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技术与嘉兴资本“多年结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7 08:59 来源: 商务部网站
本报讯 (记者 唐蓓茗)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上海星期日工程师”,为民营经济的崛起添了一把干柴。现在,上海技术与嘉兴资本的“结好”,使香兰素——一种世界上重要的合成香料成为中国的优势产业,嘉兴中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取代国外化工巨头的地位,产销量拔得全球头筹。
嘉兴中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976年初创时只是一家三间小平房,十几只旧铁桶的村办企业,技术力量之薄弱可以想见,依靠从上海请来“星期天工程师”指导技术与生产,中华化工逐渐形成八大产品线,在香精香料行业站稳了脚跟,其中的香兰素逐渐成为中华化工重点打造的拳头产品。香兰素是一种广谱香料,普遍运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但其合成技术一直被国外化工巨头封锁。中华化工从2005年起运用“技术外包”,与上海欣晨新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10年的技术合作协议,每年向欣晨公司支付服务费550万元,由欣晨公司担负起中华化工的技术攻关,同时,中华化工从上海香精香料研究所引进专家任企业研发中心负责人,终于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乙醛酸法香兰素合成工艺。
传统的香兰素生产采用“亚硝化法”,工艺路线长、原料毒性大、污水量大且难处理,中华化工与上海欣晨研发出的第二代乙醛酸法不仅“三废”少,而且通过生产过程连续化,实现了DCS全程自动控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节能效果也十分明显。由于新工艺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好且稳定,价格具有竞争优势,2010年,中华化工的香兰素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到70%、国际市场占有率升至60%。
回顾香兰素合成技术的研发过程,原任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的上海欣晨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领十分感慨。他坦言,原来自己也没有接触过香兰素,但中华化工敢于投入,愿意承担技术研发失败的风险,最终使技术难题迎刃而解。攻克这个技术难题耗资巨大,仅试车投料的费用,每一次都需以百万计,1000吨第二代乙基香兰素中试光设备一项就耗资3000多万元,中试的整个过程长达一年,其间企业需要足够的耐心等待结果,但是中华化工却愿意“拿技术赌明天”,持续多年将企业利润全部用在技改上,7年耗资6.5亿元搞技改,最终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香兰素合成新技术的研发成功造就了一个年产值18亿元、利润3.5亿元的中华化工,中华化工所在地——嘉兴南湖区也启动了以中华化工为核心的“香精香料产业园”的整体发展设想,把嘉兴的香料香精产业进一步做大。不过,中华化工的成功、香兰素可观的利润也招来了他人垂涎。最近中华化工发现,一些企业以非正常手段如到中华化工窃取图纸、挖人等办法建起了香兰素生产线,工艺明显抄袭了中华化工的发明专利。过去,一些行业曾经发生因技术泄密,大家一窝蜂上马,同质化竞争相互压价,最后导致企业甚至行业走向没落的现象,现在,香兰素行业也有重蹈覆辙的危险。为此,来自企业的一个呼声是:有关部门要抛弃地方保护主义,为企业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经营环境,捍卫企业的智慧成果。只有这样,中国的优势产业才能持续优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