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付能力不足长期无解安华农险三地新业务遭监管“黄牌”刘振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8 09:2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刘振盛 成都报道
保费规模一向高歌猛进的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华农险”)被监管层踩了“刹车”。
10月17日,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证实,自今年初以来,安华农险北京、山东、青岛三地分公司的农险新业务被保监会喊停。
“因为长期偿付能力不足,在今年3月初时,监管部门给安华农险下了监管函。”一位知情人士说。2010年其偿付能力充足率仅为0.32,远低于监管要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0年7月,安华农险就开始筹划增资扩股。虽然4.2亿元的新资金早已到位,但增资方案却迟迟未获得保监会批准。
记者曾就上述事项采访安华农险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正式回复。
新业务受限
安华农险成立于2004年底,总部位于吉林长春。主营业务是农业保险和涉及农村、农民的财产保险业务,注册资本4.1亿元,是保监会农业险新模式4家试点企业之一。
自成立以来,其保费增速迅猛,远超过其它农险公司。
在2005年,安华农险实现了5506万元保费收入,很快,2006年即迈过亿元大关,增长到2.48亿元,2007年保费收入更是一跃到14.08亿元。截至2011年8月,其保费规模已达到22.80亿元。网点扩张也十分快速,仅在2006年,就一下子设立了北京、山东、内蒙、吉林四家省级分公司。
然而,由于资本金规模小且保费扩张凶猛,导致其偿付能力下降。2009年其偿付能力充足率仅为-0.42,到2010年底略有提升,达到0.32。
按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的为不足类公司,保监会可采取多项监管措施,其中之一便是责令停止开展新业务。
于是,急速上升的安华农险收到了监管“黄牌”警告。
“今年以来,北京、山东、青岛三地农险的新业务都不能做了。”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不过,从结构上看,监管部门限停措施很可能只是想达到警示效果,因为在安华农险的业务结构中,这三地的保费规模并非最大的。
不过,影响仍然不可忽视。例如,北京市保监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安华农险北京分公司的保费收入为1469.75万元,比去年同期的2276.47万元,下降了35.44%。
山东保监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安华农险山东分公司的保费收入为17502.9万元,同比去年的23543.59万元,下降了25.65%。青岛分公司则下降了39.9%。相比之下,2006年8月,山东分公司获准开业,2007-2010年分别同比增长298%、57%、28.38%、27.92%。
与之背离的是,行业增长依然。以经营稳健的种植险为例,截至2011年8月末,山东种植业保险承保面积2650.69万亩,保费收入合计2.75亿元,同比增长41.75%。
记者统计发现,在今年1-8月份,除了山东和北京外,其内蒙分公司同比增长10.38%、辽宁分公司增长13.86%;吉林分公司也仅是略有下滑。
增资方案悬而未决
增资扩股成了安华农险必然的选择。
在2010年7月,安华农险与6家投资者签订了增资扩股协议,老股东中仅安华佳和参与增资,其他新股东分别为广州融捷投资管理集团、廊坊北方机械工程集团、广东中长信投资管理公司(现更名为“广东长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环球银证投资公司、珠海九坑房产开发有限公司。
“募集了4.2亿元资本金,方案在去年10月就已经上报给保监会。”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增资完成后,股东主要以民企为主。
虽然补充资本的要求很紧迫,但是截至目前,该方案尚未获得保监会批准。
记者获悉,市场曾传言,该公司的国有股东并不愿意增资后股权被大幅摊薄,但这一说法未能得到安华农险方面的证实。
在原来的股东名单中,国有股东包括:吉林电力有限公司的下属单位吉林名门电力实业集团(持股14.63%),以及吉林粮食集团(12.2%)、吉林昊融有色金属集团(9.76%)、长春市融兴经济发展公司(9.76%)。但他们都没有参与新一轮增资。
另外记者调查发现,在新进股东中,背后隐藏着不少PE市场、二级市场的大鳄。
广州融捷投资管理集团的董事长是吕向阳,主要从事金融业和股权投资业务,吕为比亚迪(002594.SZ)董事长、总裁王传福的表哥。吕在1995年2月与王传福共同创办比亚迪,其和广州融捷投资分别持有比亚迪10.16%和
6.91%的股权,并且担任上市公司的副董事长。
广东中长信投资管理公司则是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和联盛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国有控股企业,主要从事股权投资和财务顾问。
北京环球银证投资公司以证券、股权投资为主,仅今年以来,就通过信托渠道成立了环球2号、环球5号、环球6号定增宝三款投向二级市场的产品。
“在新进的股东里,大部分都是战略投资者,不会参与具体经营管理,都是准备瞄准上市退出的。”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上市是安华农险一直追求的目标。早在2006年,安华农险就酝酿过借壳上市,甚至还吸引了海航集团、苏宁环球集团等投资者,不过最终被保监会叫停。在2010年年报当中,安华农险重新表示,远期将通过公开上市等手段打造持续融资平台。
增资将成常态
“这一次有投资者愿意参与增资,说明资本对安华农险的发展模式还是认可的。”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
该人士告诉记者,与其它农险公司相比,安华农险最大的特点是比较有创新,并且业务思路宽阔。比如在渠道方面,其就运用了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合作组织发展模式、县级政府发展模式、农村经营管理站和农村信用社结合的渠道、农村个人代理的渠道等五路并举。
不过,随着规模的扩张,安华农险恐怕也将陷入“扩张—融资—再扩张”的模式,这一点已经露出端倪。
安华农险董事长刘志强就曾表示,未来增资将成为常态,在保证管理能力到位的基础上,保持公司增资的速度。刘还表示,有很多金融机构投资者看好安华的未来,正等待着下一轮的注资。
“规模做大对农业保险还是很有好处,因为可以分散不同区域的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偿付风险。”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最明显的是在2007年、2009年期间,由于吉林省的干旱,安华农险的赔付款都比2008年大幅飙升。
该人士认为,除了做大规模,保险公司还应该提倡精细化经营。比如在成本方面,因为承保费率基本变化不大,但可以通过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从而减少赔付率,或者是降低人工等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