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250亿元贷款支持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0 09:37 来源: 新浪财经2009年以来,中国银行大力推进文化、科技、金融相结合,充分发挥金融的力量,推动文化产业加快整合与升级,支持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截至2011年8月末,中行支持文化产业贷款余额250亿元,较2009年初增长55%,文化产业贷款客户数增速、贷款余额增长和资产质量改善均明显超过全行各产业平均水平。
创新产品服务,打造专业化金融服务体系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平台的支持。文化产业不同于传统制造业,在运作模式、盈利模式、金融需求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同时文化产业内不同业态也呈现出较大的个性化特点,需要金融机构专业化产品和服务的支持。在深入研究文化产业特点的基础上,中行一方面对现有产品进行了组合应用,另一方面积极创新产品服务,先后推出了“影视通宝”、“西泠通宝”、“家居银行”等一系列文化产业融资产品。
“影视通宝”产品将影视剧制作企业的剧本、播映权等无形资产作为质押物,解决了文化企业无形资产抵质押难的问题。自2010年7月投放市场以来,这一产品在区域内乃至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得到广泛好评。在浙江中行通过“影视通宝”产品累计对9家影视剧制作企业发放贷款1亿元,并建立了包含10家企业、金额2亿元的项目储备库。“影视通宝”支持拍摄的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师傅》、《我的太阳》等先后在央视频道播出,预计到2012年二季度,还将有15-20部“影视通宝”支持的电视剧陆续与观众见面。
“西泠通宝”产品以文化艺术品拍卖公司为核心客户,由拍卖品和拍卖公司提供担保,为拍卖艺术品的个人提供贷款,形成了围绕艺术品收藏和拍卖公司的供应链融资服务,既解决了客户融资难题,也为中行拓展了一批高端客户。该产品正在中行浙江省分行进行试点。
“家居银行”产品将千家万户的电视拓展成为继柜面、电脑、手机以外的又一银行服务平台,丰富了客户的选择,提升了银行的电子化服务能力。该产品将在全国多个省市有线电视网络陆续推出。
跨境联动,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作为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中行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海内外一体化平台,力促文化产业打破瓶颈,跨国界、跨地域、跨媒体快速发展,为文化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金融服务支持。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联合摄制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在充分考虑借款人资信和抵押物价值的情况下,中行为《北京人在纽约》电视剧制作提供了150万美元一年期贷款,开创了我国商业银行与文化产业合作的先例。该剧播出后获得巨大成功。
2011年6月,中行发挥海内外分支机构联动优势,在较短时间内,克服众多困难,成功为新华社纽约时报广场项目开出备用信用证,用于新华社在纽约时报广场租用大型彩色屏幕,为传播“中国声音”提供了金融支持。
2011年7月,中行为中央电视台国际总公司开立美元租赁保函,支持中央电视台赴美设立分台。目前,中行正在积极推动海内外分行联动,为央视开设分台提供全方位服务。
多业并举,建设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
我国文化产业的资本化运营刚刚起步,虽然一些优秀传媒企业的上市步伐明显加快,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但总体看,文化企业募集资金和运作资本的能力较弱。作为金融服务平台最为齐全的商业银行,中行充分发挥了多业并举的优势,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文化企业加快改制并登陆资本市场,促进文化产业业务发展。
中国银行全资附属机构中银国际第一家设立文化产业专业研究和营销团队。自2000年以来,中银国际先后担任凤凰卫视香港IPO上市、新华文轩香港IPO上市、中南传媒A股IPO上市的独家保荐人和主承销商,成功支持数十家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
2011年7月,财政部、中银国际、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等联合发起成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推动产业投资基金从事文化产业投资,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基金计划募集资金200亿元,主要投资文化传媒领域。
目前,中国银行集团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直接投资、保险、中银文化产业基金之间已建立了信息共享、客户共享的联动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突出地区特色,采取差异化发展方式
由于文化禀赋的不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化。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中行注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业务。
广东省分行和深圳市分行抓住当地科技文化产业特色,确立了以科技文化产品制造、高科技彩印、动漫、网络为主的文化客户群。江苏省分行积极利用民间雕刻、刺绣、仿古建筑、主题公园等文化资源,开展相应研究和营销工作。湖南省分行和上海市分行借助本省市大力推进广电行业改革的契机,针对广电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创新服务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