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外贸女工转型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1 10:03 来源: 新华08

  

  ⊙记者 秦菲菲 ○编辑 王晓华

  24岁的湖北姑娘君莉是北京西单婚庆大厦一家婚纱礼服的金牌员工。君莉的普通话非常好听,是温柔的港台腔调,没有一丝家乡的口音。这得益于她在广东多年的打工经历。

  君莉原本在一家外贸服装厂工作,与企业共同经历了2008、2009年金融危机的困难,熬过2010年的艰辛,却最终没能扛过2011年。

  ”还记得2008年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金融危机,但在网上看到铺天盖地的报道,好像很严重。那时我们怕被裁员,很卖力地干活,和老板一起挺了过来。“君莉说,那个时候,人人自危之下,2000多块钱的收入,也让这些异地打工的人努力地争取保住饭碗。

  除了不缺人外,当时企业主要的原料——棉花价格也不算高。人力和原材料成本低,让订单即使略微有些减少的企业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难过。”其实我们觉得2008、2009年的日子是最好过的。“君莉说。

  事实上,有这种感受的不仅仅是君莉。在经历了2010和2011年以后,很多外贸企业主才纷纷感慨,回头想想,其实2008和2009年的日子比近两年好多了。”当时买原材料很便宜,我们企业的产品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订单没有受太大影响,工人也比较稳定,但此后人不好招,原材料涨价涨得厉害,总体的情况比我们面对金融危机时更困难、更严重。“有企业主坦言。

  能熬过2010年、2011年的出口企业,明年的订单虽然没有明显减少,但却不再敢接大单长单了。由于汇率变动太快,有时候企业接了单,但等产品完工的时候,由于人民币升值,企业利润骤然减少,甚至可能利润全无。

  出口企业从接到订单开始直至最终交货一般有几个月不等的周期。在这几个月内,成本波动就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拿一个服装厂来说,从打版开始到生产,大概需要4、5个月,再到出口共有6、7个月的周期,这中间就会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往往签约时看似有利润的订单,到最终交货时已经没有了利润空间。

  君莉说,也是因为这样,企业主接单很谨慎,活越来越少,不少人就渐渐离开了。正当人少的时候,企业突然却又接了个不错的订单,一时间人手很紧张,最终因为原料没能及时到位,产品完成期推迟了些,不但没赚,还赔了客户钱。这让基本微利甚至亏损做了两年的企业主,终于下定决心关了厂。

  也是因为这样,君莉离开了原本的企业。她发现和她一起去广东打工的小姐妹,留在原来企业的已经很少了。年龄还小的她们,有的受不了工厂的辛苦,宁可去做工资少但看似轻松的商场店员,有的因为企业情况不好索性回乡。君莉是南方姑娘,却离开了南方,来到北京,寻找自己的机会。

  原本的工作经历对新的工作并非没有帮助。接触了几年服装制作的君莉发现,穿衣技巧和穿婚纱是有相同之处的。”比如身材娇小的新娘最好不要穿缎面的,会镇不住场,穿可爱风格的蓬蓬纱最好,当然也要腰线高些显得高挑;原本就高挑又瘦的新娘可以选择鱼尾婚纱,很显身材。“君莉工作不久,却很快有了心得。

  她靠着长相甜美、语言得体、眼光精准,在西单的婚庆大厦把店员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她推荐给准新娘的婚纱往往让准新娘们一穿上就不舍得脱下来,这让她成了店里的金牌员工。

  她现在的理想是攒够钱开一家自己的婚纱礼服店,打扮出最得体的新娘。从实业到失业再到服务业,君莉的四年工作体现出不少外贸企业的浮沉生死,外贸女工的转型也成为不少外贸企业的侧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