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着力实施两个“双百工程”促进城乡人才交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5 09:46 来源: 商务部网站
南华县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人才资源双向交流体系,决定从2010年起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以“百名干部到村任职、百名村官上挂锻炼,百名专业人才进村服务、百名农民党员进城学艺”为内容的两个“双百工程”,扎实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进程。
——百名干部到村任职。结合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管理,每年从全县副主任科员以上非领导职务干部中选派100名党员干部担任100个村(社区)党组织的党建指导员,充分发挥他们熟悉基层、经验丰富、组织领导能力强的优势,帮助村(社区)党组织提高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水平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通过选派,探索一条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和使用的新路子,切实激发非领导职务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选派干部每月到村(社区)帮助指导工作不得少于7天,全年驻村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百名村官上挂锻炼。每年从农村(社区)选调100名村(社区)“三职”干部分期分批到县级有关部门和乡镇站所挂职锻炼、跟班学习。挂职村(社区)干部通过围绕“任职一个岗位、提出一条建议、学好一套制度、服务一个项目、撰写一篇体会”的“五个一”任务进行学习锻炼,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本领,拓宽工作视野。
——百名专业人才进村服务。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建一支由100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南华县机关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分别到乡镇站所、学校、医院、农村(社区)等基层单位,大力开展“人才带动”活动。涉农部门主要采取定点联系、对口指导、技术帮扶等方式,认真开展“科技下乡支农”活动;卫生部门主要采取送医、送药、送知识、送技术、送管理等方式,认真开展“卫生下乡支医”活动;教育部门主要通过让城市和农村学校结成“手拉手”共建对子,认真开展“城乡学校对口支教”活动。——百名农民党员进城学艺。充分依托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由县委组织部联合科技、农业、卫生、人事劳动、党校等单位,开办一个“农民党员培训学校”,在每年的7月和12月分别从各乡镇组织100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党员致富先锋、种养殖大户、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乡土人才进行集中学习培训,并适时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双带”本领。
南华县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人才资源双向交流体系,决定从2010年起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以“百名干部到村任职、百名村官上挂锻炼,百名专业人才进村服务、百名农民党员进城学艺”为内容的两个“双百工程”,扎实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进程。
——百名干部到村任职。结合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管理,每年从全县副主任科员以上非领导职务干部中选派100名党员干部担任100个村(社区)党组织的党建指导员,充分发挥他们熟悉基层、经验丰富、组织领导能力强的优势,帮助村(社区)党组织提高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水平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通过选派,探索一条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和使用的新路子,切实激发非领导职务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选派干部每月到村(社区)帮助指导工作不得少于7天,全年驻村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百名村官上挂锻炼。每年从农村(社区)选调100名村(社区)“三职”干部分期分批到县级有关部门和乡镇站所挂职锻炼、跟班学习。挂职村(社区)干部通过围绕“任职一个岗位、提出一条建议、学好一套制度、服务一个项目、撰写一篇体会”的“五个一”任务进行学习锻炼,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本领,拓宽工作视野。
——百名专业人才进村服务。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建一支由100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南华县机关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分别到乡镇站所、学校、医院、农村(社区)等基层单位,大力开展“人才带动”活动。涉农部门主要采取定点联系、对口指导、技术帮扶等方式,认真开展“科技下乡支农”活动;卫生部门主要采取送医、送药、送知识、送技术、送管理等方式,认真开展“卫生下乡支医”活动;教育部门主要通过让城市和农村学校结成“手拉手”共建对子,认真开展“城乡学校对口支教”活动。
——百名农民党员进城学艺。充分依托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由县委组织部联合科技、农业、卫生、人事劳动、党校等单位,开办一个“农民党员培训学校”,在每年的7月和12月分别从各乡镇组织100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党员致富先锋、种养殖大户、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乡土人才进行集中学习培训,并适时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双带”本领。
南华县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人才资源双向交流体系,决定从2010年起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以“百名干部到村任职、百名村官上挂锻炼,百名专业人才进村服务、百名农民党员进城学艺”为内容的两个“双百工程”,扎实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进程。
——百名干部到村任职。结合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管理,每年从全县副主任科员以上非领导职务干部中选派100名党员干部担任100个村(社区)党组织的党建指导员,充分发挥他们熟悉基层、经验丰富、组织领导能力强的优势,帮助村(社区)党组织提高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水平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通过选派,探索一条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和使用的新路子,切实激发非领导职务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选派干部每月到村(社区)帮助指导工作不得少于7天,全年驻村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百名村官上挂锻炼。每年从农村(社区)选调100名村(社区)“三职”干部分期分批到县级有关部门和乡镇站所挂职锻炼、跟班学习。挂职村(社区)干部通过围绕“任职一个岗位、提出一条建议、学好一套制度、服务一个项目、撰写一篇体会”的“五个一”任务进行学习锻炼,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本领,拓宽工作视野。
——百名专业人才进村服务。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建一支由100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南华县机关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分别到乡镇站所、学校、医院、农村(社区)等基层单位,大力开展“人才带动”活动。涉农部门主要采取定点联系、对口指导、技术帮扶等方式,认真开展“科技下乡支农”活动;卫生部门主要采取送医、送药、送知识、送技术、送管理等方式,认真开展“卫生下乡支医”活动;教育部门主要通过让城市和农村学校结成“手拉手”共建对子,认真开展“城乡学校对口支教”活动。
——百名农民党员进城学艺。充分依托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由县委组织部联合科技、农业、卫生、人事劳动、党校等单位,开办一个“农民党员培训学校”,在每年的7月和12月分别从各乡镇组织100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党员致富先锋、种养殖大户、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乡土人才进行集中学习培训,并适时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双带”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