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舒可心谈弃盘:通胀下无暴利,集体撤离很正常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5 11:4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5日讯 中国公共问题物业管理专家舒可心教授日前做客《中经名博会》访谈中称,在当前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的市场中,物业服务市场已无暴利可言,许多物业公司纷纷撤离。针对此现象,舒可心教授认为,业主们要想拥有一个好的社区服务,就应团结起来,肯花钱,通过业主委员会,由业主们共同决定,选择好的物业公司。以下为访谈实录。

  

舒可心谈弃盘:通胀下无暴利,集体撤离很正常

  中国公共问题物业管理专家 舒可心

  

舒可心谈弃盘:通胀下无暴利,集体撤离很正常

  舒可心、张捷做客《中经名博会》

  主持人:那么现在您说的这个共同体最好的展现的形式是不是就是业委会?

  舒可心:业主大会,不是业委会。

  主持人:有什么区别吗这两个?

  舒可心:当然有区别,业主委员会是一个很小的三五个人的一个小集团,业主大会是所有业主为成员的组织。比方说我们一提到工会,大家想到的就是长安街边上的全国总工会,错。全国总工会本身的意思是中国的所有工人组成的那个协会。所以我们小区里面有业主委员会不成,关键是要有业主大会。

  张捷:业主委员会有的时候会贵族化,但是业主大会的问题是有时候召开起来比较困难,业主很难凑齐,尤其现在我们的政策制定当时有点拍脑袋,他的门槛很高,很多时候要求业主大会三分之二,多数来决定,但是实际上很多时候你开会根本凑不齐三分之二。

  舒可心:实际上我们中国在立法的时候,发现这样的问题,也学习了美国的一些习惯,就是业主大会可以有面对面形式召开的,比方说三五千个业主租人民大会堂,都去人民大会堂开会,当然这是玩笑。那么其实现在我们国家的法律允许三五千个业主,每个人填一张表决票,相当于民意调查。如果每个业主认认真真的填写了这表决票,有一半的人同意解聘这物业公司,这个物业公司也可以被解聘。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建委就开发了一个网络平台,让大家去网上投票,每个业主可以通过电话、短信,或者是网络的方式去网上投票,最后每天谁投了多少票,都在那儿显示着,物业公司就提心吊胆,说业主们什么时候炒了我。另外,这个《物业管理条例》在2007年《物权法》出台的时候也做了一个修订,把原来张老师说的很多三分之二的都改成二分之一了。比方说解聘和选聘物业公司,现在只需要二分之一的业主,就是人数和面积都超过一半就行了,这个门槛就低了很多,当然和西方国家比起来还是高。

  张捷:它应该是硬性的规定,西方国家很多时候是按与会人的比例决定,咱们是按全体人的比例,这个中间有很大差距。

  舒可心:这个差别太大了,但是中国有中国的特点,因为我们一直参与《物业管理条例》和《物权法》的立法,如果我们说与会者的一半同意的话,就代表全体业主一半人的话,这个没有正义性。因为中国人认为说我没参加,所以一定强调绝对多数。咱们可以想像一个,一个小区假设有1000人,今天来30个人开会,那30个人都同意这件事,要解聘公司,在美国,在香港可能这事就成了,但是在中国就一定不行,你一定要把这1000个人找到500人,或者501个才行,这是由我们国民性造成的。

  张捷:实际上现在解聘物业公司的法律门槛也很高。比方说把我的物业公司解聘了,那么第一,原来给他的工程图他不会移交,或者很难很好的去移交,而且包括很多的管理档案,那是不移交的。另外他不移交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那就是“欠费”,你这个事情怎么解决。而且因为欠费,按照合同还有违约金,所以基本上就算你欠费能补上,你违约金基本上是没人愿意承担的。最后解决不了,就是说你不把钱给齐我不给你资料嘛。

  主持人:针对于这个,是不是也有相关的法律?

  舒可心:现在北京已经基本上在立法层面解决了这个问题了。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来确定你到底欠什么,不管你怎么样,先让你走,因为图纸在建委、在档案馆都有,新的业主可以去复印一套。

  张捷:不仅仅复印,他有很多细节的交代。

  舒可心:没关系,你不交代就不交代,那没办法,不能因为你不交代就不让你走,先让你走,然后业主们再根据他走的这个时候造成的损失,等他走了以后再起诉他,因为诉讼时效是两年,所以不会发生物业公司赖着不走的情况。据我了解,从去年10月1号,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出台到现在,还没有一家物业公司真正赖着不走的。

  张捷:对,现在不会了,因为现在涨了价了以后,他干物业没油水了,他走是脱身,这是跟什么丢了肥肉完全不一样。

  舒可心:张老师说的实际上就是一个经济杠杆在起作用。那么五六年前我就写信给建设部,就是告诉他们,警告他们,三五年以后,中国的物业管理市场要发生物业服务企业集体大逃亡的这种情况,就是大家挣够了钱了就走了。你可以想象一下,10年前定的物业费,定的价,到现在还在勉强支撑,那您想想物价涨了多少了?刚才张老师讲的,原来一个员工七八百块钱,现在2000块钱了,物业公司还能支撑,你就想想10年前他挣了多少钱。所以实际上那个时候的物业费的价格是很高的。现在他已经不挣钱了,或者到了盈利点的边缘了,那么物业公司就会不干了,他就主动要求撤离了。所以现在的情况大部分的物业公司,其实都是主动要求撤离的。

  张捷:刚才舒老师也说了,从800元到2000元能干,包括说现在有些看着物业费还能降。其实现在物业公司普遍打了一个最主要的主意是什么呢?实际上对于小区来讲,最大的一块是电梯的折旧。为什么呢?过去来核定的电梯服务费的时候,是有电梯的一大笔折旧费的,因为作为小区来讲,我们的房子的寿命是按照50年,甚至70年来算。但是电梯这种机电设备正常是10年折旧完,你要提一笔折旧费。而这个折旧费大家都没提,他折旧费去冲抵各种欠款,现在是冲抵第差不多了。现在为什么要走,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小区他那个电梯要更换了,更换的时候,物业公司一般动你大修基金的脑子。而我们的大修基金现在管理又是一个比较混乱的,因为他交给小区,变成一锅粥里了。所以对于我们业主来讲,这个事业主不疼,他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他只要让足够的业主签字,想办法征求业主同意,他动这个大修基金想办法去修这个电梯,而不是说他在原来的物业费里有这笔折旧费了。这里有很多潜在的故事,就是说物业公司真正进了社区以后,他盈利空间很潜在的。就是各种广告,当时舒老师说的,电梯广告还不算,楼顶广告是怎么回事。

  舒可心:还有停车收益。

  张捷:他停车收益是很大的,他不光是在地面上画了很多车位,还有人防的那个他租过来,然后他跟人防的签的合同,租过来然后他再转租,所以真正让他走的时候,还有一块不好弄的就是这个车位不好弄。因为他那个车位已经在他名下了,你再怎么着,你可以解雇物业公司,你破不了他这个车位的循环的利益链。

  舒可心:应该也没有张老师说得那么样的恐怖,其实只要业主们想这么做,我想告诉大家,法律上是业主的权利,业主们可以上网搜一下市建委,市建委下面已经设立了两个业主大会工作指导中心,然后会协助大家来通过诉讼,或者通过行政手段来迫使原来的物业公司,把公共管理权交出来,收益权更应该交出来。

  张捷:收益权有的不明显是可以,他有的是租赁关系已经建立了,他走的时候解脱了,他是从人防办把底下的租过来的,然后再转租给业主,这完全是跟物业分离的一种租赁关系了。

  舒可心:对。

  主持人:刚才张老师提到了一个现象,就是说以前的这个物业公司可能是觉得不舍得丢这块肥肉,可是现在是一种逃离的过程。

  张捷:对,鸡肋,所以你让他走,他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舒可心: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主持人:我大胆的猜测一下,现在这个物业服务市场是不是不好做了?

  张捷:很不好做。

  舒可心:暴利是没有了,资本自然就会去到那些稳定,或者有暴利的地方去。所以现在没有人再往物业这方面投资办企业了,是因为这里面没有暴利了。

  主持人:那他没有利可追的话,这个服务怎么提高?

  舒可心:这个就要靠业主们到底要不要提高,如果业主们还想要好的物业服务企业,那就要自己擦亮眼睛,大家共同决定找好的。加钱,找好的,市场经济就起来了。

  张捷:你必须得给,让他起码得够本嘛。

  舒可心:对。

  张捷:实际上你给他涨价了,他未必能带来好的服务,但是你不涨价,他肯定没有好的服务。

  舒可心:其实不取决于价格,取决于业主是不是能够监督好这个物业公司。10年前业主们交的钱一点都不少,那时候两三块钱就很多了,但是由于大家都在家睡觉,都相信物业公司一定干好,结果物业公司在那天天偷钱偷得盆满钵满的。我有一个朋友跟我讲:舒老师,我现在开出租汽车公司的,原来干物业公司的,人家不干了,因为第一桶金就通过物业管理人家掏到了。

  主持人:赚够了。

  舒可心:赚够了。因为大家知道,第一年的物业费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成本的,因为所有的房子,新的时候,第一年都是保修的。然后绿化也都是保活的,所有的事情都在发展商手里,所以物业公司不需要投入。因此那个时候第一年入住,交费率是最高的,你不交费他不给你拿钥匙,你交的钱全在物业公司里,一半以上都是利润。所以第一年物业公司就能纯利能挣个几百万。

  张捷:很大的楼盘,小楼盘挣不了那么多。但是一般来说。

  舒可心:50%能到。

  张捷:物业公司能进入这小区当物业,有很多门槛,有很多故事,要付出一些成本的,要不是权利成本,要不就是资金,你开始要给开发商垫资,要不的话就是说你有权利能帮着开发商跑项目,基本上是这样的来的。

  舒可心:总而言之,目前中国的物业管理市场分两类,一类就是发展商自己的物业公司,他为了销售楼盘,还是会补贴这些物业公司。典型的万科,一直都是这样做的,他只接自己的楼盘,还有金帝也是这样的。还有一类就是市场化的,市场化其实用我的话说就是物业服务企业集体大逃亡。比方说像四大行,我们大家知道的,现在已经从战略转移,他们已经不再做住宅物业了,他们只接写字楼的物业,因为写字楼的物业管理成本也比较低,业主们交钱也交的比较好。

  张捷:而且很高。

  舒可心:费率还很高,住宅物业跟一两千个业主去收钱,收的特别困难,所以他们一般都不做,所以现在物业管理市场从水平上应该是往下降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