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昆明东川积极抓住旅游经济新发展机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7 08:46 来源: 商务部网站

  在东川区乌龙镇坝塘村,环山间的坝塘满蓄清水。这是东川唯一一个,也是目前最大的中型水库。坝塘水库于1983年开始规划,历经了20余年时间建成。这个投资3亿元的水库工程如今完成了引水、蓄水、输水和移民安置,不仅为东川四方地工业园区提供了保障性用水,还改善和增灌3.15万亩农田,其库盆还被誉为“世界水库防渗处理博物馆”。

  困难 高裂度地震区上建水库

  说到坝塘水库,自始至终参与规划和建设的东川区水务局副局长李斌感慨地说:“国内水库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貌建一拦水大坝即可,而东川坝塘水库相比有其特殊性。它虽然是一个天然库盆,用不着建拦水大坝,但由于库区位于小江断裂带左岸灰岩区,处在高裂度地震区,属悬托型水库。工程建设的难度和风险较大,库区渗漏问题成为较长时间争论的焦点和项目没能及时批复的关键因素。”

  坝塘水库于1983年开始规划,从规划到完工,历经20余年时间,申请及建设的难度可见一斑。由于渗漏问题,在建与不建的争论中,建水库的计划屡次搁浅。“即便如此,东川人对水资源的渴求使几代水利人都坚定信念不放弃。大家明白没有蓄水工程,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基础设施的‘短板’,为了工程上马,东川水利人也付出了努力,做了大量工作。”李斌举例说,从1983年开始工程筹备,东川水利水电局为工程申报立项、筹备上马做了大量工作。多层次、多方位邀请省内外专家围绕库区渗漏、地震、投资等问题,先后进行了数十次不同专业的补充工作。2000年3月22至26日,东川还特地邀请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总院的5位专家到东川,就坝塘水库工程进行专题考察、调研。几位专家对水库建库条件、分期实施方案给予肯定意见,这也成了工程能够开工的重要因素。

  2001年11月,省水院根据历年来的工作成果和省内、外专家达成的共识,编制了《昆明市东川区坝塘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了审批。

  建设 十年磨一剑,高峡出平湖

  从东川城区出发,循着朝乌龙镇方向盘山公路进发,绕过每一道山梁,回头一看来路都变成了一个个字母“S”。行至山顶,峻峭的群山突然平缓了许多,山峦间便是清澈的坝塘水库。给人一种“高峡出平湖”的感觉。

  2002年12月30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东川人渴盼已久的坝塘水库在震荡山谷的隆隆炮声中开工了。

  坝塘水库工程由引水、蓄水、输水和移民安置工程四部分组成。

  经过近10年的建设,在参建、参管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水库串联起16.12公里引水工程的4座隧洞,改善了乌龙灌区7000亩农田的灌溉条件,解决了坝塘移民区和四方地工业园区供水难题;331户1123人的库区移民也于2006年底全部迁入新居,实现了整体搬迁目标;倒虹吸跨河大桥工程于2006年4月竣工通车,集通水通车的多功能用途予沿途民众以最大便利;堪称“世界水库防渗处理博物馆”的库盆也于2007年8月27日提闸蓄了水。

  在水库大坝上有一间值班室,杨朝明和几个同事每天都驻守在这里,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监控水位和坝塘运行情况。“每天早中晚3次,无论天晴还是下雨都不能间断。水库建成到现在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蓄水运行良好。”杨朝明一边测水位一边介绍。

  坝塘水库项目的建设得到省、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位列省八件“润滇工程”之列。整个工程施工中面临的最大技术难题是库区防渗,防渗工程的成败决定着整个水库工程的成败。

  李斌说,根据库盆地质条件,防渗设计方案主要分成3大部分,即灰岩区库盆底及南北岸坡土质边坡土工膜防渗区、东库岸喷纤维混凝土防渗区及库底灰岩区与玄武岩区分界处的垂直混凝土防渗墙封闭边界处理。整个工程按库底清基—强夯处理—回填粘土—开挖排水沟、铺设盲沟—土工膜及混凝土连接堤—粘土回填或砂垫层后铺混凝土预制块的程序实施,每一道工程验收合格后才可以开展下一道工程。“东川坝塘水库在全省甚至全国水库建设中,防渗工序、技术都是属于比较复杂的,是一块真正的‘硬骨头’。”李斌如是评价。

  回忆建设情况,2007年初,库区防渗施工进入攻坚克难阶段,施工现场鏖战正酣。在放大假欢庆春节的时候,坝塘水库建设者们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用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精神,在大年三十仍坚守在工地上加班加点,抢抓工程进度。天津公司项目经理李世伟的未婚妻从千里之外的天津赶到工地举行婚礼,省机械化公司经理张灿松妻儿到工地过年……

  移民 331户农民住进新农村

  李斌介绍,坝塘水库涉及乌龙镇坝塘村的3个村民小组,上、下坝塘两个村民小组的全部村民331户1132人均在工程移民的安置范围内。移民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牵涉到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所有水利工程建设中最困难的工作。

  为更有效地保护移民合法权益,保证其原有生活水平不下降、长远生计有保障。东川区政府本着“搬得出、留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原则,决定把移民新村建成新农村,对库区移民实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和就地后靠安置政策。

  移民安置的新农村就在水库对面的山包上,一栋栋楼房整齐划一。村内道路四通八达,宽度在5至13米之间,全部为混凝土路面,完全做到了户户通车。村民李大爷高兴地说:“现在的家比原来漂亮多了,不仅有水有电有沼气,还有卫生厕所呢。”

  为切实搞好移民安置工作,东川区在坝塘局移民办的基础上又从区相关单位抽调了13人,组成移民安置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坝塘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工作组进村入户从调查基础数据、测量复核和补充建档等方面入手,做了大量调查摸底和征求民意工作。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借鉴大中型水库移民经验,并结合当地实际,报请区政府及时出台了6份文件,以政策形式对移民实物补偿、搬迁安置实施办法、住房分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定,为移民搬迁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2007年春节,331户村民全部搬进了新家。

  东川坝塘水库的建设走过了不平凡的路程,从1983年起开工建设,工程历经近20年前期准备,到竣工验收又是10年。如今参与此项工作的水利工作者,有的已步履蹒跚、的鬓染霜雪。数千名建设者本着“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克服重重困难,风雨兼程战难关,日夜备战抢进度。用青春和热血树起了一座丰碑,实现了东川人民多年的梦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