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市值突破7800亿元 创业板“闯三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8 07:41 来源: 新华08网

  

  今年以来,创业板始终保持稳定发展,有效增加了市场供给,不仅挤压了创业板发行过程中的”三高“泡沫,也为广大中小企业保持了畅通的融资通道。

  数据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年底共有36家,到2010年底则突破了150家,截至今年9月30日,上市公司家数达到267家,占深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19.68%。市值也从2009年的1600多亿元,增长到7806亿元,占深交所总市值的10.52%。

  创业板已经将创新创业的火种播撒到了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虽然60%以上的公司集中在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但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都已经取得了突破。它们的示范效应,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行业上看,公司广泛分布于16个行业,制造业比重显著低于其他市场,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业态的特点十分突出,其中248家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92.8%。2008年到2010年,创业板公司研发支出金额分别为19.45亿元、26.01亿元和35.91亿元,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47%、3.30%和5.97%。最近两年,224家创业板公司拥有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4930项,显示了创业板强大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创业板公司上市后的发展更犹如坐上了火箭。267家公司共计募集资金净额1771.15亿元,许多上市以前无力投入的项目现在都得以顺利实施,大大增强了公司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综合竞争能力。利用上市,创业板公司还积极推动股权激励计划引来”金凤凰“。目前,创业板共有45家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占创业板上市公司17%。平均每家公司仅仅付出3%股权的代价,换来100多名中层骨干和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和激情。

  业绩闯关:专注主业奋力成长

  创业板推出两年来,投资者最关心的当属公司成长性。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创业板公司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相对于2008年大幅增加,使得一些公司业绩增长乏力。创业板的估值也经历了不断挤泡沫的过程。

  截至10月27日,已上市的271家创业板公司2011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悉数披露完毕。Wind资讯统计,可比的271家创业板公司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949.52亿元,前三季度共实现盈利142.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65%。虽然身处逆境,但超过九成的创业板公司利润总额仍来源于主营业务,收益来源相对稳定。2008年至2010年期间,创业板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别为40.8%、42.6%和36.7%,均高于同期主板、中小企业板平均毛利率,体现了创业板公司产品附加值高、整体盈利能力强的特点。

  数据显示,创业板业绩分化加剧。一些公司业绩不断下滑的同时,一批高成长公司也开始崭露头角,他们广泛分布于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及新能源等新经济领域。统计显示,两年内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50%的公司达30家;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50%的公司有43家,其中4家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正是这些优秀的创业板公司,吸引了大量投资者。2009年创业板市场开户数为1110万户,2010年底增加到1667万户,目前开户数已超过1975万户。机构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也显著增加,其优化投资者结构、稳定市场、防止爆炒的作用初步显现。

  监管闯关:制度创新化解风险

  两年来在相关部门的从严监管下,创业板未发生严重的违法违规事件,但这群”孩子“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症状“,如董监高离职减持等现象。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给他们打”疫苗“,监管部门根据创业板公司特点正逐步建立完善上市公司监管制度体系,以防微杜渐、化解风险。

  去年11月4日,深交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股票行为的通知》,对创业板高管通过离职减持股份的行为起到了预防作用,维护了公司管理层的稳定。截至2011年9月30日,创业板离职高管共计495人,其中大部分离职高管并不持有本公司股份,只有62人减持股份,占离职高管总数的12.52%。

  针对创业板公司上市前经营规模普遍较小,而募集资金金额十分可观的现象,深交所一直在强化募集资金使用监管。目前,八成以上的公司对全部或部分超募资金做出了使用安排。截至2011年6月30日,创业板公司已经使用了31.07%的计划内募集资金,其中华谊兄弟等5家公司计划内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21.89%超募资金得到有效使用,其中大禹节水和华星创业超募资金均已实际使用完毕,另有吉锋农机等4家公司使用比例超过80%。在此期间,创业板没有发生因募集资金使用被公开谴责或通报批评的事件。

  由于创业板94.7%的公司为民营企业,”一股独大“现象比较普遍,公司治理结构还需要完善,深交所有针对性地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新措施。如《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开谴责标准》,针对创业板公司高成长、高风险的特点,在对创业板公司的公开谴责标准上,设定了较主板和中小板更为严格的触发指标。深交所还按照分类监管的思路,挑选了20家创业板公司参加”信息披露直通车“试点,为建立有创业板特色的信息披露制度奠定基础。为提高保荐机构持续督导的工作质量,创业板在部分保荐机构还推行设立首发上市公司持续督导专员制度试点。此外,创业板直接退市、小额快速融资机制等创新制度也在积极探索之中。

  纵观两年来的发展,创业板平稳起步已毋庸置疑,但公司业绩分化、行情跌宕起伏的风险因素也已显现。随着市场持续稳步扩容,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各市场主体日益成熟,创业板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都需要在发展中进一步解决。

  

  部分创业板公司业绩提前”入冬“

  □本报记者 周少杰

  两年来,创业板公司总体业绩保持增长,并涌现出一批高成长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创业企业获得发展资金,极大增强了公司资金实力,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领域开花结果。

  不过,在外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部分公司开始出现业绩隐忧。眼下,一些创业板公司如何”过冬“成为创业者及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净利润持续增长

  截至10月27日,已上市的271家创业板公司2011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悉数披露完毕。Wind资讯统计,可比的271家创业板公司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949.52亿元,已接近去年全年的1059.62亿元,前三季度共实现盈利142.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65%。

  自创业板设立以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创业板公司的经营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相对于2008年大幅增加,创业板公司业绩开始出现分化。不过,大部分具有技术优势的创业板公司仍在逆境中顶住经营压力,业绩依然持续增长。2008年至2010年,创业板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9.58%,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38.4%。

  2008年至2010年期间,创业板公司平均毛利率高于同期主板、中小企业板平均毛利率。一批高成长公司涌向创业板市场,如汇川技术、新研股份、吉峰农机、乐视网、新大新材等,广泛分布于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及新能源等新经济领域。

  也有部分创业板公司业绩出现下滑。据Wind统计,2008年至2010年,宝德股份、朗科科技、北陆药业三家公司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分别下降14.59%、9.99%和7.78%。

  部分创业板公司业绩下滑趋势进一步扩大。截至10月27日,已披露三季报的创业板公司中,共计76家公司业绩下降。其中,当升科技业绩下降幅度达95.60%,前三季度实现盈利仅98.01万元,康芝药业、荃银高科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也分别下降84.82%、82.65%。

  随着业界对A股市场退市制度的讨论深入,直接退市制度有可能在创业板市场实行。未来,少数成长性不足的创业板公司或将面临退市之虞,如何扭转业绩颓势或将成为部分创业板公司时下工作重点。

  一些公司纷纷表示,接下来它们会在推动专利运营、加快新产品上市速度、强化人力资源、展开股权激励等方面努力。

  并购交易达125笔

  上市前,创业企业基本依靠内部积累滚动式发展,对外投资规模小。通过上市,创业板公司发挥金融资源优势,利用收购兼并实现快速发展。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今年9月30日,267家公司共计募集资金净额1771.15亿元,平均筹资净额6.63亿元,计划募集资金657.74亿元,平均每家公司3个募投项目,平均每个募投项目投入资金超过8000万元。

  两年以来,创业板发生大小并购交易共计125笔,并购总额43.8亿元,平均单笔并购金额超过3500万元,78%的交易为收购股权。实施并购交易最多的是爱尔眼科,先后实施了16笔并购交易,累计交易金额3.2亿元,上市网点从上市前的19家增加到36家,实现了快速扩张、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发展目标。万顺股份拟收购新加坡上市公司,金亚科技拟收购AIM市场的上市公司,开始了创业板跨国并购的有益探索。立思辰等4家公司提出了定向增发股份加现金的方案,开启了创业板股份支付的先河。

  平安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王韧认为,在信贷紧缩背景下,巨额超募无疑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带来了资金优势。对于那些具有明确的超募资金使用方向、发展空间更为明确的公司,则可能因为高额超募资金而插上成长的翅膀,实现成长的加速。

  

  创业板近八成个股低于首发开盘价

  □本报记者 贺辉红

  自2009年10月创业板开设以来,市场走势可谓一波三折。个股表现有的相当强势,有的则持续低迷;各路资金进进出出,把股市百态演绎得淋漓尽致。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难以从估值和成长性的角度去考量创业板是否值得投资,但未来”大黑马“也许多数会来自这个板块。

  八成个股低于首发开盘价

  2010年6月1日,创业板指数正式推出,当天的最高点位是994.79点,今年最低见到741.33点,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该指数跌去近25%。但这段时间,并非没有亮点,该指数也曾涨到过1239.6点,也曾出现过走牛的个股。可以说,在这段时间里,创业板的走势可谓是跌宕起伏。

  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很多个股目前的价格相对于首发当日开盘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国民技术、坚瑞消防的跌幅都接近六成,而世纪瑞尔、当升科技、恒信移动等近10只股票跌幅接近五成。根据Wind资讯的数据统计,有近八成的创业板个股目前都低于其首发开盘价。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在首发上市当日开盘买进创业板个股并一直持有,目前出现亏损的概率是相当高的,而且亏损幅度可能也会比较大。这组数据表明,在这两年时间里,创业板个股并不适合长时间持有。

  另外,两组数据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发生上述情况的原因。

  第一组数据是,截至目前,在146家发生过重要股东增减持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出现过重要股东减持的公司有89家。其中,最初几批上市的公司被减持数量尤其大。上市之初,被市场普遍看好的乐普医疗、华谊兄弟,重要股东减持数量分别达到4999万股和3462万股以上,套现资金则分别达12.3亿元和7.5亿元以上。此外,如天龙光电、国民技术、海默科技等也被大幅度减持,这表明重要股东(包括上市公司高管)并不认可这些公司的股价。

  另一组数据是,创业板目前市盈率水平低于首发市盈率的股票已经占到近八成。出现这种现象有两个原因,一是个股的业绩在向成长的方向发展,估值水平自然会下降;二是个股的股价在向下跌的方向运行,估值水平也会下降;三是市场所能接受的估值水平在下降。近三年创业板整体的毛利率处于下降趋势当中,这就意味着,市场所能接受的估值水平在下降,进而导致股价向下走。

  也有不少公司出现了重要股东增持的情况,如鸿利光电、奥克股份等;还有一些公司走得也相当强势,如大禹节水、南风股份、正海磁材、冠昊生物、汇川技术等。特别是正海磁材和冠昊生物,可以说是今年弱市行情中的牛股。这印证了一句老话:市场并不缺机会,缺的是发现机会的眼光。

  未来走势取决于两因素

  显然,这两年创业板的走势更多地取决于大市整体环境。上证综指在2009年见到3478点之后,两年多时间再未见到过新高,而创业板恰好在这段时间推出,没有大行情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而与大市行情相对应的是整体经济环境:一是这两年,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处于一个上升通道当中,宏观调控从2009年底开始就处于趋紧的预期当中;二是全球经济形势这两年也是”多事之秋“,全球经济还未来得及走出次贷危机阴影,又碰上了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在这种背景下,股市的赚钱效应快速下降,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也逐渐显现,部分创业板公司成长性不高、经营水平出现下降的态势也正好与这一背景相对应。

  应该看到,创业板发行市盈率较高,透支了二级市场的空间。创业板公司首发市盈率最高达到了150.82倍,首发市盈率达100倍以上的公司达16只,首发市盈率在50倍以上的占大多数。在暂时看不到成长性,而主板发行市盈率走低的情况下,如此高的市盈率水平的确有些过高。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未来经济形势好转,市场气氛转强,而创业板的发行市盈率普遍下降,二级市场中的创业板股票就可能出现较大的机会。

  

  基金青睐科技网络医药板块

  □本报记者 江沂 深圳报道

  2010年,A股市场曾经出现几波明显的新兴产业行情,神州泰岳、碧水源、国民技术等创业板股票都曾独领风骚,而这背后,机构”功不可没“。两年来,基金从最初的一级市场申购新股到之后的大幅加仓,再从疯狂追捧到理性持有,走过了一个完整的历程。

  目前一批以创业板投资为主题的基金产品已经发行或正在申请中。当前基金较为青睐的创业板股票主要是科技、网络、医药等板块。

  机构参与热度不减

  两年来,创业板市场交易活跃,参与创业板市场的投资者数量稳步增加,创业板市场的投资者数量和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机构投资者在创业板市场上的参与程度加深,逐步成为市场投资的主导力量。

  从两年来上市公司季度报告可以看出,机构参与创业板经历了从拒绝到积极参与的过程。2010年一季度之前,大部分的机构参与创业板仅是从网上、网下参与一级市场申购开始。在参与申购的主体也往往不是权益类投资组合,而是有一级市场申购资格的债券型、平衡型组合。尽管一二级市场巨大的价差令中签的机构获益不菲。但机构参与的积极性仍然较低,有公募基金经理透露,原因有二:一是创业板公司往往体量较小,机构资金参与必须考虑冲击成本及流动性;二是基金普遍担心高市盈率、高股价的”双高“难以持久。

  不过随着2010年市场资金面的变化,中小盘股受到市场的欢迎,创业板股票活跃度大大提高。从2010年各季的季报来看,机构最先布局的是神州泰岳、华谊兄弟、乐普医疗、爱尔眼科等几家。以神州泰岳为例,2010年2月5日公布2009年业绩快报,2009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273.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18%,第二天股价高开并迅速拉到涨停,自此走上了翻倍之路,多只公募基金参与其中。

  随后的半年内,资金参与创业板的热度持续升温。华测检测、合康变频、碧水源、国民技术等都出现了机构的身影,仅从公募基金看,有基金公司的旗下数只基金集体进驻。从增仓幅度最大的板块看,科技、环保、网络、医药是当时资金的宠儿。

  随着市场风格转换的到来,2011年创业板也有”退潮“的迹象,一些”业绩变脸“、有概念无业绩的公司在潮退之后迅速被机构抛弃,股价出现大幅调整。但从今年8月开始,一些有业绩支持的创业板个股又闪现机构进驻的身影。

  创业板投资主题升温

  据统计,2009年底,机构投资者累计交易额仅占创业板市场总交易额的4.48%,而这个比例在2010年底上升为16.97%。截至2011年9月30日,机构投资者交易额占比已经提高到20.04%。从数量上看,机构投资者数量在2009年底的基础之上,增加了4.58倍;从持股市值看,机构投资者持有的流通市值较2009年底增加了76.4倍,持有流通市值比例由2009年底的10.86%提高到目前的33.33%。

  从公募基金看,以创业板为投资主题的基金也有了创设的条件。一些基金以新兴产业为主要投资对象,标的中也包含了创业板细分的行业龙头。2011年8月,易方达创业板ETF及联接基金开始发售,这也是国内首家被动投资创业板的指数基金。

  从证监会发布的《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看,还有一大批以创业板投资为主题的股票型基金正在申请中。在未来几个月内,或将出现创业板投资基金集中密集发行的局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