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合力推进整乡产业扶贫的样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8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本报记者谭丽莎
四川省仪陇县,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朱德元帅的故里,2004年1月,一份反映仪陇县26万农民饮水难的《国内动态清样》摆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案前。总书记心情沉重地阅完整篇文章后亲笔批示:“要切实帮助老区人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同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亲赴仪陇考察,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生产力水平,艰苦的群众生活,使他感触颇深。“一定要把朱德故居保护好,一定要把朱德故里建设好”——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并亲自嘱咐国务院扶贫办的领导与全国工商联协商,共同参与仪陇扶贫开发工作。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全国工商联就此启动了参与仪陇县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艰辛探索与实践。7年多来,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全哲洙先后四次组织民营企业到仪陇实地考察,以捐款捐物、援建农村中小学、劳动力转移与培训、村企结对共建、整乡推进等多种形式,重点对仪陇贫困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给予支持。迄今为止,已到位资金3100多万元。
在探索“造血式”扶贫中,全国工商联对仪陇县武棚乡实施的整乡推进的扶贫模式最具特色和亮点。8月中旬,记者专赴仪陇对此进行了一番采访调查。
突飞猛进的养殖业
刚刚调任县总工会副主席的原武棚乡党委书记李红至今还清楚地记得,2008年武棚乡通过竞争最终被确定为全国工商联产业扶贫项目试点乡镇的情形。她告诉记者:“最初县里向全国工商联推荐了3个乡镇,全国工商联请来了专家团队对我们3个乡镇进行考察,并要求我们发表演讲,讲出本乡的发展思路。我说,我们武棚乡是个农业乡,只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重点发展种、养殖业,以农养农。我还说,如果能够成为全国工商联产业扶贫项目试点乡镇的话,我们有决心使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未来几年每年增加1000元。最终,我们被确定为全国工商联产业扶贫项目试点乡。”
位于仪陇县腹心地带的武棚乡辖13个村、83个社。“我们也采取了竞争立项的办法,通过公开演讲,讲思路,谈措施,确定了第一批进入全国工商联产业扶贫项目试点的6个村:红庙子、金堂湾、曾家沟、新丰寺、团包山和肖家梁。”武棚乡副乡长杨宣艳对记者说。
杨宣艳2009年4月到武棚乡任副乡长,一来就分工主抓全国工商联产业扶贫项目。他说,武棚乡农民家家户户都有养猪的传统,因此上下一致决定把帮扶产业定为生猪养殖。
据杨宣艳介绍,为了更好地把农户组织起来,武棚乡在试点的6个村都建立了生猪发展协会,通过协会实施“四统一”:统一采购仔猪,统一饲料品牌及采购,统一疫病防治及
技术服务,统一对外销售。
2009年9月,在武棚乡6个村养猪农户的圈舍建设完成后,全国工商联提供的扶贫资金到位,由县工商联为养猪农户办理无息借款手续并发放借款,大批仔猪马上采购进圈。真可谓“立竿见影”,当年全乡出栏肥猪就达到2.51万头,比2008年差不多翻了一番。2010年出栏3.5万头,比上年又增加近1万头;今年预计出栏4万头以上,力争达到4.5万头。“截至7月底已经出栏了1万多头,今年的目标可望实现。”杨宣艳说。
他还告诉记者,仅生猪收入一项,2009年和2010年全乡农民人均增收达到了800元。2010年武棚乡人均纯收入5221元,比2009年的4020元增加了1200元。
“今年生猪的市场行情好,仅生猪一项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应该没问题。”同时,在全县生猪发展评比中,武棚乡已经连续两年拔得头筹。
方兴未艾的种植业
“肖家梁村郑宗苡的5亩翠冠梨今年卖了2万多元!”这个消息让武棚乡栽种果树的农民感到很振奋。
记者在肖家梁见到了种梨高手郑宗苡,63岁的老郑瘦瘦的,头发已经花白,但说起自己的收获来,脸上始终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他告诉记者,除了卖梨,他还有卖药材的收入:枣皮卖了20多公斤,每公斤65元;川芎卖了180多公斤,每公斤33元。另外,马上还要出栏两头大肥猪,大概能卖到6000
元的好价钱。“辛苦了大半年,还是很满意!”老郑高兴地说。
老郑的地里是果、药套种,这是政府倡导的,有农技人员来指导。老郑说,中央电视台7频道对他的帮助也很大,他每天锁定央视7频道,从中学习果树栽培、修枝、中药材种植的知识,所以他的翠冠梨和药材才长得那么好。
肖家梁村另一部分农户则择选了果、菜套种,梨树下春、夏季节种辣椒,秋冬季节种榨菜,辣椒和榨菜都是有订单的,本县的中味食品公司可以全部收购。1亩地的梨子、蔬菜收入能有6000元左右。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健康介绍,他们成立了种植业协会,通过协会从工商联借来无息贷款,买种子给各家各户栽种。
工商联还正在该村探索将扶贫资金与农民自己的资金合起来成立互助储金会,以使农民的还款意愿更强烈。“最初我们24户人集资入股7万元,工商联匹配了13万元,总共20万元。”陈健康说,这笔互助储金实行低息使用,利息按入股与否、生产性借款与非生产性借款区别对待,比如,生产性借款,有股份的农户月息3厘,无股份的农户5.1厘;非生产性借款(主要是修房子),有股份的农户月息5.1厘,无股份的农户7.2厘。同时,借款还需要5户股东联保,逾期还款的还要交滞纳金。
陈健康说,刚开始农户们还有观望情绪,后来发现加入互助储金会好处很多,而且年终还能分红,比在银行存款更划算,于是纷纷要求入股,现在
已经发展到100多户了。
一条村道公路带来深刻变化
说起武棚乡那条长15.2公里、宽3.5米的村级环线公路,无论是乡、村干部,还是普通农民,无不连声说好,对全国工商联的帮助充满感激。
武棚乡有史以来就没有一条通畅的乡村公路,特别是山梁上的肖家梁、团包山、新丰寺等几个村,农民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资只能肩挑背驮从10公里外的场镇搬运上山,生产出来的粮食、瓜果、家畜、家禽也只能人工运下山去。“我们做梦都盼望能通公路!”肖家梁村党支部书记陈健康对记者说。
2005年,县里开始着手修这条公路。整条公路需要750万元,政府投入300余万元,剩下的要求沿线农民集资,但农民只集了200多万元。修路陷入了僵局,眼看着已经修好的毛坯路在雨打风吹中一天天烂下去,武棚乡的干部群众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2008年,全国工商联来扶贫了,他们伸出援手,借款190万元给武棚乡修路,2010年1月,这条老百姓盼望已久的乡村公路终于大功告成。
记者还在公路沿线看见好几个公交车站台和两辆中型客车,车身上装饰得很花俏的“乡村巴士”,给沿线村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工商联与党委、政府形成的合力
仪陇县工商联只有4位工作人员,然而,作为全国工商联扶贫项目在仪陇县的具体组织实施、沟通协调者,他们不敢稍
有懈怠。仪陇县工商联主席袁召琼对记者说,仪陇县委、县政府对全国工商联扶贫项目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有28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项目领导小组,县委书记杨建华亲自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就设在县工商联,由她兼任办公室主任。
截至目前,全国工商联扶贫工作委员会已向武棚乡拨付扶贫资金1135.7万元(含村道公路借款190万元),已累计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生猪及特色养殖、水果蔬菜及中药材种植等六大类项目,滚动借款达到1988万元。
“全国工商联在武棚乡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已经初见成效!”中共仪陇县委副书记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
黎明说,仪陇的现代农业才刚刚起步,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一步,仪陇的生猪养殖还要进一步上规模,争取进入商务部的“活猪储蓄计划”,并创出优质猪肉的品牌。同时,养殖业与种植业要相互配合,蔬菜、水果、中药材也要创出绿色、健康的品牌。“要打破乡的概念连片地发展,让大货车排着队来运输我们的农副产品!”黎明对仪陇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袁召琼还清楚地记得黄孟复主席2008年到仪陇时讲过的一段话:“把仪陇作为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试点,通过3至5年,使农民的收入得到明显增长,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乡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她说,如今3年过去了,武棚乡的面貌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黄主席和全国工商联的领导来看了,一定会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