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共建美好家园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5 08:46 来源: 商务部网站在抢抓历史机遇、推进科学发展的进程中,生态优势是我州持续发展的重要比较优势,也是参与未来竞争发展的重要制胜基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更是我州的立州之本。
让千里彝山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生,成为刻不容缓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州第八次党代会把加强生态保护、积极构筑生态安全保障,作为今后五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要完成好的十项主要任务之一。落实责任,节能减排
“十二五”省下达我州节能目标为单位GDP能耗下降14%;2011年节能目标为单位GDP能耗下降3%。根据这一目标任务,我州依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不断健全和完善节能监管体系,落实节能降耗目标。帮助企业及时分析掌握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状况,挖掘节能潜力,寻找节能方向,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排放;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从建设源头把好节能准入关,促进能源资源合理利用;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对能耗限额超标的企业,责令限期进行整改,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
在减排方面,“十二五”及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为:2015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削减6%,氨氮削减7%、二氧化碳削减1.1%,氮氧化物削减6%;2011年全州化学需氧量新削减不低于1342吨、氨氮削减不低于127吨、二氧化碳削减不低于1891吨、氮氧化物削减不低于628吨。完成8个省级污染减排重点项目、9个州级污染减排重点项目。
为此,全州环保部门切实加大污染源的监管力度,州环境监察支队每季度一次,县环境监察大队每月一次对国控、省控、州控企业和重点污染减排项目进行环境现场监察;州环境监测站对国控企业每季度一次,省、州控企业半年一次开展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对国控企业和省、州控企业开展污染源在线监测装置有效性比对监测。建立以污染减排为目标,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监管、外排污染物监控为手段的污染减排环保监控体系;强化减排项目工作督查,建立污染减排项目倒逼机制,确保污染减排工程按期完成。防治污染,保护环境
在加强金沙江、红河、龙川江流域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中,一是切实加强对矿山、化工、冶炼和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严防污染事故发生;对辖区内通过环评审批但未通过竣工环保验收的建设项目,对建设进度、环评及试生产审批等进行检查清理,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二是以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为重点,开展水污染防治,继续加大以城镇过境河流为重点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力度,以龙川江、星宿江、礼舍江和菜园河等主要流域水污染防治为重点,严格按照水环境功能区划达标要求,全面启动实施龙川江、星宿江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加强“两江”水质监测,严格控制和减轻沿岸重金属、油类、氨氮、总磷排放,确保辖区主要河流水环境持续改善;加强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和保护,采取最严格的措施,确保城乡群众饮用水安全。实施10县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其中,楚雄市九龙甸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争取到中央排污费专项资金补助2575万元,这是我州截至目前争取上级饮用水源地保护最大的项目,该项目涉及楚雄市吕合镇、牟定县凤屯镇共5个村委会40个自然村1625户农户6586人,计划实施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生活垃圾治理工程、人畜粪便处理工程、人工湿地工程、水源林建设工程、卫生公厕工程、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整治和环境宣教八项工程。三是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生产全过程控制、分散治理与集中治理相结合等工业污染防治措施,严肃查处执行规划环评管理、项目审批、工程建设、“三同时”监管等方面出现的环保突出问题,环保、发改、工程等部门联合依法淘汰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设备和生产能力。四是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医疗危险废物监管工作,启动实施一批工业生产废渣无害化处理、土壤修复、废水治理、工业生产危险废物处置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楚雄州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建设,进一步规范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监管,依法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金属污染企业。
此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也被提上保护环境的重要位置,州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用于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环保部门认真实施《楚雄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生态示范村、环保示范村和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示范工程建设,提升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加速推进乡镇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完善农业源污染防治措施,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改善城乡环境。
坚持生态优先,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切实加强生态保护,积极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彝州必将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摘自:楚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