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上山下田”的启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5 03:23 来源: 经济日报长白山出产人参。近日,记者来到吉林长白山下的“人参之乡”集安市采访,听当地人说,他们正忙着让人参“上山下田”。记者不禁纳闷,人参本是山里长,何谓“上山”?既然要上山,为何又要“下田”?
原来所谓“上山”,是指发展林下参。与山上人工栽培的“园子参”不同,林下参是把精选的人参种子撒播到原始森林里,让它们在大自然中自由生长,吸收阳光雨露,长足二三十年后再采挖。这样收获的人参,外观和品质与野山参相差无几,又不受农药、化肥污染,在市场上十分紧俏。记者在人参交易市场看到,普通的园子参论斤称,几乎是“萝卜价”;而生长年限长的林下参,一棵就成千上万元,有的甚至能卖出10多万元的“天价”。
所谓“下田”,是指发展农田栽参。在集安,人参传统的栽培模式主要是伐林栽参。由于无序开发,每年使2万余亩森林遭到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参地资源面临枯竭。为解决这一矛盾,近年来当地一些大的参药企业开始了非林地栽参的尝试,将人参“请下山”,在农田和荒地里进行栽培。现在,“下田”的人参已占当地人参种植面积的16%,林地的压力逐步减轻。
不管“上山”还是“下田”,都是为了改变伐林栽参的传统模式,探索参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将人参“请上山”,打的是“绿色健康”牌。据统计,在上海、浙江、福建等地销售的人参中,林下参占了一半,足见其市场之大。将人参“请下田”,则是一着长远的“生态棋”。国内外市场对人参需求量逐年增加,近年来宜参林地缺口越来越大,在集安市,人参留存面积年均递减6.9%,农田栽参模式的尝试可谓参业发展的长远之计。
集安人参“上山下田”的转型之路,对依赖森林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广大林区应该有所启示。在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超过20%。山珍、特产是林区人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但“竭泽而渔”的困扰在各地都不鲜见。集安参业转型的案例告诉我们,发展特色产业其实可以另辟蹊径,兼顾山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不过,放弃多年传统,开辟新的发展路径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拿林下参来说,其生长过程可谓“九死一生”。在森林里撒下种子,能成活的只有5%到10%;就算活下来出了苗,还要经受大自然的各种考验;而且不同于园子参4年至6年就能出土,林下参要生长二三十年才能卖出价钱,在这期间参农必须小心看护林子,防止被盗。这样漫长艰辛的过程,如何变成一种可普遍推广的盈利模式?这是人参“上山”要解决的问题。而对“下田”的人参来讲,由于农田里缺乏人参必需的营养成分,如何保证其拥有与山参相同的品质、减少农药化肥污染,都是必须面对的课题。
对于转型中的难题,集安在人参“上山下田”过程中摸索出了两点经验:一是要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二是要有科技的强力支撑。
解决了“上山下田”的问题,人参种植的转型之路也只走了一半,后续的产业升级之路同样任重道远。当前,集安不少参药企业都在广泛联合科研机构,打造完整的人参产业链,积极探索一条林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