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带动河南“升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7 10:06 来源: 商务部网站
不仅“卖肉磨面包饺子”,还要“造‘苹果’开汽车卖电器”产业转移带动河南“升级”
![]() |
宇通客车工业园
![]() |
不久前,我省召开的“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洽谈会”揽金3018亿元。
□首席记者 王鲁峰 文 记者 白周峰 图
核心提示
产业转移之于河南,不只是一个个冷静的投资数字,而是透着一个人、一个家庭逐步改变命运的温度,也折射着一个中部大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渴望和行动。
“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发挥区位优越、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完善产业配套条件,打造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健全产业转移推进机制,全方位、多层次承接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支持中心城市重点承接发展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县城重点发展各具特色、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形成有序承接、集中布局、错位发展、良性竞争的格局。支持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从乡下到城里】
鲁山一个三四十户人家小山村,多人在富士康、格力等企业打工
平顶山市鲁山县仓头乡,相传是汉字始祖仓颉的故乡。这个离省会郑州约200公里的浅山丘陵区的省定重点特困乡,正越来越紧密地与产业转移大潮联系在一起。
国庆节期间,记者在仓头乡刘河村杨南组采访时发现,去年至今,这个只有三四十户人家的小山村,有多人到郑州的富士康、格力、思念和众品等企业打工。
两年前,王耀兵到河南工业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读书时,压根没想到自己能有机会到格力这家全球最大的空调企业工作。3个月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应聘到了格力,目前在珠海参加培训,很快就要回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工作了。
“他培训期间一个月就能拿2000多元工资。”王耀兵的父亲高兴地告诉记者,他想在郑州买套房,首付自己想办法凑,月供由儿子负责。
在晾晒着花生的院子外,记者还遇到了一位不方便透露姓名的小伙子。26岁的他,一度曾在平顶山市石龙区下煤窑。去年年初,小煤窑纷纷关闭,他失业了。去年七八月份,郑州富士康招人时,他跟同村的8个人一起应聘去了这家世界闻名的代工企业。
“目前俺村里还有6个人在富士康工作。”他告诉记者,他曾去深圳打工,春节在火车上一路站回了家,那真叫累。虽然国庆节在富士康有3倍加班工资,他还是决定回家,帮着收秋,看看孩子和媳妇儿,所以坐了几个小时车就回来了。
这个村的女人们——结过婚、生过孩儿的,好几个人都筹划着秋收后就到思念包饺子。邻村一个姐们儿,到思念上班第二个月就拿到了2300元的工资,这让她们很羡慕。
另外一个在众品上班的小伙子,计划明年春天结婚后,就和姐姐哥哥们一起,把父亲接到郑州——母亲在郑州带小侄子,父亲一个人在老家。父亲抛不下打拼了大半辈子的家业,他一边感叹着自己很孤单,一边纠结着是否应该进城“二次创业”。
往年招10个人,有100多人报名;今年多管齐下,招聘效果还一般
小山村的人盼着进城,城里的企业急着招工。
郑州市红旗路的河南人才市场外,好几处都挂着“富士康河南省招募中心”的条幅,上面写着“周一至周六现场面试,当天面试、当天体检、当天进厂”等内容。
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今年春节曾在河南人才市场发布过一次招聘6000人的信息,让该市场招聘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人才供小于求的现象。今年,格力在河南进行了好几批招聘,郑州产业园全部投产后,用工量将达到2万人。
国内一家大型零售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前几年企业想招10个人,能有100多人报名。今年公司在人才市场、网站等多个渠道发布了招聘广告,但效果一般。原因一方面是公司扩张太快,仅郑州每个月就需要招聘约200名基层导购;一方面是很多大企业到河南来,大家都在招工。
河南人才市场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他们统计的人才供需比为1.08:1,也就是从理论上说,只要愿意工作都能找得到。
这位负责人说,今年,销售、管理、服务等岗位的基本工资增幅都在10%~20%,一些制造企业招聘的技术工人工资涨幅更是高达30%。综合物价上涨、产业的中西部转移、人才短时间急缺等因素,用人单位不得不用提高薪酬来吸引求职者。
省商务厅厅长李清树还告诉记者,因为产业转移加速,就业岗位增加,今年河南到外省打工的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了96万人。(下转A05版)
(上接A04版)
【从沿海到中原】
河南要“造‘苹果’开汽车卖电器”
双汇、众品、思念、三全等食品企业,都是河南传统优势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但如今,在产业转移大潮的推动下,河南不仅要“卖肉磨面包饺子”,还要“造‘苹果’开汽车卖电器”了。
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我省启动大招商活动以来,全省利用境内外资金达到9000亿元,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尤其是富士康、新加坡物流产业园等。
李清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富士康来河南后,有50多家配套企业跟进。原来河南电子信息产业非常薄弱,通过富士康的引进,拉长了河南的产业链条,比如河南的原铝、铝锭等,可以为富士康生产一些手机零部件等,为炙手可热的苹果手机进行配套。信阳、鹤壁、漯河、南阳也都设立了电子信息产业园,吸引了不少高新技术企业落户。
再来看电器产业。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150亿元,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广州万宝集团将投资20亿元,在商丘民权产业集聚区,建设年产300万台冰箱冷柜、600万台冰箱冷柜用压缩机和冷藏车用制冷机组的万宝制冷工业园,打造中部制冷基地。
此外,随着海马汽车、奇瑞汽车落户,以及与它们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入驻,再加上宇通、郑州日产等汽车企业,河南的汽车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的判断是——河南已经真正走到了产业升级的“前夜”。除沿海产业加速转移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外,去年以来还有不少国内外企业纷纷来豫考察,打算在郑州设立研发中心。
【从自发到国策】
有序、科学承接,方能助推河南“升级”
“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写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中,让河南承接产业转移从自发行动变成了国策。
张占仓认为,“有序”的前提是科学,比如,污染重、用地多的产业不能承接;转移来的企业,适宜在什么地方发展就放在什么地方。比如,依赖大学、科研机构的高端产业应该布局在中心城市,中低端产业放在中小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放在更小的城市等。
《指导意见》中提出,“支持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但张占仓认为,如何示范、示范的范围应该多大等问题,尚未破题,还需进一步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河南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将获得更为宽松的政策,更有利于产业转移。
第二届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将于下月12日到14日举行。在国庆前的动员电视电话会上,副省长陈雪枫说,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努力推动我省产业结构升级。
陈雪枫说,河南各个地方要根据当地的产业特色和产业转移的趋势明确承接的方向和重点。比如,高成长性产业要立足于承接沿海地区企业集群、板块式转移,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传统优势产业要立足于引进精深加工项目,延长链条、弥补短板,提高附加值;先导产业要注重关键技术引进,加快产业化进程。选准1~2个主导产业进行突破,不仅避免盲目性,而且能实现错位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