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解决欧债危机有了突破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8 01:4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布鲁塞尔时间10月27日凌晨,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宣布,欧元区成员国领导人已就解决债务危机达成一揽子协议。这是被形容为“一锅粥”的欧盟27国领导人峰会所取得的新的成果,旨在阻止愈演愈烈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继续恶化。

  在此之前,德国联邦议会已于26日投票通过了增强EFSF(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方案,为稳定欧元和救助欧元区债务国铺平了道路。但是峰会谈判之艰难,仍在人们意料之中。在4天来的第二次峰会上,欧元区首脑经过近8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才得以达成协议。

  这个一揽子协议的主体内容,包括希腊债务减记、扩大EFSF、银行注资以及加强金融监管等。每一条协议的背后,都隐含着巨量利益的让步、不同利益体之间的妥协。比如围绕希腊债务减记,各方目标已经一致,但减记比例却很关键。这当中就涉及到一个平衡,既要尽量缓解希腊的国内压力,又不至于导致欧洲银行业的强烈不满。私人部门需要让步,已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让步该多大。

  其实很多观察者早已认为,尽管欧元区内各主体间的博弈异常激烈,但谈判结果应该还是符合基本的逻辑,即欧元区内主要国家将担负起主体责任,稳住欧元,同时推动出现债务危机国家的经济改革,以阻止欧债危机的继续蔓延。说得更直白些,解决欧债危机,当然主要是欧洲人自己的事情。

  欧债危机,不只是希腊等几个国家的难题,而是整个欧元区的共同危机。这个一揽子协议的达成,使欧债危机的解决有了新的突破口。欧债危机的破解不会一蹴而就,不过,从短期而言,一揽子协议至少能够起到“救急”的作用。事实上,欧元区国家早已清楚认识到,即使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却也不能任由事态继续恶化。

  欧债危机的根源,在于欧元区出现了系统性问题。欧元区国家共同使用一种货币,但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国家财政预算,致使欧元金融货币功能统合与财政政策分权之间出现矛盾,这是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事实。也就是说,从根本上解决欧债危机,不仅要在货币层面,还要在整体经济,乃至在政治层面突破重重困局。

  欧债危机,也深刻反映出欧洲福利制度的滥用问题。福利制度与欧债危机之间,有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或许仁者见仁。但无论如何,一些欧元区国家的福利制度正在经受严峻挑战,也是事实。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削减福利开支,以应对难关,这种举措未必是长期性的制度,也是意在缓解欧债危机的压力。一个健康的福利制度,既要促进社会公平,也要鼓励促进技术创新和生产力的提高。

  回过头再看这个一揽子协议,其中必然又涉及中国的援助问题。联想到前些时候“到底该救欧洲还是救温州”的热烈讨论,随着EFSF总额的巨量扩容,中国“救欧洲”这个命题势必再次被热议。某种意义上,“救欧洲”是个伪命题,援助不等于拯救,欧债危机之“铃”的主要“解铃者”,不是中国人。

  其实,中国政府对于此次欧债危机,态度是比较清楚的。温家宝总理此前在回答达沃斯论坛的创始人施瓦布提问时表示:“中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扩大对欧洲的投资。”外交部门也多次就这个问题表态,中国将是欧元和欧洲市场长期、负责和积极的投资者。同时,欧元区国家对于来自中国的援助,怀有很大的期许,也是事实。

  如果只从经济层面,或者说投资与回报这一层面看待中国的援助行为,未免过于简单。中国在此问题上表现出姿态,自然有助于在其他外交事务中获得一定的主动权。今日之国际社会,各经济体深度融合,任何国家或地区都不会将自己孤立于全球。况且,高达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也需要寻找投资方向。倘若在向欧洲伸出援助之手同时,还能挖出“危中之机”,那就再好不过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