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银行卡遭盗刷事主控告银行 犯罪嫌疑人身份可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8 09:08 来源: 21世纪网

郭嘉灵

  核心提示:根据公安机关记录,已有数起类似盗刷案为持此同一证件所为,但所有案件至今尚未侦破,实在费解。

  “人在广州,卡在身,一夜被盗刷近百万,事过月余,然而工行(中国工商银行,下称工行)的处事一直让我感觉寒心。”童先生在微博(http://weibo.com)抱怨道。

  今年8月,童先生的借记卡在澳门一夜被盗刷近百万。童先生自称案发时其人在广州卡在身,因此感到莫大的疑惑与愤恨。事发后,童先生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公安机构方面表示已就此事立案侦查,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当中,但相关细节不便透漏。

  就在前几天,此事有了最新的进展,发卡行工行私下找童先生协商并愿意半额赔付,但遭到童先生的拒绝。双方协商未果,11月7号双方将对簿公堂。

  经过这件事,童先生对银行金融安全产生了怀疑与恐惧,并表示已取消所有工行卡。

  嫌疑人持公务签证过境 已涉数案仍未被侦破

  童先生的代表律师,广东东方衡泰律师事务所陈律师告知21世纪网,从澳门检察院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地点登记的证件是公务往来港澳通行证,且该通行证确有出入境记录。经咨询广州出入境处,公务往来港澳通行证特指需因国家公务申请办理,不经出入境审批,直接由港澳事务办公室办理,跟非公务往来通行证大不相同。

  陈律师表示,根据公安机关记录,已有数起类似盗刷案为持此同一证件所为,但所有案件至今尚未侦破,实在费解。

  童先生不接受工行赔付一半损失方案 双方将对簿公堂

  21世纪网获悉,双方曾于9月6日在工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协商解决方案。工行表示只愿意承担童先生半额损失,童先生要求全额赔付,因此双发协商未果。

  为维护自身权益,无奈之下,童先生诉之于法。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件,并定于11月7号开庭审理。

  21世纪网了解到,目前多起“克隆”银行卡盗刷纠纷最终均诉至于法律。而从审判结果来看,最后判银行全额赔付客户损失的案件多属银行网点内作案的情形,跟此案案情有些不同。

  “我当然不愿意啊!那么多钱凭啥就没一半。我卡又没有丢!一直在手上!澳门也两年多没去过!犯罪嫌疑人用的工行卡卡面与我自己的都完全不一样” 对于工行此前给出的赔付数额,童先生甚为不满。

  陈律师表示这类案件未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产品提供方在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因为产品本身的缺陷或漏洞造成的消费者人身或财产损失,产品提供方应负担全责,银行卡正是银行提供给消费者的金融产品,在此案件的过程中及之前另外类似案件的法庭审理过程中,银行方已多次承认磁条卡确实存在天生的产品缺陷。

  金融IC卡安全但成本高 一时难以推行

  经过此事,童先生对银行卡所存在的安全漏洞倍感忧虑,“我已经把自己所有的工行卡都取消了。”

  其实,管理层也看到了磁条卡安全性差的问题,央行在今年3月份已公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要求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应在今年6月底前开始发行金融IC卡。其他商业银行的发行时间为2013年1月1 日。此工作意见还要求,2015年1月1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IC卡。

  据央行介绍,磁条卡技术简单,磁条信息易被复制。相比之下,芯片银行卡采取个人密码、卡与读写器双向认证,很难被复制和伪造,也不会消磁,安全性更有保障。

  “由于磁条卡成本一块钱左右,而芯片卡起码要十几二十块,两者相差十多倍。全国发行的卡以亿计算,而且相关设备也要升级,涉及的成本高, IC卡全面替代磁条卡在操作层面上有很大难度,两卡共存的局面恐怕还将维持几年。”某国有银行支行负责人苏先生对21世纪网表示。

  对于此案的进一步发展,21世纪网将继续跟踪报道,敬请关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