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旅游”产业遭环境大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8 01:10 来源: 中国企业报本报记者 万斯琴
从“水城之都”威尼斯到被称为“东方水都”的香港,再到有“东方水城”之称的苏、杭二城,武汉和南昌将成为“借水营销”的两大城市。
日前,水利部召开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和部署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编制工作。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强调,争取用2至3年的时间,高质量地完成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编制任务。
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城市都依偎河流发展,历史上亲水之城总是发展在先。
由此,重新估价城市水环境的作用,从满足、恢复、改善和拓展角度综合整治城市水环境,并全面提升城市旅游价值的“借水营销”正式起航。
“水旅游”升温
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城市也在加快步伐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城市,实现经济资源双收获。
今年中央1号文件中对今后水利改革发展四大目标的提出,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中,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主要依靠两个规划支撑,一个是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另一个就是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即以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的用水总量控制和水量分配规划方案为依据,对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水资源配置能力进行系统布局,解决提高供水能力和供水保证率问题。
矫勇在对这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解读时表示,规划是以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为基础,以供求关系调节为核心,以保障供水安全为目标,科学制定水中长期供求方案和保障措施,提高国家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能力,促进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坚持总量控制、高效利用、保护生态和突出重点是规划编制工作的4个原则。
日前,《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南昌市政府获悉,“中国水都”项目预计将投入90亿元,打造水系相通、河网相连的城市河湖连通工程,建成中国内陆城市最长的“环城水上游”项目,已于今年9月下旬开始试营业。
“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刚刚完成“中国水都·南昌”项目水系旅游规划的江西水都公司综合部负责人宋颜功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南昌将会以中国水都的规划建设为契机,加快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将旅游元素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城市旅游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水是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要素。除南昌外,武汉也同样看好“城市亲水旅游”项目的前景。
据了解,武汉正以武汉华侨城的“四大公园、四大文化中心、两个主题酒店、一个文化湾区”等品牌群来打造东湖包括旅游在内的现代服务业。
记者在《华侨城股份“十二五”时期发展纲要》中看到,华侨城提出新的公司定位为“以文化为核心、旅游为主导,中国领先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型开发与运营商”。
“近几年来,随着中部崛起战略方针的实施以及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获批,武汉的城市发展迎来了历史机遇。目前,武汉正在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大力推动城市商业、金融、文化、旅游等设施的完善和升级。”9月20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亚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华侨城打造以欢乐谷为核心的公园集群,以‘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为目标,将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成片综合开发相结合,创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模式,将提升武汉的城市整体功能和作为中部中心城市的吸引力,为武汉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城市旅游“借水”转型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国,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然而,“大”不等于“强”,中国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缺乏具有影响力的世界旅游品牌等矛盾和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而城市在借水营销过程中,如何使水都不仅仅停留在概念上,重点突出城市旅游业营销,显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记者了解,多年主打红色旅游的南昌市,正欲借“水都项目”完成一次华丽的转身。水,将给南昌一个新型城市定位,给南昌旅游业带来一个全新的模式。
“旅游产品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旅游者需求为目标,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南昌城区水系旅游开发在理顺营运模式之后,首当其冲的是抓紧设计和开发新的水都旅游产品系列。”江西水都公司总经理周敏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发表看法说。
多年来,南昌的旅游收入并不理想。记者拿到一组数据显示:2010年,南昌市旅游总人数为15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0.8亿元,2009年,旅游总人数为1237.6万次,旅游总收入为85.85亿元,占全省旅游总人次的13.3%,位列九江之后。
而同期,武汉旅游收入已达753.73亿元,杭州旅游收入更是突破千亿元大关,就连地级市级别的桂林的旅游收入也达到150亿元,高于南昌。
江西师大旅游学院田勇教授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南昌长期以来主打红色旅游和文化旅游,而实际上,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政府选择在这个时候改变城市形象开发亲水旅游,不仅仅是因为南昌良好的水资源,更重要的是与之周边区域配套设施,能够承担起与中国水都的匹配。”
有专家认为,新时代背景下,成功的旅游城市营销将是具有品牌魅力的城市,品牌是城市风格的展示,是城市个性的表达,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城市整体功能的抽象呈现,它是城市的一张名片,也将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
“面对城市发展激烈竞争的压力,如何使一个城市的知名度更大,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投资者前来本地消费是关乎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旅游营销成为城市很重要的营销手段之一,创新旅游营销的理念、提升旅游营销的绩效也就成为现代城市政府所关注的焦点。”田勇说。
有专家认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规律,要求城市对“旅游”要有很高的认知度,因为这种转变是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品牌的高级阶段,是产业的更高层次,也是对旅游的重新调整。
面临环境考验
不仅是南昌、武汉和合肥,以“水”资源穿点成线,引线结网带动城市创新型发展,使其成为生态环境美、文化底蕴丰富、服务设施完善、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型城市,已成为各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共识。
近来,关于安徽将拆分巢湖市,将合肥打造成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
事实上,2010年,合肥市就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的“区域性特大城市”。
合肥之名源于“淝水”,京杭大运河开通前,合肥曾经是江淮间农产品转运地,早在西汉前就因水运形成了集镇。如今,安徽把重振合肥的希望又押在了水上。
今年7月中旬,安徽省收到了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此次区划调整,合肥最大的收获就是独占“巢湖”,成为环湖临江城市,这为合肥打造亲水都市,发展亲水旅游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然而,相对于城市旅游“借水营销”的发展前景,有专家及公众更担心的是城市的水域生态是否会受到影响,旅游资源会不会因此更加脆弱。
质疑方的主要顾虑是城市水域生态旅游资源大多以人工化的生态资源为主,即使原生自然水域生态资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被烙上了人类活动的痕迹,近几年来,频频发生的水系环境污染事件,让公众对于水系开发有了不少阴影。
架构于人水关系的水文化,其根本价值在于追求人与水的和谐,若人与水不能和谐相处,则必将引发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据了解,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的脆弱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缺失,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受阻,种群组成和群落结构单一;另一方面,工业“三废”及生活垃圾对水域的污染,也导致水域生态系统不能维持自身正常的生态循环。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虽然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相对脆弱,但只要适当的人工调控就能维持其相对稳定,环境、旅游双赢还是可以实现的。
城市发展要如何转型?做足水文章不失为一种途径。但是,做到开发水资源旅游和保护水环境的统一,是发展的关键。
“我们希望能为武汉创造一个集文化公园、都市娱乐、主题酒店、人文艺术、生态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多种业态互为发展的高品质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为武汉市民和来武汉的广大游客缔造一个繁华都市的开心地;为武汉市民营造一个亲水的公共休闲空间,也能在城市中心地带永远保护一块生态、自然的滨湖休闲带。”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武汉华侨城执行董事姚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