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经济”崛起的坐标意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4 09:51 来源: 商务部网站这是一份从内生力量崛起到外延无限扩张的“无区域经济”样本,这是一本从被动走出去到主动融入他乡的独特“地方经济史”,这是一支从谋求自身生存到为世界经济带来活力的“区域商帮”典范。
本土浙江、省外浙江、海外浙江——近千万名浙商靠韧劲与顽强,用勤快的双手在地球撑起了交相辉映的“三个浙江”,其成就的“浙江人经济”在三个不同的地理坐标上横空出世。
随着首届世界浙商大会的召开,世界各地千余名浙商共聚杭州,这股享誉海内外的神奇经济力量再度引起世人的瞩目。
再远的土地都能找到浙商
浙江省南部的青田县是一个不到50万人口的小山城。到当地居民家中做客过的外地人会惊讶地发现,这里几乎家家挂着世界地图。“我家亲戚在欧洲做生意,大家都很关心,我们很需要这张地图。”30多岁的市民羿万江指着家中的地图说。据当地政府介绍,在世界五大洲120个国家和地区,都有青田人或青田华侨的身影。
就像青田县一样,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同浙江资本一样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流动。据浙江省多个部门调查,在10.18万平方公里的浙江本土区域内,市场主体总量为318万户,包括70.4万户民营企业与228.6万户个体工商户。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上,有超过600万的浙商在省外经商办企业;在海外,150多万浙商把生意做出国门,走向世界。
“就算是再远的土地上,都能找到浙江商人的脚步。”出生在浙江省余姚市的学者余秋雨说。
据来自全国29个省级浙江商会的不完全统计,省外浙商共创办各类企业26万多家、各类专业市场2000多个,投资总规模超3万亿元,其中从浙江输出的资本约1.3万亿元。向当地缴纳税收1200多亿元,解决1136万人的就业。“按照2010年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为44.6%测算,省外浙商的这个投资数额相当于创造了6.7万亿元的GDP,是浙江省的2.4倍。”浙江省政府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说,“浙江人在省外创造的价值与贡献已超过了本土。”
有学者认为,浙江省的GDP已不能完全真实反映本省的综合实力,包括“浙江人经济”在内的GNP才是浙江创造的全部价值。
融合之商、活力之商、创新之商
“在马德里、迪拜或国内某城市的大街上,听到浙江话并不奇怪;在有的浙江人家庭,你见到的欧元可能比人民币还要多。”年近70岁的金华民营企业家楼丁新说。早年到内地闯荡的楼丁新回家乡后,他30多岁的儿子楼丹拿过“接力棒”,在山西省办企业,口音中都带着地道的山西味儿。
因资源匮乏一度背井离乡的浙江人,现在已在流入地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的融合。据浙江省委政研室调查,省外浙江人在当地担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超过千人。由于对当地贡献突出,106名省外浙江人荣获“五一”劳动奖章,772人获当地优秀企业家称号。
“早年浙江人靠扒火车、睡地板闯天下,是一种天生资源禀赋缺失下求生存的无奈;现在走出去则是产业、资本甚至活力的‘溢出效应’。”浙商开放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程惠芳认为,浙商在走出去中,延伸了产业链,推动本土产业的梯度转移,更让死的资本活起来,促进了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无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的实施,还是入世之后的加快走出去,浙商都有活力四射的表现。
《宋史·地理志》概括浙江人文化气质为“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被今天的浙江人用“一有阳光就灿烂、一遇雨露就发芽”的行为方式所印证。从上世纪80年代“做别人不愿做的事”,90年代“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到本世纪以吉利集团、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做别人做不了的事”,这种活力与创新的文化基因,在“三个浙江”的版图上一样精彩。
对今天的浙商来说,创新发展已取代早年的一般性创业模式。一批有实力的浙商开始创建科研基地,进军高新技术产业。吉利汽车融资10亿元,兴办起有万名学生的北京吉利大学。内蒙古浙商投资20亿元开办高科技公司,研究蓖麻籽深度加工综合利用开发。
浙商是浙江的“金名片”,其托起的“三个浙江”造就了所有资源要素中最宝贵、最稀缺、最活跃、最高效的创业者资源。
风筝飞得再远,线头却始终在家乡
在西施故里诸暨市的城西商务区,一家名为奇创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的IT企业悄然落户在这里。公司的创立者是早年在美国硅谷创业的诸暨人骆建军。他的想法是,希望公司依托内部的科技研发中心和产业化中心成为一个科技超市,将IT技术广泛应用于诸暨当地的产业集群中。
“这些在外诸暨经济元素的回归,很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本地传统的发展路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诸暨市委书记王继岗说。当地把类似于骆建军这样的项目称之为“回归经济”。每年农历腊月廿九夜,诸暨都会召开在外诸暨人招待宴会,市委书记、市长出席,大家把酒言欢,共叙乡情,共商家乡发展大计。
“支持浙商走出去与吸引浙商回乡投资、反哺浙江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一直希望在外浙商能“常回家看看”。从2006年开始,浙江省就着手实施引进省外浙商的工作。截至目前,省外浙商共回乡创办企业2470多家,投资总额达900多亿元。
今年以来,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配套改革等国家级战略相继获批,让更多浙商参与到这些重大战略或项目中成为可能。浙江省代省长夏宝龙希望浙商既为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多作贡献,也要富而思源,回报桑梓,促进“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更好地融合发展。
世界浙商大会会歌《四海同乡亲》中的“一江亲情水”“永留故土根”等词句打动着无数回乡浙商的心扉。“‘三个浙江’就好比是孪生兄弟,都是从家乡浙江走出去的。就好比风筝飞得再远,线头也还是在家乡!”一位多年在外的浙商说。
在湖南省浙江商会会长徐文忠心里,家乡浙江是在外浙商的坚强靠山。“我们就是在这块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浙江好,浙商才好。我们有信心用‘三个浙江’撑起家乡更加美好的明天!”徐文忠语气中充满了坚定。(何玲玲、李亚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