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今发布 GDP增长仍将超9%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8 05:46 来源: 中国经济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日程表显示,18日,统计局将发布2011年第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包括第三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收支基本情况等内容。有分析指出,从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看,今年来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逐步降低,今年全年GDP增速达到9%也变成“唾手可得”的目标,而如此高的GDP增速,实际上也缩小了我国经济调整结构所必需的适当空间。
三季度GDP增速或再放缓经济不会硬着陆
目前,我国经济面对欧债危机升级、世界经济开始二次探底、国内通胀保持高位等多重夹击,国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而即将发布的第三季度GDP增速等季度数据不仅会决定全年经济数据的走势,还将影响我国第四季度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因此备受关注。
对此,多家机构和专家也对第三季度GDP增速这一数据进行了预测,大部分机构和专家一致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会继续回落,但不会出现大幅下滑的局面。预计三季度GDP增长9.2%左右,9月份其他经济指标也以放缓为主。
《证券时报》一篇报道引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的话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仍将高达9%以上,处于增长的合理区间,预计全年经济增速仍将超过9%。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则预计,由于持续的紧缩政策和流动性控制,经济增速将会进一步放缓,明年一季度经济将延续缓慢下滑走势。
此外,近日瑞银集团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指出,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或将小幅放缓至9%。随着出口增速放缓,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将由二季度的9.5%放缓至9%。瑞银经济学家王涛表示,中国未来12个月内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全球经济放缓或衰退。他表示,尽管通胀仍是中国的一大问题,但随着经济减速变得越来越明显,接下来政府可能将考虑放松政策。
不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则表达了相对积极的看法,“虽然外部欧美债务危机在持续发酵,导致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恶化,但投资和进口等数据仍表现强劲,这也表明国内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充足,预计在今年四季度随着物价涨幅的回落和政策收紧力度的减轻,经济增速将有所企稳,全年经济增长应能保持在9.4%左右。”
综观各方观点,各方对我国经济会否出现下滑的担心减弱,而GDP增速的持续高位运行反而令现行的宏观调控政策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经济可能“硬着陆”的警报解除后,如何让经济增速恢复到合理区间,给经济结构调整以适当的空间将是我们下一步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CPI涨幅连续微降年底有望告别“6”时代
14日,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6.1%。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3.4%,和上月持平。专家认为,随着猪肉、蔬菜、油脂等食品价格上涨放缓,今年后3个月食品类价格上涨对CPI的拉动作用将逐步减弱。
《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指出,食品价格的居高不下已成为CPI持续在6%高位运行的重要因素。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微博(http://weibo.com)在接受采访时表示,9月份CPI仍然处于高位运行,主要是受翘尾因素的影响。由于经历了“中秋”与“国庆”两个节假日,食品价格在此期间涨幅明显,因此对CPI的上涨影响较大。
据报道,今年7月份CPI如期达到“拐点”,随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出现下滑,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表示,9月CPI略有下滑,说明物价持续下落的态势已经形成,这是一个重要拐点。
但是,不难看出,CPI数据下滑的幅度远低于其从去年开始的上涨幅度,对于今年年底CPI可能达到的水平,专家们也有了不同预测。“预计后几个月CPI指数还会继续下降,到年底能降到4.5%左右。”刘煜辉分析认为,这是由于食品价格逐渐回落,同时整体基数也会降下来。
此外,刘煜辉强调,受海外市场经济持续低迷影响,我国PPI指数降幅比预期明显,由于投资回落得比较快,未来会有一个双降的可能,即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下降。相比之下,徐洪才的预测较为保守,他认为,10月份、11月份CPI同比下滑速度可能会大一些,年底会下滑到5.0%左右。
物价仍处高位宏观政策调控将以“稳”为主
面对依然迅猛的物价涨势、长期处于高位的经济增速,以及日趋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学者普遍认为,我国第四季度的宏观调控政策应以“稳”为主,货币政策不宜贸然转向“宽松”。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刘煜辉表示,虽然CPI目前仍处于高位运行,但PPI下降幅度却增大,为防止中国经济出现滞胀的可能,再出台更加从紧的货币政策不太可能,既不会加息也不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同时也不会放松货币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屈宏斌近日也表示,由于通胀只是趋于缓和,全面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出现,并且央行已经开始实施选择性的宽松措施,例如其对微小公司的措施。随着中国信贷增长的持续正常化,央行将维持货币政策稳定。
同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的经济环境,反而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对此,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说,应对当前世界经济的波动,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即结构调整和消费改革。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的倒逼下,中国可能能够在扩大消费、扩大内需方面迈出实质步伐。
此外,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微博)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原因并不在于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缺乏而是在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体体现在土地财政、融资方式和银行的盈利模式上。当前经济减速难以避免,所以在减速中要寻找增长的平衡点。在减速中完成经济结构转型,改变以往那种依赖外需和高投资率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责任编辑:佟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