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湘菜馆老板的生意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7 15:00 来源: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 / 黄启兵邹长森

  ■本期主人公:王 平

  今年初,湘菜馆老板王平回家了。这事在乡里乡亲中传得沸沸扬扬的。“好端端的生意那么旺,回什么家啊?”好多老乡表示非常不理解。已经在湘菜馆中小有名气的王平,则坚持认为,他要把自己在广州开馆子的成功经验带回家,让自己的新派湘菜手艺到老家发扬光大。

  “我不是做不行了才回去,而是想回老家去重新开创一片新天地。没准哪一天我还会回来的呢!”王平笑着对记者说。

  改良口味

  2006年前后,王平从湖南老家来到广州番禺打工。起初,跟很多外来工一样,在被人称为“血汗工厂”的地方工作,收入微薄,不过每月不到2000块的工资。细心的他注意到广州有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人跟王平一样,都是外来人,在饮食上对于自己家乡的口味还是非常喜欢的。工厂附近的一所湘菜馆里,成天围满了湖南老乡,生意不知道有多好呢。

  王平在老家技校学习时,曾经学习过厨师的课程。“当时就是觉得做菜很好玩,想学一技之长。”王平没想到,到了广州,这些厨艺可以派上用场了。他和老婆合计,决定自己开一间小的香菜馆,王平当厨师,老婆当会计。

  “刚开始时会比较艰难,因为别人不知道你的菜好不好吃,都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的。前两个月都亏本,但还是得坚持。做饭馆生意,其实口碑很重要,客户要慢慢积累,一传十,十传百,就不怕没生意了。”谈起当时的选择,王平对于自己的手艺表现得很自信。

  王平还解释说:“广州的菜主要以清淡为主。如果我们按家乡的做法,全部以辣为主,可能这样的湘菜馆很难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人家觉得太辣就不来了。所以,我考虑部分菜式做一些小小的改良,就是没那么辣,看起来有点粤菜的感觉,但又保持原有湘菜的风格。”王平不光自己下厨,还请来专业师傅。在师傅上岗前,王平都是跟师傅进行菜式做法上的沟通,希望能够保证口味独特,既有湘菜特色,又能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时间证明王平的抉择是对的。因为手艺出色,一年以后,王平的餐馆的面积已经扩大了一倍,而且高峰时还经常座无虚席,需要等位子。虽然是不算大的小店,王平坦言“一年纯挣几十万没问题,比原来打工强。”

  回乡扩容

  店生意越来越红火。这几年王平也在谋划着如何扩大自己的经营。开连锁门店是最常用的手段。可王平算了一下,现在受全社会通货膨胀的影响,在广州的开店成本会有所提高,而且因为待遇等问题,服务员工越来越难请;再加上自己刚刚起步没多久,开连锁门店还会碰到资金上的困难。

  一个偶然的机会,来门店吃饭的一个老乡赞不绝口地说:“你做的湘菜口味不错,很新式,回长沙开店也能有前景的。”王平顿时觉得豁然开朗,返乡开店成本比较低,不仅离家更近,还能展示一下新派湘菜的活力。

  于是今年春节过后,他把自己的店转给了亲戚打理,自己则重新回到了长沙,开了一间面积更大、装修更精致的湘菜馆,定位为“新派湘菜馆”。跟刚开店的忐忑不安一样,王平最初对于“新派湘菜”的前景也很担忧。不过,事实证明“新派湘菜”也很受当地人喜欢。而且,他擅长的“改良主义”在老家同样派上了用场,回到长沙之后,他又将部分口味改良为当地人更青睐的口味,体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

  头脑灵活的王平还瞄准了日益发达的网络,他说:“在短期内我打算把餐厅搬到网上去,给大家提供网上订餐服务,甚至附近的区域可以提供送餐。”

  情牵广东

  凭借一手好厨艺和灵活的经营头脑,王平从广州闯出了自己的事业,并且回乡成就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谈起对于广州的感情,他笑笑说:“我对广州感情很深。以前在餐馆里,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样子,就让人感觉很踏实。当然,这就意味着我的生意更好了。”

  现在他还保留着自己刚到广州时办理的神州行号码。以前,他一直是用这个电话给老家的父母打电话,每个月15分钟“我爱我家”免费长话他是一分钟不会浪费。王平说:“月租很低,只有十块钱,就留着了。而且我办理了定向湖南的业务,通话资费也不贵。最重要的,对于广州还是很有感情。别忘了,我如果在长沙这边发展好了,没准哪一天我还会回广州东山再起的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