达28%,高于同期的自治区GDP增速。
生产市场接受、观众读者喜欢的文化产品,已经成为内蒙古文化从业者的共识。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院长李强刚从2011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上返回,手里拿着的是在交易会上签订的5个演出合同,更令他骄傲的是剧院创作的舞剧《诺恩吉雅》受邀参加交易会的表演,得到了演出商的一致好评。“演出结束后,好多演出商都过来和我们接洽,都对这场舞剧表示了很大的兴趣。我们这出舞剧的编排成本只有100多万元。交易会上的演出,等于给我们做了个免费的广告。”爽朗的李强告诉记者,面对市场的需求,内蒙古歌舞剧院致力于以精湛的艺术表演诠释了绚丽多姿的草原文化。为适应各地的演出条件,剧院在节目编排和演员配备上都进行了灵活处理,可以根据不同演出的要求,提供不同规模的演出队伍,从一二十人到二三百人的演出队伍都可以组织。
草原文化的强大市场号召力,给内蒙古的文化产业提供了生机和活力。鄂尔多斯市精心打造的歌舞剧《鄂尔多斯婚礼》,仅在当地演出就达8000多场,收入高达2000多万元;鄂尔多斯东联集团的大型民族歌舞《圣地古韵》,在其投资建设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演出已达1000余场,观众达8万多人次。享誉全国的内蒙古歌舞,更是成为内蒙古音像出版社的拳头产品。装帧精美的《聆听草原》民歌合集,精选了广为传唱的草原歌曲,每套售价数百元,每年都能售出五六千套,成为出版社的畅销产品和长销产品。
“做文化产业必须要考虑市场,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在北京798艺术区七星中街的一个红砖楼里,额尔古纳乐队主唱那日苏对记者说。今天的额尔古纳乐队不再是简单的音乐人,而是拥有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古纳文化传媒(北京)公司。这家公司的任务是为有潜力的新歌手特别是来自内蒙古的歌手进行音乐制作,承接一些大型草原音乐会和演唱会的组织工作。
让市场接受是开始,打赢市场才是关键。享誉海内外的内蒙古自治区杂技团硬件并不出色,却是国内外的获奖大户。他们的金牌节目《5人踢碗》、《射箭》等,创作的源泉依然来自草原文化。内蒙古杂技团原创的《成吉思汗风》等演出享誉海内外,被杂技团负责人贾艳称为“蒙派杂技”。成功的海外市场开拓让杂技团受益匪浅,2010年,杂技团海外演出459场,海外演出成为杂技团主要收入来源。
与此同时,内蒙古的文化单位和文化企业正在努力拓展市场,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利用区内新华书店的自有物业,在自治区各盟市中心城市建设综合性文化商城并着手开发电影院线,通辽等地的3个电影院正在建设过程中。同时,该集团还着手建立新的物流基地,争取在原有图书配送的基础上开展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
乌兰牧骑,蒙古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自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后,已经成为活跃在基层的文艺团体的代名词。今天,依然有74支乌兰牧骑活跃在基层文化领域,队员总数达到了2000多人。这些一专多能、短小精悍、小型多样的队伍每年每支都要下乡演出至少4个月,年演出场次超百场。在通辽、赤峰等地,乌兰牧骑的年演出场次都超过了300场,大大丰富了当地农牧民的文化生活。
擦亮草原文化名片,使内蒙古的形象和影响得以迅速传播,为内蒙古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也使内蒙古的文化产业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厚积薄发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