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走基层]一切只为好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7 10:0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7日讯(记者曹伟)茶,起源于中国,从皇室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对它流连忘返。先通过丝绸之路再经历大航海时代走向世界,它不仅为中国带来巨量白银,也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厚的文化遗产。当今天再放眼世界时,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中国茶叶种植面积第一、产量第二,产值第三!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局面?

  近日,中国经济网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到了位于北京繁华的王府井商圈中的一茗北京旗舰店,就以上的疑问进行了采访。

  “有名茶无名牌、重产量轻质量、商业模式墨守成规等原因或许是制约中国茶叶和茶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一茗堂生态农业(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桂峰向记者表示。

  据介绍,3000年的中国茶文化历史造就了无数的历史名茶,如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等更是耳熟能详,基本保持了“产地+品名”的命名方式并保持至今,这种没有品牌的情况在其他行业是无法想象的。虽然有很多注册品牌,但绝大多数仅限于“已注册”,可喜的是,已经有茶企业注意到品牌的重要性开始品牌化运作,但产品结构受茶园种植品种的限制,全品类的茶叶品牌基本没有。

  其次,我国目前绝大多数茶农的获利方式仍然停留在“以量取胜”的阶段。为求产量,单一品种大规模种植的必然手段就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结果牺牲周边环境、茶叶品质下降,农残超标困扰行业。

  另外,遍布全国各地的茶叶批发市场内良莠不齐、真假难辨,茶叶散放、物流储存条件不符合茶叶特性;老茶庄、新茶店买茶、卖茶只关心贸易利润;茶楼以卖茶水服务为主,服务不规范,难以扩大经营规模;以单品种为主的专卖店近年来虽有快速发展之势,但无法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据了解,一茗茶业在成立伊始首先确定了“从茶园到茶杯”线性质量控制体系。即“名茶发源地核心区域建茶园、解决茶叶食品安全问题、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全产业链模式。

  据介绍,为保证一茗茶叶口感纯正,一茗茶业的15个茶叶基地均位于其发源地核心区域,无差别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结构、森林植被等自然条件从源头上保证了茶叶不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

  “食品安全问题已是不可回避、突出的社会问题,茶叶亦无法逃避。一茗茶叶投入资金与中科院大化所科研攻关,通过高科技技术已成功解决茶叶农残问题,一茗茶园所产茶叶已基本实现零农残,其标准已远远高于欧盟标准。”在记者问到如何保证老百姓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朱桂峰讲到。

  企业加农户的模式曾极大的推动了农民增收和企业快速发展,但基于农民收入完全由产量决定这一现实,产量增加、质量下降便成为日渐突出的问题。为此,一茗茶业果断的放弃产量,只求质量,并改变茶农的收入结构,聘用其为农业工人,收入与茶叶质量挂钩,产量不纳入考核标准。

  据介绍,为保证茶叶品质,一茗茶园所产的茶叶都要经过农科院茶研所检测,只有通过茶研所检测的茶叶才能进入销售渠道。

  一茗茶业“从茶园到茶杯”线性质量控制体系不仅仅重视茶叶的品质,更关注品茗者的心理及文化体验。据一茗堂市场总监杨海峰透露,该公司计划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分店,目的就是让大家在品茶同时,将我国的茶文化传播的更远。

  

  (责任编辑:尹彦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