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密更须保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8 01:0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近日,最高检和国家保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原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室副主任孙振因泄露重要宏观经济数据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孙振于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先后多次将国家统计局尚未对外公布的涉密统计数据包括工业G D P等共计27项,泄露给证券行业从业人员付某、张某等人。统计数据中有14项为机密级国家秘密,13项为秘密级国家秘密。
政府官员因泄漏经济数据入狱,近年少见。重大经济数据发布,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立竿见影。数据泄密,部分内幕人士或因此获利,广大中小投资者则多由此遭受损失。有关部门挖出硕鼠,维护市场的公平正义,大快人心。
除统计数据泄密,统计数据的失真造假问题也广受质疑,这也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近几年,常有专家学者指出,基层统计数据大量造假,究其根源在于地方领导干部扭曲的政绩观。地方G D P成了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为造假制造了动力。“被增长”“被就业”,使得统计数据屡屡失真。有地方官员表示,“有些统计数据是开会讨论出来的”。虽然“唯G D P”的状况在改善,但目前干部升迁或政绩好坏,很大程度上仍旧系于此,也就造成了“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局面。
基层统计数据,是宏观经济数据的基础,数据失真,将扰乱宏观、微观经济的资源配置,普通投资者据此参与资本市场,也就如同盲人摸象。加之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造假层出不穷,难怪有人说,股市不如赌场,炒股不如赌博了。
希望数据泄密被堵住后,数据的真实性也逐渐被修复。
再看新近的经济数据。汇丰银行24日公布的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 I)显示,由于生产成本趋稳,10月PM I从9月的49.9强势反弹至51.1,创近5个月来新高,也成功升至50的荣枯线之上。国家能源局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39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
知名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监测显示,24日我国钢材市场报价为4320元/吨,较10月初下挫260元/吨。钢价综合指数一周则下跌近5%。整个“金九银十”阶段钢价的跌幅已超过500元/吨。专家表示,“钢价暴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需求。没有需求的支撑,短期内价格很难反弹。”价格虽然暴跌,但是价格仍未见底。再加上房地产低迷和近日风传的温州老板跑路,宏观经济到底将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许多人一头雾水。
央视记者张泉灵最近在微博(http://weibo.com)留言:“一位经济学家说:‘中国已经越过了最困难,到了比最困难更困难的时刻;中国已经越过了最复杂,到了比最复杂更复杂的时候。’看看温州老板跑路,鄂尔多斯的资金链危机,上海楼市风波,全线赔的基金。我总觉得,(坏)事情都暴露了,都藏不住了,政策面就要开始向好了。”潘石屹随后跟帖道:“还能坏到哪去。人对危险是有洞察力和直觉的,尤其是聪明的中国人。”
其实,经济向哪走,还看政策调控方向。温家宝总理最近表示,宏观经济政策要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影响中国股市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信贷的松紧,其次是经济活动的效率。政策走向决定着投资方向。判断政策走向,是每个投资人最重要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