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气弥漫基金公司“心理按摩”聊胜于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4 08:54 来源: 新华08网
□本报记者 田露 上海报道
”又要给客户做‘心理按摩’了。“一位基金公司市场经理在MSN上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感慨道。她所谓的”心理按摩“包括两方面:理性的指导与动情的鼓舞。
这位市场经理表示,今年以来,尤其是进入下半年,股债双跌,悲观气氛越来越浓重,基金公司的市场与销售部门不得不勤勉地承担起对基金投资者的安抚和投资指导作用,这种工作被该公司的市场总监形象地称之为”心理按摩“。
”现在的低迷气氛和2008年时有得一拼,眼下所做的工作好像又让我回到从前。“这位市场经理说。
理性和态度都重要
”对投资者进行安抚是必要的,他们的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在与中国证券报记者交流时表示,公司今年整体业绩的确不好,除了货币基金之外,其他指数、债券、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均发生亏损,其中几只股票型基金截至目前,跌幅已超过15%。
该位人士表示,这几年,基金公司在与基民的交流过程中,已摸索出一定的方法,帮助他们”稳住阵脚“,冷静面对亏损和风险,也借此稳定公司的客户资源和保护品牌形象。
她表示,投资毕竟是专业事项,在目前反复震荡且波动较大的市场形势下,为客户释疑解惑,是首当其冲的任务。前不久,该公司在西部一座重点城市办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活动,请了包括投资总监在内的两位基金经理,就中国经济转型和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做了内容丰富的演讲。此外,一位具有海外投资经验的知名人士和拥有心理学背景的业内营销专家也各自为到场的客户指点迷津,劝慰他们不要过度纠结于眼下极度悲观的市场气氛,更多从危机中看到机会,把握长线投资的入场时机。
”我感觉这些营销专家和海归人士跟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更能够理解普通投资者的焦虑和需求,而且也很能调动现场气氛。这种互补不错。“该位人士说。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类似的活动,往往一些财力雄厚的大公司做得较多,一方面有经费支持,另一方面,二级市场清冷不振,缺少热点和主题,也使基金经理和研究员能腾出更多时间参与相关活动。
对于一些小公司而言,虽然财力和品牌影响力有限,较少筹办类似活动,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方法,力图在熊市中和客户做有效的沟通。
”我们主要在对账单中对客户作一些鼓励,另外还会发一些短信来提示市场波动,或提供建议,巩固信心,有时候还有面对面的交流。“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营销经理这样说道。
眼下,”面对面“的交流可不是轻松之举。上述经理透露,近期,该公司的一位销售经理就被银行渠道叫过去,陪一位基民聊了半天,听他倾诉投资亏损后的烦闷与怨气。
”我们的客户大部分都挺好的,他们只是想有个途径发泄一下情绪,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服务上尽职尽责,真诚待人。“这位营销经理说。
基金赚钱才是王道
不过,并非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抱着这样”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态度,有一家基金公司的营销总监就表示:”我们公司现在基本上除了做理财刊物,其他什么活动都不做了。不赚钱,做什么都没用!“
确实,考虑到基金投资者现在普遍比较脆弱的心理状态,有相当一批基金公司现在营销非常保守,不愿再去刺激投资者的神经。因此,虽然”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已成业内共识,他们也不愿再明显地提出投资建议。
此外,还有基金公司的市场人士表示,经过这几年的锻炼,基金投资者的行为也不是简单的”羊群效应“了,不少人眼下异常淡定,坚定地持有着基金份额,静待市场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