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拯救银行业成为欧盟第一要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8 08:1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最近,欧洲政坛关注的焦点话题是如何提高银行自身的资本充足率。这是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能否抵御希腊债务危机的扩散以及是否能够保住欧元货币体系,关键在银行。近日在巴黎召开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向欧洲银行业提出了必须完成的两大任务。

  首先,银行业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参与对希腊的救助。今年7月在欧盟首脑会议上通过的第二轮救助方案中,已经将银行界捆绑在其中。按照这一方案,也就是希腊债务重组的方案,银行业同意减免21%的希腊债务。其次是将到期或即将到期的希腊债务转换为长期贷款。可以说,这是私人银行参与救助希腊的第一个战略方案。

  然而,希腊这次债务重组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主要原因:一是希腊债务危机远比人们想象得更为严重。希腊政府根本实现不了接受援助时许诺的财政紧缩目标。二是债务重组导致了银行业的危机。法国三大银行被降级、横跨法国和比利时的德克夏银行被拆分救助,其他银行也岌岌可危,这引起了欧洲金融市场的恐慌。

  如果说此前为救助希腊人们议论的话题还是债务重组的话,那么在这一方案失败后另一个话题正逐步升温:减免希腊债务。其核心是要将债权人对希腊的债务免除50%至60%。这部分减免的债务涉及欧盟成员国对希腊的贷款,也包括银行和保险业购买的希腊主权债券。这个话题或隐形的方案引起了轩然大波,反对声浪此起彼伏。特别是德国,部分学界和政界的代表高调亮出了反对的旗帜。

  德国是欧盟最大的出资国,在援助希腊的问题上也是如此。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和劳动力成本过高带来的竞争力下降风险,德国此前的施罗德政府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削减福利,紧缩开支。好不容易熬过了艰难日子,财政出现了好转,积攒了一点钱,却又要狠掏自己的腰包去援助别人。

  对于西方的任何政党和政治家来说,民众的反应和情绪都是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然而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更核心的症结在于,减免这么多的债务,无异于让一些银行倒闭,勉强站立起来的也是弱不禁风。银行倒下了,那实体经济还能支撑得下去吗?怎么办?这的确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如果不让银行参与救助显然不行,因为欧元区成员国政府没有那么大的财力直接救助希腊。这就逼得欧元区政府强迫银行和希腊国债的债权人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对希腊的救助。

  目前,要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对希腊的救助,说白了就是要求银行或保险业放弃50%至60%的债务。那么如何抵御银行业的风险呢?初步共识是,要求银行将自有资本比例增加到9%,若达不到这一要求的,国家将强行注资。对于欧元区政府这种强迫命令的做法,习惯了自由市场经济规则的银行家们当然是极力反对。首先是希腊的银行带头反对免除国家债务,因为希腊银行购买本国的国家债券最多。按比例削减,自然损失最大。其次,欧洲最有实力的银行之一,德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也公开表示反对国家强行注资。

  按照新的共识,将银行自有资本比例增加到9%,本来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G20国峰会达成的协议,是预防今后发生类似严重危机的措施之一。只是要恢复经济,各国都需要资金,因此落实到位的时间比较靠后。但欧洲因债务危机的爆发已经等不及了,所以要提前落实提高银行自有资本比例计划。对于银行家的反对,欧元区主席容克在巴黎召开的财长会议期间答复说,可以给时间,让银行自行筹资或解决。届时仍达不到这一临界点的银行,只能实行强制注资。但容克并未说明具体的容忍期限。

  对此,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态度是,在银行界准备好之前,不要急于谈论削减希腊债务的问题。如果走得太快,有可能翻车。也就是说,可能发生比美国次贷危机更大的金融风暴。只要银行业作好了准备,就不怕希腊债务违约或破产。鉴于此,在巴黎举行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将救助银行放在了第一位。容克甚至提出,在自有资本金达到规定的9%之前,不允许发放股息红利或奖金。

  从欧元区政府立场和措施的转变可以看出,目前欧盟已将解决债务危机重点放在巩固银行的根基上,拯救希腊或向希腊注资已成为第二位。显然,防止欧债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刻不容缓。这对全球和世界经济来说最为紧迫。因此,拯救银行业顺理成章地成为欧盟的第一要务。至于这个药方的效果以及它对欧洲实体经济的影响,还需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