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私募非结构化产品发行逆势回升显露抄底迹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4 12:31 来源: 新华08网

  

  新华08网上海10月24日电(记者桑彤)尽管市场环境恶劣,但私募基金加大了产品发行力度,9月共有29只私募非结构化产品成立,业内人士认为抄底意味浓厚。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私募非结构化产品发行逆势回升,9月发行新产品的私募公司数量也出现回升,共计21家私募公司发行新产品,较8月的16家有所增加。其中,老牌私募依然是发行的主力,和聚、源乐晟各有2只产品发行,合赢投资、慧安投资、翼虎投资、展博投资、重阳投资也各有1只产品发行。此外,紫石投资也继续在非结构化产品领域扩大规模,9月发行了第2只非结构化产品。

  海通证券基金分析师罗震认为,9月市场下跌惨烈,在此时发行产品需要实力,更需要对未来市场趋势判断的信心与勇气,在此时发行产品的私募应该是具有独立眼光与较强判断力的公司。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9月TOT(信托中的信托)发行市场依然没有丝毫起色,再现零发行局面。回顾今年以来TOT发行的走势,可以发现TOT发行冷暖与大盘走势紧密相关,进入三季度后,随着指数持续下跌,TOT发行进入彻底停顿局面。

  从业绩分布来看,结构化私募表现出色。首先,76.82%的结构化私募于9月份跑赢沪深300指数,不仅远高于公募偏股型基金,也高于非结构化私募。同时,与非结构化私募不同的是,9月结构化产品有5%取得正收益,且有6只产品取得2%以上收益,最高的收益接近10%,而非结构化产品收益最高也仅为2.06%,这体现出结构化私募产品更强的收益获取能力,即使在个股几乎全面下跌的9月,也有产品能取得较好的正收益。

  罗震认为,结构化私募的收益获取能力在今年以来的月度业绩中已经被反复验证,其中原因可能与结构化产品资金多为私募公司自有资金有关,投资运作更少受到外部投资者干扰,更能发挥私募公司的投资能力,且在持股集中度等方面也更为激进,从而有利于捕捉哪怕是非常稀少的投资机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